这一次闻遥过来,其实也抱着向杰夫请教的想法。
她想让这位数据流大师帮她算一算,在被压分的情况下,她究竟拿出什么样的结构配置,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能赢。
杰夫其实最擅长的就是这个。
他在赛前会收集所有对手的资料,然后根据他们的能力大致推算出他们可能达到的最高分,从而调整出几个最有利于自己的节目构成方案。
等到了比赛场上,再根据对手们临场的表现,再从所有的方案中挑出胜率最高,同时风险最小的方案。
这就是“数据流大师”这个称号的真正来历。
当年杰夫就是凭着强大的算分能力,在俄罗斯男单项目上稳稳占据一席之地。
伊万诺夫这么评价过杰夫,说他在花滑上的成就,三分靠天赋,七分靠的就是他的这个强大的算分能力。
闻遥这里来,主要就是想借助一下杰夫的能力。
杰夫瞅她一眼,叹气。
“好吧。”
这点忙他还是能帮上的。
……
算分需要时间先行搜集资料,闻遥也不打算留在那边等,跟杰夫打过招呼之后,就回了国内。
这个赛季由于是冬奥赛季,国家队格外重视,八月中旬就召集了所有冬季项目的运动员回队里,准备提前开始高原集训,备战冬奥。
有别于花滑项目在之前的世锦赛上已经决出了冬奥名额,短道速滑项目的资格赛则是在这个赛季初的短道速滑世界杯上决出。
短道速滑世界杯在冬奥赛季一共四个分站,分别是波兰的托马斯佐玛佐维基,挪威的斯塔万格,美国盐湖城和加拿大卡尔加里。
短道队暑假期间也从国内各地吸收了不少短道的新生力量,南岳作为头号种子选手,第一个被钟教练挑进了队里。
南岳长得跟南川不太像,但是每一个认识南川的人在初次见到南岳的时候,都觉得他们一定是亲兄弟。
因为他们两个的气质太相似了。
高冷,淡漠。
不笑的时候,看人的眼神有点冷,仿佛天生凉薄。
但只要熟悉他们的人,就知道这对兄弟俩性格其实跟看起来的高冷完全不一样。
南川的淡漠主要是因为整个人性子偏慵懒,跟熟悉的人说话的时候带点不正经的痞气,调侃的语气居多;至于南岳,就更加和高冷不沾边了。
这小子的脾气简直就跟炸|药桶似的,一点就炸,有时候嘴比脑子转得更快,所以偶尔会让人觉得他是个小缺心眼。
常有人怀疑,他们老妈是不是生他们的时候把脑子都生给南川一个人了。
兄弟俩的性格南辕北辙。
但这完全不妨碍他们同时都展现出了在短道速滑上的强大天赋。
南川善于灵活运动战术,从而实现在赛场上抓住每一丝胜机,以寡敌众、以弱胜强。
而南岳的天赋则更偏向于本能与素质,他似乎天生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样的反应去应对对手的招数,而且在爆发力与体能上他都明显展现出了优异的高水平。
这么高的天赋使他在短道这个项目上,天然起点就比绝大多数人高出很多。
钟教练甚至这么评价他,说他天生就该成为一名短道速滑运动员。
上个赛季结束后,原短道男队副队长邱铭退役,因此这个赛季钟教练亲自点兵南岳,打算趁着高原集训重点培养他,让南岳去跟南川打配合。
南岳经验不足,但出众的天赋或许能够弥补经验上的欠缺。
钟教练很期待,他觉得这对兄弟必定能在冬奥赛场上大放异彩。
第108章 Chapter 108 礼物。
这次的高原集训依然是在Y省。
花滑队与短道队再次集结, 共同前往。
闻遥前一天刚从俄罗斯回来,刚回到国家队,第二天就要出发。这次所有需要备战冬奥的运动员都在集训名单上。
闻遥拖着行李箱在花滑场馆大门口等着大部队的时候, 几个青少年组的教练带着一群十二三岁、十四五岁的少年组、青年组运动员走过。
这些孩子都是今年暑期李启鹏新招进来的花滑队员,一个个穿着刚发下来的新队服, 看着神清气爽, 英姿焕发。
今年国家队的队服已经发下来了, 与去年的红色略有不同,今年是红白款, 衣领与袖子是红色, 其他部位是白色, 后背白底上绣上了CHINA的字样,胸前则绣着国家队队标。
这一身穿在身上又新鲜又朝气。
新队员们排成长队往场馆里走,就跟中学生春游去游览博物馆似的。
闻遥坐在自己的行李箱上,听见脚步声抬起头,就看见无数双水灵灵的眼睛望过来, 一脸惊喜地看着她。第一个人发现她之后,迅速推了推身旁的人,于是整条队伍的少年少女们都朝她望了过来。
这些扫过来的眼神着实太过热情了些, 她下意识扭头问林静仪:“他们这么激动地盯着我们干什么?”
林静仪见怪不怪:“不是我们, 是你。”
“我?为啥?”
“这还用问为啥?前两天你还没回来,这些小家伙就悄悄来打听过好几次了, 都说想找偶像签名来着。”
“……”
闻遥有点惊讶,朝着那边又望过去,与那边的孩子们对视了个正着,于是她朝他们笑了一下,挥手打招呼。
孩子们一个个纷纷露出有些害羞又有些惊喜的表情, 捂嘴笑开。
这次他们出去集训,场馆里的冰场空出来,正好给这些孩子们增加一些冰上训练时间。
……
没多久,短道队那边的运动员也纷纷拖着行李箱过来了,人到齐了,准备出发。
南川从短道队那边绕过来,非常自觉地彰显男友力,帮闻遥拎行李箱。
闻遥在他身侧好奇道:“咦,那你自己的箱子呢?”
要说短道项目的装备,可比他们花滑多多了,他总不至于两手空空去集训吧?
南川随手指了指短道队那边,闻遥抬眸看过去,发现南岳一个人,一左一右拖着两个箱子“吭哧吭哧”地往前走,一边走还一边向他们这边投来哀怨的目光,只差写明五个字:把我哥还来。
闻遥被他的眼神震慑了一下,吞吞口水小声说:“让他一个人拿两只箱子不太好吧?”
南川淡定道:“没事,他很乐意的。”
闻遥:“……”
嗯,是挺乐意的。
她都看见南岳的眼神了,简直写满了“高兴”。
林静仪哈哈大笑,给南川重色轻弟的行为点了个赞。
短道队加上花滑队,运动员加上教练组,浩浩荡荡上百号人分别坐上了两辆大巴车前往机场。
到达之后,由于适应高原气候需要时间,第一天没有安排训练。
闻遥本来以为第一天会是自由活动,结果李启鹏通知她晚上开会,还约在食堂,似乎打算一边吃一边谈。
闻遥没多想,到了点就拿着笔记本往食堂去。
结果到了食堂才发现,这里热闹得很,花滑队上下几乎都到齐了,一个个一见她进来,纷纷笑闹着喊道:“寿星来啦!”
有人起了个头,大伙纷纷唱起了生日快乐歌。
听着这歌声,闻遥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打着开会的幌子给她庆祝生日。
食堂被简单布置了一下,墙上挂满了印着HAPPY BIRTHDAY的气球,气氛十足。长桌上铺了桌布,弄成自助式的参会。
林静仪第一个扑上来送上一个大大的拥抱:“闻遥宝贝!生日快乐啊!”
其他花滑队的师兄姐们纷纷笑着送上祝福。
生日会是林静仪提议的,其实花滑队里偶尔也会搞一搞,但基本都是同一个月份的队员一起办一次意思一下,这回闻遥生日正好赶上国家队集训,赶巧了,就直接办了。
闻遥有点不好意思:“让你们费心了。其实我都不怎么过生日的。”
李启鹏推着餐车的双层蛋糕出来,蛋糕上点着两根数字蜡烛,分别是1和8。
李启鹏接口道:“哎,今年不一样,今年你满十八岁成人了,十八岁生日必须要特殊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