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君的桃花酿(2)

作者:淮上轻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思量间,忽闻远处纷杂,我抬头望去,是百余甲兵押着一辆囚车。

车内见一人身着囚衣,斑斑血迹,貌似昏迷不醒。

为首的甲衣将士,一柄长剑悬与腰间,剑鞘上金纹璨璨,甚是夺目。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几錠银子,是无论如何也买不来这样的宝剑。

再摸腰间,也只有师父送我防身的一把短刃。

以我之穷困,若想要上等兵刃,恐是惟有强取可得。

我这一念方起,就忽见难民群中窜出几十人,道道寒光是直奔囚车而去。

那押车将领也立时搭弓射剑,可这剑并非射人,而是射向车辕的

一颗铆钉。

霎时又见以囚车为中心,向外是银光四射,扑上去的数十人立刻就倒下了一多半。

再视那些倒下之人,个个面色青紫,皆是一袭毙命。

“如此暗器,也忒过歹毒。”

我疾捉颜差人手臂,劝道:“暂且勿动。”

颜差人看看我,又看看那囚车周围倒下的一地百姓,终是悻悻坐下,座上的同伴差人也随之松了口气。

那囚车攻击的十米之内,百姓已无生还可能。他此时上前,也是无济于事。

这囚车所设计的机关,在郊外或许可行。可到了城中,一旦起动,则必然伤及无辜。

怪不得那些押车甲兵,见人劫囚是不进反退。

也很明显,这支押解囚犯的军队,并不考虑百姓生死。

我按下心头愤怒,他这把剑,姑娘我是夺定了。

眼见百余甲兵,在余下的数十人手中,就如砍瓜切菜般,很快被削去了一半。

也有几个壮士已然跃上了囚车,我却隐感不妙,这车内到底何许人也?竟引得这么多高手来救。

而这帮押解甲兵如此损耗,那领头的神色还是相当淡定,他又怎能安稳?

我急切大喊:“快离开囚车。”

只此瞬间,那囚车就炸裂开来,激荡起烟尘滚滚。

我拔出长剑,见玄铁生辉,血槽流畅,是甚为满意。又随之嘡啷一声宝剑入鞘,准备转身就走。

只听后面唤道:“小兄弟去往何处?”

我笑而转首:“差大哥可是要拿我归案?”

只见那颜官差看了满地尸首,还有那被我斩于马下的押囚领者,是面色稍窘,“小兄弟哪里话来,我虽然也是魏国官差,可还分得清是非曲直。”

此时,远处已是喧哗四起,又有不少巡街兵士,已向我所在之处喊杀奔来。

颜差人急道:“小兄弟若是信我,就快随我来。”

我惊诧之际,他已撇了同伴牵扯。上前捉了我的手腕,就转进一条小巷,之后七拐八拐的又进了一户民宅。

堂屋中,闻声出来一位年迈的大娘。她见我二人匆匆闯入,是颇为急切。只听颜差人说道:“娘且莫急,请容我稍后解释。”

我吓的一把扣了颜差人双臂,

“颜大哥怎可带我来此,街上那么多人看着我被你带走,他们若是捉拿不到,也必会拿你试问。”

再举目面前老娘,我很是后悔,怎就没想到他还甘心在此当差,是有亲眷需他照顾。如今,他母子却都被我累至此等险地!

颜大哥一句放心,就将我拽至一棵大槐树下,又移开树下的一口大缸,我方发现缸底下扣有一个暗道。

“快从此下去,我背了老娘随后就来。”他急急转身,我连忙到洞下等他。

继而,我伸手接了老太太下洞,颜大哥又小心翼翼的将大缸托扣在洞口之上,力求不在地面留下一丝痕迹。

我们三人打了火把,沿着地道前行。看这地道的泥土尚新,像是方挖成不久。

颜大哥向老太太解释了今日之事,又转而为我解释这地道由来。

原是,他早看不惯魏国执政下的遍地血腥。只因有高堂需要奉养,他便一忍再忍,但也知终有一日会忍无可忍。

故而早作绸缪,以每日公务之余,又偷偷的挖出了这几百米的地道,地道的尽头则是直通淮江,刚好可以绕过官渡排查。

说来也是凑巧,颜大哥的地洞挖成不过两日,就遇到我,出了今日事件。

我的心里是非常过意不去,无奈道:“是我累了颜大哥,累了老人家随我们这般奔波劳苦。”

只未料,那老太太对我不仅没有埋怨,反倒出言劝解:“你小小年纪就能仗剑除恶,我老婆子都活了这般岁数,又岂会贪生怕死。”

得她此言,我是顿生羞愧。老太太能养出这般仗义的儿子,又岂是寻常妇人。

只她们这对母子,年纪相差也太过悬殊。老太太见我多看了她母子两眼,便张口道:“你颜大哥是我在路边捡的,之后将他养大,也就成了老身的儿子。”

我恭敬回道:“是颜大哥命好,遇到大娘这般开明的母亲。”

之后又是一些寒暄,我知道了颜大哥名唤“颜飞羽”。得知待会儿出洞,便可乘舟南下,我便临时起意,自报名讳“江乘舟”。

也是有念“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取个余生逍遥之意。

之前看过的读者,在此说句抱歉。此书为了尽快完结,精简了一下剧情。看的这段话的读者,这已经是最后版本,直接一天一万字发到完结

第3章 黑白无常

出了洞口,蹬上渔船。我们就趁着夜色降临启程了。

颜大哥问我:“这小小年纪,就练得一身好武艺。是来自何方?又去往何处?”

我如实回他,大娘也无奈的道:“命里生来三分,你却要求个七分,这条路是着实不易。”

我问大娘此言何意?她摇头一笑:“丫头也莫听我婆子胡诌,只不过徒生感概罢了!”

我觉她心境有些凄凉,便半是宽慰半是探询:“这感概也是由心而生,又何来胡诌之说。”

大娘点头称是,又缓言道:“大娘我自幼贫苦,受冻挨饿也是正常。只多亏当时的邻家,有位与我年纪相仿的哥哥。”

大娘谈此,脸上也就不自觉的漾起浅笑。

我与颜大哥默默听来,她淡淡叙述。

那位小哥哥见她可怜,常常隔着墙头给她递些吃食。只他家境况也不甚好,那吃食也是他自己的口中省下的。

如此就过了数年,边关打仗。那小哥哥的父亲去了,一去未回。小哥哥的哥哥也去了,也是一去不回。

最后终于轮到了小哥哥,他母亲在家里已是哭了个半瞎。他若再不回,他林家也就绝了后。

年少的姑娘隔着墙头,听到他母亲的哭诉:“儿啊,娶个亲再走罢!若是能留下香火,自是更好,纵然不能留下,也有人照顾我这老身子骨了。”

他听罢母亲的话,是沉默良久:“如今,都知我将去服兵役,有谁家会愿意姑娘送进火坑。”

她母亲则是一声长叹:“你接济了柳寒丝那么多年,她必会愿意。”

听此,少年低下了头,只央求到:“她就算了,还是换作别家试试。”

她母亲惊怔:“你这是为何?”

少年只道:“村头李家的丫头,刚死了双亲,我娶了她,母亲你俩就相互照顾吧!”

她母亲惊道:“那姑娘才八岁,她怎么可能开枝散叶。”

隔墙听音的姑娘就此回了屋。她母亲说的没错,她丫头才八岁,也是个可怜人。

丫头父亲与小哥哥的父亲同去。噩耗却随小哥哥的哥哥一起传回。她母亲本就有病在身,闻此噩耗不日也就去了。

这里是大魏国,兵士护佑边疆的同时,也时常与邻国发生战争,不过是觊觎他国土地罢了。然后,受波及的依旧是穷苦百姓。

柳寒丝回到房中,郑重跪了下来:“母亲,可否将女儿嫁给隔壁林风为妻。”

“这是为何?”

“因为多年受他接济,因他家连失男丁,朝廷的抚恤金会丰厚些,也能为弟弟娶门亲事。”

就这样,柳寒丝劝动母亲,就此嫁给了林风。

此时,柳寒丝十五,林风十八。

新婚之夜,林风安枕与地,要与她分床而睡。

林风的母亲,知道林风在家的时日无多,她又急于抱孙子。就将这些闺中密事,告知了柳寒丝。

见他此举,柳寒丝也顾不得羞怯,只问:“林哥哥可是嫌弃于我?”

少年闻此是眸色一暗,“我若是回不来,你就再嫁了罢。”

柳寒丝不解,他不喜欢她,又为何接济了她这么多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