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微见录(37)

闻聆笑道:“我在薛府时, 程姨说的话和娘的简直一模一样,谁知我过来了, 娘把大事儿都交给我, 自己倒乐得清闲。”

桑夫人听了,笑道:“有了儿媳妇进门,谁还劳累, 不去享清福呢?是我想差了。也罢, 这快到年下了,要准备的东西多, 你就让她跟着你,学多少就看她自己了。”

闻聆出来,去找了桑璟,笑道:“娘说了,让你跟着我看看, 有不懂的只管问。我管了这一年,也算有点经验。”

桑璟笑道:“那我明日就去找嫂嫂。”

闻聆笑道:“你若还是睡到日上三竿再来, 我是不答应的。”

“那依嫂嫂,什么时辰去才好?”

“我一般卯时,最迟辰初就要起身,来回事儿的婆子也早在门外等候的。咱们家事儿算少的, 可就那样我也要处理到午时初才能算完。还不算请客赴宴这种额外的事儿。”

桑璟一听要起那么早,就打了退堂鼓:“年下事儿多,我怕是会给嫂嫂添麻烦,不如过了年,到春天在说吧。”

闻聆笑道:“我不嫌你。好不容易抓了一个干活的,我可不能让你跑了。”

下午,闻聆遣人送了几本账本,那人说:“少奶奶说,这几本都是着两个月的收入支出,大小姐看了心里有数,以后真的处理起来就有了依据。”

桑璟看那账本每本都有两指厚,又只是这几个月的,心里越发感慨起管家不易。

桑璟看了半本就不耐烦,起身去找闻聆。

闻聆此时正在做衣服。

桑璟道:“这是给二哥做衣服呢?”

闻聆抬头笑道:“进来也没个声儿,吓我一跳。”

“是嫂嫂太专心了。要说二哥衣服也不少,嫂嫂怎么还不闲着。”

“旧衣服不如新的暖和,左右今天事情也处理完了,打发时间。你要不要学着给啸夷做?”

“嫂子怎么也不正经起来。再说嫂子活计好,赶在月末就有了,如果我做说不定夏天也不好呢。”

闻聆笑道:“这有什么,原是个人的心意,哪怕大冬天你送他把扇子呢。”看到桑璟手里的账本,又道:“看不进去也没事儿,明儿你跟着我,我在你旁边多说几遍,你那么聪明肯定就记住了。”

桑璟回到房间,的确是想给薛啸夷做点儿东西,但自己的水平实在那不出手。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觉得唯有鞋子藏在衣服下面,外人看不真切,丑点儿也不打紧。

往后的日子,桑璟每天早早起来去找闻聆,学点儿东西,下午就躲在房里做靴子。裁了十几个鞋面儿都是做的一半儿觉得不好,就全部扔掉,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做了个自己还满意的。

大年初二,桑珂闻聆抱着汤圆去了薛府,当天下午又回来。大年初三,薛律一家来侯府拜年。

闻耾此时已经上任,已不得闲了。因此小一辈儿里还只有薛啸夷桑璟薛啸狄桑瑜四人在一处说话。

桑瑜说要去后园看看梅花开的怎么样,和薛啸狄走了。桑璟趁机把薛啸夷拉到自己屋里,拿出做好的鞋子。

薛啸夷试穿后笑道:“很暖和。”

桑璟道:“太好了。”又转身去给他端茶,低头时却瞥见薛啸夷微微皱了皱眉头。

桑璟把茶递给他:“是不是大小不合适啊,太挤了么?”

“没事儿,是我脚太大了。”

桑璟“嗤”地笑了:“快脱了吧,是我考虑不周的,原想给你个惊喜,就没量尺寸,果然不合适。”

“那我也喜欢。”

“你敢不喜欢。这双你也带回去,收藏起来。这次我量量尺寸,再给你做一双单鞋好了。”

薛啸夷听了,就把脚抬了起来。

桑璟有点懵,问:“你干嘛?”

“你不是要量尺寸么?”

桑璟哭笑不得:“那我量你脚上的鞋子就好了。”

“我如今随变动不大,但好歹还在长身子,量鞋不如量脚来的准。”薛啸夷那过软尺道:“我自己来吧,怪脏的,妹妹拿纸记下来就好。”

桑璟拿了纸笔来,道:“给你做双鞋,要求还不少。要我说脚比手还干净些。手整天露在外面,这儿也摸那儿也碰,脚却一直藏在鞋里,还被袜子包住,岂不是更干净?”

薛啸夷道:“你说的是你自己的,我可比不得你,整日里的出汗,再干净也捂臭了。”

桑璟记完尺寸,让灵陌进来收拾了一下,道:“咱们赶紧走吧,再晚一会儿,不知道小鱼儿又要编排我什么。”

到了晚间,桑璟在新拿来的布上画着尺寸,灵陌见了道:“听说小姐做的鞋子不合脚,想再做一双。依我说,现在做也赶不上十五送,可十五后,薛少爷就回学院去了。所以倒不如做个小件。”

又想了想道:“做个手炉套就很好。小姐想啊,薛少爷是读书人,整日看书不活动,肯定要用个火盆手炉之类的。小姐做个套子,薛少爷不就能天天看见了么?”

桑璟在灵陌说的时候就动起手来,裁了四块儿布,又找了抽绳,准备做个方形的手炉套,刚在走之前送给他。

十五那晚,因为桑珂和薛啸夷都是第二日要早起的人,因此也没去灯会,只准备在一处吃个饭,猜几个灯谜就散。

薛啸夷把手里的灯笼递给桑璟:“这灯一点儿也不小巧,倒是配你的大气。”

桑璟看去,这灯是整个木根挖出来的,打的薄薄的,倒像一个钵,外黑里白,没着一点儿颜色。

桑璟也拿出炉套:“学习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身体。”

“放心吧。”

桑瑜在远处道:“姐姐,你们说什么悄悄话呢,吃饭时也说给我们听听。”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桑璟薛啸夷连忙走过来和大家一处。

转眼就到了八月初,夫子让学生们都回家休息几天,准备考试。

桑珂此时已中了殿试的二甲第三十二名,入了翰林做了编修。薛啸夷便来找他,请教考试时的注意事项。桑珂将自己记得的全数告诉了他,一时忘的,想起来了就赶忙写下,着人送去。

过了几天,薛啸狄来侯府找桑瑜玩,桑璟也在。

薛啸狄一进门就笑道:“了不得了,我哥哥如今在家里学做饭呢。”

桑璟摸不着头脑,连问为何。

桑瑜道:“姐姐也常念叨贡院条件不好,怎么这会儿忘了?”

桑璟笑道:“我知道了,考试时是要自己做饭的。啸狄来了,没头没尾说了这么一句,我倒想不起来了。”

桑瑜道:“姐姐这是,关心则乱。”

考试分了三场,前面两场□□天的时间都还好。偏到了八月十五那日,下了一场大雨。桑璟也来不及抱怨老天爷说无法赏月,只顾担心薛啸夷衣服穿的够不够厚,晚上能不能睡好觉等等。

考试结束后一天,桑璟在房里开了柜子准备挑衣服,却见灵陌慌忙跑进来,气喘吁吁道:“小姐,我刚去厨房拿东西,听见他们说,说薛少爷是从考场被马车送回来的。”

桑璟丢下衣服往外跑,正看见桑夫人和闻聆往外走,她叫道:“娘,我和你一起去薛府。”

桑夫人犹豫了一下,最后道:“那就一起吧。”

到了薛府,正好薛府管家迎了一位大夫进去。桑璟忙跳下车,跟在他们后面。

屋子里众人屏声敛气,怕扰了大夫诊脉。桑璟只好静立一旁。

一时大夫收了脉枕,薛夫人便上来问情况。大夫道:“是受了寒气,幸好公子身子壮,不妨事的。此时用些驱寒药物,或者不用药,只喝姜汤也使得,后面等他醒了用些滋补温和的食物就能调理好了。”

薛夫人听了放下心来,忙命人去煮姜汤,又命人好生送了大夫离去。

薛啸夷躺在床上,双颊红红的,嘴唇却是发白。桑璟没忍住哭了出来。

闻聆劝道:“妹妹刚也听大夫说了,没有大碍的。你若是哭出个好歹,他醒了岂不愧疚?”

薛夫人送了大夫,进来便命人带跟着去的两个小厮青榔和白荆来问话。两人跪在地上只说薛啸夷出来时全身都已湿透,又昏了过去。他们也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薛夫人无法,只得令他们二人下去。

到了掌灯时分,薛啸夷醒了,薛夫人喜极而泣,抱着丈夫哭了一回。

众人也不让他起来,也不问考试之事,只让他好好休息调养。薛啸夷道:“这事儿不关青榔和白荆的事,是我疏忽大意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