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跑道+番外(62)

作者:米迦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你得好好学习,成绩越好,就越能选择一个更好一点的学校。我听说五道口学院有专门的高水平运动项目,咱们能看看五道口学院吗?”

纪玮惊呆了,“我都没敢想!”

“怎么不敢想了?今年首都大学田径运动会那个跑100米的胡恺不就上的五道口学院,你加把劲,也上那个五道口。”

纪玮挠了挠头,嘿嘿直笑。

“去训练。”周瑾纶把他打发走。“至于你,你高中准备去哪所中学?”

“就是四中吧。”

“四中也行,五道口附中呢?他们有体育班。”

“那不就是要在他们那里训练?再说太远了,四中我骑车就过去了。我不想把时间都浪费在地铁和公交车上。”

“嗯,也是。首都这交通太吓人了。”庐州也就是早高峰会堵车,而帝都几乎白天是全地段堵车,私家车太多,公车太多,公交车也多,有千万人口的大都市交通拥挤,已经是正常现象了。

“你不买个车吗?上个首都牌照,以后首都人口越来越多、私家车越来越多,上牌照会越来越难的。”

“我不行,我不是首都户籍。”周瑾纶摇头,“行了,你别操心这些乱七八糟的,快去跑。”

*

对于她将来的职业规划,田亮和张丽都说不上话。他们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认为她只要上个大学就行,没有别的要求,可以说要求很低了。周瑾纶则是随便她,她有国家级运动健将证书,只要考个一本线,想上哪所大学都可以。

国家级运动健将还是很稀少的,可以说含金量极高。

想要学业优秀又想要体育成绩优秀是很难的,但也不是完全做不到。这就跟学习能力有关了,她的优势是理解能力强过同龄人,学业方面现在还算轻松。高中的学习难度会加大,她在另一条人生轨迹中学的很不好,这次一定要避免重蹈覆辙。

她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时间表如下:

早上,5点,起床;

5点15分到6点45分,晨练;

6点50到7点,洗澡换衣服;

7点到7点20分,吃早餐;

7点20分,骑车去学校;

7点50分,到教室;

11点30分,放学;

12点,回到八一队大院;

12点到12点30分,吃午餐;

下午,12点45分到2点,午睡;

2点15分,开始训练;

6点30分,结束训练;

6点40分,洗澡换衣服;

7点,吃晚餐;

7点30分到8点45分,补习英语,做家庭作业;

9点,上床睡觉。

运动员没有什么失眠问题,每天5个多小时的训练完全可以保证她躺上床10分钟之内就睡着了。未成年必须保证每天至少8个小时的夜晚睡眠,睡眠有利身体生长,也有利于肌肉中的细碎伤自我修复。

肌体的自我修复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只能依靠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

“正确、适度”的训练能保证运动员尽量避免受伤,为此还要规定他们避免做出一系列危险动作,比如非训练的上下楼梯的时候,不要跨台阶上下,下楼尤其要小心,常见的一脚踩空的情况会导致“崴脚”,也就是会导致脚踝韧带拉伤,田径运动员的脚可是最宝贵的财产,必须好好保护。

国庆节放假7天,放假之前,八一队照例开了个会,说放假归放假,有条件的话还是要每天训练,最少要保持至少2个小时的训练量。

这也不难嘛,晨练随便跑跑也要一个小时。

除了受伤不得不休养之外,运动员放假也要保持训练量,这是不让肌体松懈下来。

周瑾纶问她怎么回家,他暑假只回去待了一周,也就是她去加拿大比赛的一周。

“坐火车。你呢?”

“飞机。你要不要一起?”

“不要。大队只给报销硬卧,我自己还得掏钱补上软卧的票钱呢。”

“那行吧。”

“软卧也不错的,睡一觉就到了,不浪费时间。”

*

不过,这次她在软卧上没睡好,同车厢有个打鼾声震四野的中年妇女,到下半夜她困得不行了才勉强睡了几个小时。

田亮来接她,“你怎么没睡好?”看她一脸没精打采。

“有个人打呼吵得睡不着。等我回去的时候我就买飞机票了。”她连连打呵欠。

田亮怪心疼的,“行,我明天就去给你订机票。你啥时候回去?”

“7号下午吧。”

“你行李呢?”

“就住几天,带什么行李啊?”她只带了一个帆布包,放了一些随身物品。

“嗯,家里什么都有。你半年没回家,我们住进新家了,这几天都在新家住。”田亮乐呵呵的。

“第二套呢,啥时候能交房?”

“10月就交房了,不过这几年没钱,我想着过几年再装修。你反正这几年也不回来住,等你回来了,自己看着怎么装修。你妈说你主意大,怕我们花钱给你装修了不合你的意思。”

“嗯,也行。我攒了1万多,你拿去还房贷吧。”

田亮连连摇手,“说什么呢?自己的钱自己拿着,你在外地一个人生活,手里没钱怎么办?我们都没什么钱给你了,哪能拿你的钱?”

田家还是没钱买自己的私家车,在火车站外面上了出租车。庐州的出租车车费很便宜,起步价只要5元3公里,10元就能到庐州理工大学了。出租车司机都欺负外地客,田亮在庐州住了十几年也没学会庐州口音,上了出租车,田薇薇便说:“到庐州理工大学,10块,打表,我要发-票。”

八一队有时候给报销出租车费,留点票据,有备无患。

*

回了家,张丽赶紧拉着她好好打量一番,这才放心,“还好,没瘦,还长高了。”

“我天天吃的好睡得好,怎么会瘦?”

“首都说学校停课,可把我吓死了!”张丽一副后怕的模样,“你们大院那儿怎么样?”

“好像没什么,部队里也不跟我们说这些,就吃饭的时候看看新闻联播.”

作者有话要说:*据说体总前几年发布过数据,说有40%的退役运动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体育系统能安排的人数有限,没有高等教育文凭是会很难,毕竟金字塔塔底基数大,顶尖的那一批不愁,中间的能在省运会拿奖牌的也还可以。据说我国每年有1万运动员退役。

*胡凯就是非常典型的高知识水平的运动员,上高中才开始训练,高三参加清华举办的体育特长生冬训营,山东高考582分进了清华,在清华拿了博士学位,现在是清华团委副书记和体育部副主任。

*卖奖牌的艾冬梅那种其实也不多,艾冬梅是火车头体协的,跟孙英杰是同一个教练。下次来说说运动员的“讨薪门”和“孙英杰事件”。

第55章

“你们那附近有封楼的吗?”

“没听说。我天天都很忙,没时间关心那些。大院都封闭了,出不来进不去。家里呢?学校里有封楼的吗?”

“没有,学校也没封校,该干嘛干嘛,就是不能发烧,还好家里人没人感冒发烧。”张丽一脸庆幸。

“这么可怕啊!可要是普通感冒发烧也不能就封楼了吧?”

“说是确诊再封楼,但下面的人都怕出事嘛,宁愿先封了,不是非典的话,生病的人还很高兴呢。”

这个她能理解,非典人人闻之变色,不是非典当然就喜大普奔了。

“好了别说这个了,快跟妈说说,在部队里怎么样?”

“八一队不能算是常规部队,也就是刚去几天军训一周,有活动的时候穿军装。”她想着这还真不能算是气氛浓厚,运动员大部分时间穿着运动服,未成年运动员上学穿便服,很少有穿军装的时候。

部队待遇没得说的,吃饭管饱,还很注意营养,最基本的就是大块吃肉。她很挑食,不爱吃猪肉,在八一队待上不到两个月就治好了她的挑食。她也不是一点猪肉都不吃,喜欢吃糖醋排骨,而大厨是北方菜系的大厨,不会南方菜,专门找人学了南方菜系的好几种糖醋排骨的做法。

她个子又长高了1公分,现在有165cm了,吃好喝好睡好,天天锻炼,想不长高都难。去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之前测了骨龄,拍X光片检查了骨骺线,她的骨骺线尚未闭合,还有长高的前景。

“是不是还得长高一点比较好?”田亮关心的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