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帝王(127)

作者:青色兔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卢毓低头认真看着,沿着皇帝的笔触去琢磨,歪头想了一想,道:“像鱼鳞。”

刘协失笑,道:“可不就是像鱼鳞么?也难怪会叫做鱼鳞册。”

卢毓笑道:“这样看起来果然清爽,以后再不会错了。”

刘协点头道:“最初总是好的。”仿佛还有隐忧的样子。

卢毓仰头看他,有些不解。

刘协便解释道:“你看着这鱼鳞册虽然清爽明白,但是绘制繁琐,只是一门一户,甚至一城一镇都容易。但若是推行到全国,那就是大工程了。更何况,这些田地房屋不是一成不变的,民间每一次改动,朝廷的册子里也要有相应的改动才行。全天下千千万万的田地农户,要多少官员去做这样的事情?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是两三代之后,变更既多,官员又没了最初那么能干清廉,这鱼鳞册岂不是也就名存实亡了?”

卢毓听得愣住,喃喃道:“那为什么不一直用好的官员呢?”

刘协摇头而笑,摩挲着他脑袋,道:“朕何尝不想啊。”

说话间,淳于阳与冯玉联袂入殿。

刘协一眼便瞧见冯玉脸上血痕。

若是武夫脸上受了伤,有时候还真不怎么容易发现。但是冯玉这样面如美玉的少年,脸上忽然多了一道血痕,那真是有点触目惊心的意思了。

刘协也不禁惋惜,道:“到底还是伤了——快叫医官来。”

冯玉倒是不以为意,道:“回禀事情要紧,不过小伤。”

刘协笑道:“朕来决定什么是要紧事儿。”于是坚持叫医官先给冯玉处理伤口,上药包扎。

冯玉全程端坐不语,听凭医官处理。

待到医官与卢毓退下,刘协这才示意两人开口。

淳于阳与冯玉对视一眼。

淳于阳便道:“是贾府的三个门生,买通了守山的士卒,只说是偷偷上山,打了猎物卖钱分赃。因西山围了,里面兽类毛色也好,能卖上高价。那士卒贪财,就给他们方便,每常陛下不去之时,便私放他们上山。他们上山多了,摸清了地形,这一次竟是从小路峭壁爬上来的,不知从哪里弄了羽林卫的衣裳,换上之后充作咱们的人在林中寻找陛下的行踪。后来看到冯玉——他们只认衣裳,不认人,只当是陛下,便在林中放了冷箭。”

刘协沉默听着。

这倒并不是什么高明的计谋。

“羽林卫的衣裳,他们从哪里得来的?”刘协只这一条不得不问。

冯玉道:“只是打眼一看像是羽林卫的衣裳,臣后来仔细看过了,并非宫里的东西,是外面仿制的。”

淳于阳道:“外面如何能仿制这宫里的东西?”

刘协摆手道:“贾府未倒之时,比宫里的声势还要富贵。府上的绣娘匠人,恐怕也不输宫中。”

淳于阳便转而道:“原是要捉活口的,可惜一个跳崖,如今还在打捞尸首——山地路杂树多,也未必还能找到尸首。另一个见事败便自刎了,只带回来了尸体。倒是主事的那个姓许的,给捉了活的,但是他如今不肯开口,还要再审。守山的士卒已是都交待了——只是他们知道的也不多。”

刘协轻轻点头,道:“苏危呢?”

淳于阳道:“这半个月把他调到了内圈,他倒是没有异动,看着一切如常。”

苏危毕竟也是豪族出身,说不得家中与贾府原是有些关系的。虽然苏氏投诚了朝廷,但若是原本的豪族想要刺杀皇帝,那么他们最可能利用的还是原本相熟之人,就算苏危不会与他们同流合污,却也不能保证苏危不会被他们利用。

“不过今日围猎之事,倒是另有一人行踪鬼祟,独自到了御驾之旁……”淳于阳也没有什么好遮掩的,便将孙权之事一一说了,“原是赵泰守着拿住了他。”

“孙权?”刘协有些惊讶,他本就是排除了孙权的嫌疑,才将孙权调往外圈的,怎么反倒是孙权出了事儿?这可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了!

第112章

孙权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自己不过是想回到皇帝身边,怎么就成了有刺杀皇帝的重大嫌疑了呢?

但是他很清楚这个罪名有多大。兄长远在吴地,救不得他!

孙权跌跌撞撞上了未央殿, 跪倒在地, 望着上首的皇帝, 连声道:“陛下,我实在没有僭越冒犯之心……”

刘协起身笑道:“都是误会。”便要跟随上殿的赵泰为他松绑。

孙权见皇帝态度和缓,心中一松,压力褪去,委屈才涌了上来, 口唇微张, 眼圈红了, 也不过还是十四五岁的少年。

冯玉在一旁坐着, 正慢吞吞饮着才煎好的汤药,此时冷不防来了一句, “你在林中,欲为何事?”

孙权吃了这一记冷语, 心中已是明白过来,忙诚恳道:“陛下, 诸位, 我实在没有旁的心思。只是我自来长安城中以来, 陪伴陛下左右,未曾远离。半个月前,不只因为我做错了什么, 忽然叫我不能侍奉陛下身边了,我心中实在不安,今日便想着, 若是能见着陛下,兴许陛下能想起我来……”到底是小命要紧,他此时也顾不上丢脸了,因此便将心中所想一一道来,倒也赤诚坦白。

孙权的话只说了一半,殿中诸人便都明白过来。

只是有一桩难处,那就是孙权出现在逆贼要刺杀皇帝的场合是板上钉钉的,但是孙权所说的自己动机,却只有他一面之词。孙权虽然说是为了捉野兔,但是真到了那时候,他的箭是射向野兔,还是射向皇帝,这谁又能保证呢?

若是疑心重的君主,孙权在错误的地点出现,就已经足够要了他的命。不管他是谁的弟弟,又或者是谁的儿子。纵然保得住性命,日后也难得重用了。

孙权当下虽然还想不到日后这种事情,但是他能够从冯玉、淳于阳乃至赵泰脸上读出点什么来——那就是他孙权现在的处境很不妙。哪怕一上来皇帝笑着说要给他松绑,但是他自处嫌隙之地,搅到这一潭浑水中,是很难顺利脱身了。

一时间就连孙权自己都有了自疑的想法。

刘协看着众人神色各异的模样,忽然一笑,道:“怎么个个都这么严肃?如今真凶已经拿住了,子柏,你只管好好审那个姓许的,看他还有没有别的同党。”他并不愿意相信孙权有参与其中,孙权没有合适的动机,但是事情不能太绝对,尤其是关乎到皇帝的安全——这一点,在他被不断刺杀的上一世,他已经深刻体验过了。好在他们已经捉住了其中的真凶,看看那个姓许的跟孙权这边是否有关联,又是另一条强有力的佐证。

这就是刺杀恼人之处,于天下大势而言,这些刺客本是跳蚤一般的存在。但是也正是这些刺客,叫万乘之君,都不能安然高卧。

“朕信你的,你不要害怕。”刘协安抚孙权道:“你今日也受了惊吓,这几日便不必当差了,先好好休养一番。等过些日子,再回朕身边来。”他看着孙权犹疑得退了下去,对淳于阳道:“回头跟子脩(曹昂字)说一声,叫他安抚一下孙权——也留意一下他。”

淳于阳应下来。

冯玉修长的眉毛微微皱起,低头饮药掩饰过去。他对皇帝就此放过孙权的做法并不是很赞同,这等时候纵然错杀也不该放过的。

“你怎么看?”刘协望向赵泰,“毕竟是你遇到的他。”

赵泰回想着当时情形,“他说他是为了捉猎物,怕什么都没拿到有些丢脸。臣当时就觉得他说话吞吞吐吐,定然另有隐情,因此不敢怠慢,将他拿下了。方才听他剖白,原是想要回到陛下身边,却也说得过去。”

冯玉放下药盏。

刘协道:“行刺杀之事的,这波人不会是最后一批。防微杜渐,以后你们要长久留心。倒也不必怕他们,他们要行这等事手段,正说明他们别无他法了。”他又勉励了三人几句,单独叮嘱冯玉要仔细脸上伤口,便让他们下去了。

冯玉走出未央殿,与淳于阳同行。

“今日与孙权结伴的羽林卫该是哪位?”冯玉轻声道。

淳于阳看他。

冯玉以丝帕掩住口唇,似乎是受不了自己呼气时的苦药味,“那人不该留。”

孙权能单独走脱,当然是与他结伴的羽林卫没有按照规矩来。皇帝明显对孙权有些偏爱,不愿意拿孙权问责,既然不能治孙权,便只能从旁出下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