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他贪图享乐,而是……因为她怕冷。
她猛然想到小杆子说的,葬在孔家祖坟中的庆阳郡主棺椁中是空的。
难道……
小径的尽头是一间雕栏画柱的绣房。
推开门,里面的陈设竟与庆阳郡主的寝殿一模一样。
只不过,从前放着拨步床的位置,放了一具沉香木造的棺椁。
如锦的心顿时跳快了半拍。
她的目光望向那里后,就再也离不开了。
耳边传来静观淡淡的声音,“你要看一眼吗?”
如锦浑身一震,“可……可以看吗?”
说不清是期待还是害怕。
好奇那棺椁里有什么?
是她从前的肉体吗?
时隔了三十年,假若她的尸身留存在这里,也应该早就成了一堆白骨了吧?
她不确定自己有没有信心镇自若地与她自己的尸骨正面相对。
那该是怎样诡异的感觉?
可是,假若不看一眼,她心里却又像是一万只蚂蚁在啃噬,太痒太痒了。
静观便轻轻地推开了棺椁的封盖,“看吧!”
如锦颤颤巍巍地走了过去,期待着看到什么,却又不敢看到什么。
她眯着眼睛,忐忐忑忑地望了过去,顿时惊讶了,“没有人?”
棺椁里空空荡荡的,只有一套郡主喜欢穿的红裙,和一个金冠。
这只是庆阳郡主的衣冠冢。
如锦抬头问静观,“怎么会这样?”
庆阳郡主的尸体不在孔家的祖坟里,也不在清明山上。
那,会在哪里?
静观垂下眼眸,却不肯多说。
他淡淡地道,“郡主的灵牌在那边。”
如锦满心疑问,但静观却似乎打定了主意不说,她知道他从小脾气就倔,不肯说出来的话就算打死他也撬不出半个字。
她只能叹了口气,跟着他的步子走到了灵牌前。
灵桌上一共点了三盏长明灯。
左边的是柳宿的,右边的是静观自己的。中间那盏灯最大最亮,上面却空无一字。
如锦问道,“柳宿也知道这里吗?”
静观拈了一炷香,动作熟捻地点燃插上。
香烟袅袅升起,幽幽地飘散去远方。
“知道。”
他低声道,“柳家全族覆灭,他是在逃的钦犯,不惜暴露自己也要来找我给郡主上一炷香,我无法拒绝。”
“况且……”
静观转过身来,望着如锦,“郡主从前最喜欢的弟弟,不正是柳宿吗?若能得他一盏长明灯,郡主就算在黄泉之下也一定会开心的。”
语气里,竟有一丝丝的酸意。
如锦哑然,“小胖子确实是个弟弟没有错,可是郡主当成亲弟弟一样看待的,也只有小和尚啊……”
话音刚落,她便察觉到静观身上的气势顿时柔和下来。
他抿了抿唇,“算你识趣。”
眼角,遮不住笑意。
如锦指着中间的那盏长明灯问道,“小和尚,这灯是谁给郡主点点?为什么没有刻名字?”
静观淡淡地说道,“没有谁。”
他顿了顿,“只是觉得摆两个灯不大好看,所以又加了一个。”
如锦愕然。
真……真的吗?
点长明灯的规矩真那么随意?
静观显然不想给她思索的机会,“柳宿特意叫你过来看看,想来是在这里留了什么东西。”
他指了指最左侧的那个蒲团,“我每日清扫这里,从未发现有任何异样。但这个蒲团却是柳宿自己从外头带进来的,我只将外头的布包拆下清洗过,里面的芯并未动过。”
话已经说得足够明显,柳宿藏的东西就在这个蒲团的芯子里面。
如锦连忙将蒲团拿起,拆开外面的皮,露出白色纱布包着的里芯。
她晃了晃,有“嘶嘶嘶”的声音,里面确实有东西。
静观看了她一眼,说道,“你饿不饿?我先叫人去准备午膳。”
他顿了顿,“你那位小侍女在门口也等得急了,我先带她去前殿的禅房。”
说罢也没等她回答,便就走了。
如锦急不可耐地将纱布拆开,从一堆棉花团里摸出一封厚厚的信来。
第130章 九层灵牌
信封里,是一叠泛黄的纸。
如锦粗略看了一下,大概便是柳宿在玄衣卫当差时,趁着职务之便查到的一些当年的事。
将信件叠好,郑重地放入怀中。
回头又看了一眼祭案上那座无名的长明灯,她便头也不地离开了这里。
刚出静观的禅房,门前便有一个小沙弥笑着迎上来,“施主,住持师叔在前殿给您设下了素宴,您的侍女已经在那候着了。还请随我来!”
小沙弥在前面引路,时不时回头看如锦一眼,眼神困惑又好奇。
如锦笑着问道,“小师傅,你是有什么话想要问我吗?”
这懵懂可爱的模样,让她想起七八岁时候的小和尚,忍不住便伸出手揉了揉小沙弥光溜溜的脑袋。
小沙弥第一次躲闪不及,被摸了个正着,有些微微的恼意。
不过有了防备,第二次就顺利地躲开了。
他讷讷地道,“山顶的禅房是住持师叔静修的所在,除了他自己,平素不准任何人进去的。施主您怎么就……”
如锦微愣。
她随即笑了起来,“那是因为我是重要的客人呀!”
小沙弥想了想,忽然有些了悟起来,“哦,原来施主是来福禄寺给往生的长者买灵牌点长明灯的!”
这就对了!
住持师叔性子清冷,对谁都是淡淡的,只有对着来给福禄寺送钱的施主才会热情一些。
眼前这位小姐定然是给寺里送了好大一笔银子,要不然住持师叔怎么会将她请进了山顶的禅房?
福禄寺对于给钱的主顾向来都分外客气。
小沙弥自认为掌握了奥义,顿时就热情起来,“灵塔一共九层,最高的那一层价格最贵,但规格也最高,里面还供奉着公主的灵牌呢!”
他偷偷瞅了如锦一眼,“施主不会是要供奉第九层的位置吧?”
那一层因为要价太高,到如今也只摆放了寥寥几个灵牌,除了荣福公主,还几位老太妃在。
如锦心念一动,“嗯,我要替我母亲在第九层点一盏长明灯。”
听完了苏梓萍的故事,她心里对这个有才骄傲却又命运多舛女人十分敬佩,又颇同情。
她毕竟占用了苏氏女儿的身体,那在福禄寺给她立一盏长明灯也是应该的。
最重要的是,那样的话,她以后便也有借口来此祭奠荣福公主了!
如锦连忙问道,“不过,方才我与住持并没有聊到细节。小师傅,这些我该与谁谈?”
小沙弥笑嘻嘻说道,“接待你们入寺的智明师兄就管这些,他这会儿应该正在待客呢!”
不一会儿,如锦便跟着小沙弥到了用餐的禅房。
蜀素早就等得急了,像个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屋子里来来回回地转,满桌精妙绝伦的素食在她眼中都成了硬石块,根本吃不下去。
她一看见如锦的身影,心这才定了下来,“小姐,下次您谈事情的时候能不能也捎上我?”
就这么把她晾在这里大半天,实在是太难熬了,怕她吃亏,怕她迷路,又怕她有危险……
如锦失笑,“你着急了?”
其实,她并不是不相信蜀素。
蜀素是柳宿的女儿,也是柳家留存在这世上的最后一丝血脉。小胖子将女儿托付给了她,她便对这丫头有了责任。
在如锦的心里,蜀素不再是自己的侍女,而是大侄女,是彼此可以信任的人。
只是这次与观静的会面,牵扯到她以前的身份,实在是不方便让更多的人知晓,对蜀素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她轻轻拍了拍小丫头的手,“好,以后我去哪儿都带着你,行了吧?”
偌大的禅房,满桌飘香扑鼻的素食,但没有观静的身影……
如锦向四周望了过去,看见了引她们入山门的那位知客僧。
她犹疑地喊了一句,“智明师傅?”
知客僧立刻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满脸笑容地问道,“施主,叫小僧有什么要吩咐的?”
那观之可亲的态度让人简直如沐春风。
如锦便将自己要给母亲在灵塔的第九层点长明灯的想法说了一遍。
智明的眼眸中带着雀跃。
不过雀跃还不过一瞬,他顿时又就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