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原抬头正色道:“若不拍打,只怕你明日下不了地。”他满脸正气,并无纤绻旖旎之意。池鹿鸣定了定心,倒是她想歪了,看低了他。
丘原用手巾隔着,再拍打小腿至脚踝处。他满脸虔诚,一丝不苟,仿佛是个合格的医士。池鹿鸣收敛了羞愧,默默端详他,她有许久未受到过爱护了。或许,命运曲折就是为了让她遇见他。如此想来,再苦再痛,亦有所值,即使是这片刻的温情与爱怜。
丘原将她两腿逐一拍打放松后,又扶她起来,为她拂去尘土。池鹿鸣略有些不好意思,不再嬉闹,彼此继续朝前攀登。虽未言笑,却于一举一动、一眸一望中,皆是甜蜜与默契。
近山顶处,有一相士朝他二人招揽生意。二人无意于此,并不打算停留。相士道:“郎君好面相,是为栋梁之才。”丘原与池鹿鸣相视而笑,放慢了脚步。相士又道:“郎君娶得好妻,土生金旺。”池鹿鸣厌倦这些江湖术话,径直前去,丘原谢过他,亦追去。
丘原追上池鹿鸣一看,她面色颇为不豫,丘原逗笑她道:“这位小娘子,不是属土,怕是属火?”
池鹿鸣哑然失笑,顿了顿,道:“我还真是属火。”
丘原大喜道:“火炼真金,正是绝配!”
池鹿鸣见他一团喜气,也笑出声道:“这天下事,到了你嘴里,总能圆上一个说法。”
丘原装作委屈沮丧道:“小娘子是笑话我如那相士一样随风摇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池鹿鸣笑过,如胶似漆的两人,彼此心心相印,再是无聊的话题也能品出别样的滋味。
他二人又向前边走边聊,因从相士谈论到算命,鹿鸣道:“平生最厌算命,若算出来不准,固不必信;若准,事事已然预定中,生又有何意?”
丘原想了想,诵道:“命运之于人生,犹作物之于饭食,虽酸甜苦涩尽在其中,然主料在手已。且预知其滋味,则尝之无趣矣!”
池鹿鸣惊道:“你竟是我肚里的蛔虫,能应声!”
丘原笑道:“这是我曾于书上读过的,前朝也曾有人言及于此,倒与你今日所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池鹿鸣素来对杂书最为好奇,忙问是何书。
丘原使劲想了想,赧然道:“实在记不得了,只记得是一位孙郎游南岳与僧所言。”
南岳衡山,那是少年梅砚寒曾说过的佛道并存之地。池鹿鸣失笑间忽然惊觉,至那年砚寒从南岳取其竹制扇送她,至今已近十年矣。她从豆蔻年华走来,已经历了千山万水,心如沧海桑田一般。如今立于山丘之上,看远处云雾,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黄昏将近,他们逗留得晚了,见山岚霎起,加快了步伐下山。正走着,忽然后面响起一阵马蹄声,一队人马策马疾行而过。池鹿鸣正说着话,未曾留意,丘原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拉到一旁,自己站在道外护住她。池鹿受了惊吓,下意识里刹住了话头,惊呆地看着丘原。
丘原不以为意,甩甩了衫袖,温柔地看着她:“嗯,你继续说。“
池鹿鸣哭笑不得,仰着吓白了的小脸,颤声嗔道:“太危险了!“
丘原面对这样一个可人儿,只愿与她日日相偎,共添红烛,读书论道,彼此长伴。然他家资微薄,初登仕途,大丈夫不先立业,又以何为家。他抑住自己将她抱入怀中的冲动,轻轻拉过她的手,道:“走,下山!“他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她也顺从地跟随,两人步调一致,仿佛这是一生之路。
作者有话要说:附:孙郎于南岳与僧言
陇上孙郎与友三五人游南岳。友入庄尽香求签。唯孙郎静立于旁。只观庙宇。
一僧见,怪之,进而问曰:“施主何不问卜?”
曰:“能卜何?”
对曰:“凡因缘命运,皆可问诸佛。”
孙郎笑曰:“命运之与人生,犹作物之于饭食,虽酸,甜,苦,涩尽在其中,然主料在手已。且预知其滋味,则尝之无趣矣!”
僧惊曰:“施主慧根颇深,若于鄙处修行,必得大智慧。”
孙郎笑作曰:“身非菩提树,心非明镜台。来去无一物,何用躲尘埃?”
僧闻,拜而进曰:“贫僧已悟,承蒙点化,愿为徒从。”
孙郎长笑:“僧师从于俗,为之圆矣!”
僧再拜而言:“师傅已得大逍遥与大自在!愿为徒。”
孙郎曰:“僧,俗,师,徒,只在表象,若有因缘,后必再见,此非问卜可知也,乃人行,临了,再送 一淄与你:“问天天不知,问地地不晓。逍遥不逍遥,只有心知道。
☆、可怜无定河边骨
来往于上京与双河县双城的生活仿佛给池鹿鸣投射了一束阳光,给她前路迷茫而又窒息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因为有了希望,所有的辛劳与委屈都不再令人绝望,而这一切皆是因为有丘原。有了丘原,池鹿鸣的心房被填满了,不再是空荡荡的;在这北地异乡,她也不再感觉孤独。
又一个休沐日,池鹿鸣刚到双河县衙,两人正要出去,衙役来报,去岁凶案的父子已有人来认尸。丘原一听连道甚好,这个案子许久了,找到了凶手却未找到被害人家属,故迟迟未能结案,久悬于此。他立马问道,可确是家属?衙役回道,他们已盘问过,情况基本吻合,想必是苦主家人了。
丘原歉然向池鹿鸣别过,让她先休息,待他处理了公事再说。池鹿鸣跑了一两人个时辰的马,许是见了心上人,她并不觉得累,反而精神百倍。池鹿鸣从未见过办案,心生好奇,调皮跟去。丘原允了,让她躲在大堂屏风后面,以观一二。
池鹿鸣一心要看看丘原平日是如何办公,或许心里装了一个人,就会对他的一举一动都极感兴趣。念到此,她憋不住露出甜蜜的笑容。她从屏风后盯着她的丘原,一眨不眨。
双河县令丘大人端坐堂上,堂下有一老妪,旁边有一位手抱婴孩的妇人,两人皆在痛哭。另一边还立着一个三四岁的孩童,他看着母亲与阿婆,满脸木然。想来这确定就是苦主家属了。只是不知何事,使这家妇孺悲惨如斯。
在众衙役的劝慰下,苦主哭声渐小。从池鹿鸣这边只能看到苦主的背影,老妪头发灰白,低声抽泣,全身颤抖,不可制止。妇人顾不上她,她擦了把眼泪,恨恨道:“请大人作主,一定要癣凶手正法!”
丘原见妇孺老小失去依靠,心下亦极是不忍,忙道:“此案当时便已告破,人犯二人今年秋后已伏法问斩了,夫人尚可安心。”
那妇人听闻后,转过头,沉默了一会,又问道:“大人,我家官人与阿公是因何事遭此劫难?”池鹿鸣听闻这声音很是熟悉,但她看不见说话之人的正脸。她走近屏风,仔细一瞧,那妇人却是姜惠卿!鹿鸣不想惠卿命运竟如此坎坷,当下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县丞快步上来,细细与姜惠卿说明了案件原由。原是他们师徒二人自旧京来双河后,租赁在城郊,以屠宰为业,因手艺甚好,得了些银钱惹来觊觎。去岁深冬的一日,有同村二人在外赌输了,心生歹念,于午夜潜入他们屋内偷盗。
不想惠卿的阿公正好到院中起夜,两歹徒恐被他发现,遂杀了他;又一不做二不休,进屋将阿公的徒弟也杀了,可怜他还光身在睡梦中未及醒来。两人拿了银钱而去,当夜又赌个精光。
次日寅时,因师徒二人未按时去约定的主家宰杀牲猪,人家寻上门来才发觉。里正报案后,丘原当下便带了仵作与差役去查。此案为歹徒二人临时起意,故遗留痕迹较多,倒不难查,仅两日就将凶手缉拿归案。
因命案被害人二人是外乡人,丘原他们颇费了些心思,发了公函到旧京,几经辗转才通知到姜惠卿。待她扶老擕幼而来,已过了大半年了。
想来这位阿公就是惠卿奶娘的后夫,常亥的继父了。他的徒弟必是姜惠卿后夫了,那个抱在手里的孩儿应该就是惠卿与阿公徒弟的孩子了。
姜惠卿苦苦追问:“所有财资都抢劫一空,未留分文?是否还有其他遗物?”众人见她不问二人遗体何在,是否已安葬,只问财资,都有些愕然与鄙视。
县丞答道:“二人确是当夜挥霍一空,尚有一些衣物用具,与二位的骨灰都收好在此,只是一直未寻到家人。现夫人认领,下官立刻着人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