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几度隔山川(16)

作者:无聊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政局平定,新宅安定,池鹿鸣又蠢蠢欲动了。自京城沦陷后她被拘在宅子里,近一年来她早已是不耐了,现下又开始酝酿出门找乐子了。她先去找访娘,未曾想,沈访娘不愿去不说,还劝她此处不是京城,不宜独自出门。这人成了亲就好没趣,端着一幅嫂嫂的架子。

池鹿鸣又去找黎海棠,海棠为自己前程忧心一直恹恹的,哪里像她那样没心没肺。海棠虽不是十分有兴趣,倒也不好直接拒绝,强颜欢笑陪同。她们俩各自整了装束,戴上帷帽,再带了几个人,一行人去逛东洲城。

东洲城远不如京都大,街道也不够宽阔,里巷较多,绕得人有点晕,但非常繁华热闹。当然,这份繁华或许是因为东迁而倍增了许多,国家的政治中心迁移过来固然带来极大的效应。东迁来人与当地居民虽混在一起,但一眼能分辨出来,不仅口音,衣着与气质也有显著的不同。池鹿鸣很喜欢听当地语调,音调婉转、尤其尾音较长,别有韵味。

因是桑蚕之乡,丝织品尤其繁盛,且织法与京都略不同,配色也很雅致。池鹿鸣“贾之为乐”的心又上来了,乱七八糟又买了一堆,梧桐忙着付银子收东西,忙得不亦乐乎。

忽然间,池鹿鸣想起鼓励她“贾之得乐”的梅砚寒,不知道他现在哪里呢?他远赴大漠时竟然未与自己告别,这让她一度沮丧,他只念着姐姐,忘了还有她这个妹妹吗?想着想着,她顷刻间失了继续逛的兴趣,便跟大家说找地儿吃饭。

随行早打听了东洲城有两家有名的饭馆,分别叫君幸食与仙客来。鹿鸣一听,君幸食这名字雅致不俗,就去这儿。到了地儿一看,名不符实,酒楼很大很热闹,但并不雅致。虽然池鹿鸣自己很闹腾,但她用膳还是很在意环境的。既来之则安之,大家也都累了,她们还是愿意进去一试。

小二将她们带上楼,陪笑道:“几位客官好运气,正好还有一间包厢。”梧桐长吁了一口气,若是没包厢,这位姑奶奶定是不会留下的,还得再找地儿,她可累得不想再走了。

待到了包厢门口,正要进去,忽然从后面窜出一群衣着鲜艳的少年郎,打头的那位郎君越过她们,抢先一步踏进去了,且一幅占地为王的态势。

小二不知如何是好,两边都是客,他一个跑堂的都不好得罪。他看了这边几位是女郎,以为更好说话,就陪笑请池鹿鸣她们坐在厅堂里。池鹿鸣虽是女郎,但她哪是好说话之人,况且不待她说,梧桐与随行们一向在京城顺风顺水惯了,断然也是不肯。

一随行朝那帮郎君呵斥道:“总得讲个先来后到吧?”

那边小郎君笑嘻嘻回复:“就是本公子先到啊!”言语甚是赖皮。

池家人欲要上前与之理论,池鹿鸣摆摆手,道:“解铃还需系铃人,此事只找酒家。”众随行瞪着小二,让小二给个话,到底是谁先到。

小二被顶在墙上无法下来,朝那群郎君们作揖哀求,请他们让让这几位小娘子。未及对方回答,池家听到“让”字先不乐意了,哄闹道本来就是他们占理,这个“光”可不是他们愿意沾的。

于是两下争执,闹了起来,谁也不让。小二左求右拜,无人理会,他只得下去将掌柜的叫上来。掌柜一来,先请郎君们让让女郎。那边嘻笑道,看在两位小娘子的份上,让让倒无妨,但得叫不长眼的小厮向他们叩头赔罪。

掌柜又向池鹿鸣这边陪笑道,请姑娘给他个面子,今日委屈她在大堂坐过,他给个优惠。笑话,大长公主唯一的外孙女、济泉县主与池将军的女儿、少年翰林池大人的妹妹,池鹿鸣小姐缺那几个折扣银子吗?

梧桐上前呸他,发话让他可看清了?

海棠究竟年岁大些,又想到强龙不压地头蛇,怕池鹿鸣性子上来,更加闹发起来。她拉过梧桐,上前朝郎君们福了一礼,连道赔礼。

那群赖皮们却并不见好就收,他们见一个风姿绰约的娘子主动低头更是得意,又有人要掀开海棠的帷帽,说是要见到真人才显出诚意。

不曾想池鹿鸣连招呼都不打,拿过一个茶杯便朝那出言不逊之人甩过去!心里直念道,幸亏大长公主不在了,否则又该对她这般行径摇头失望了。可惜她不如梅凌寒射箭了得,她准头不好,一个那么大的杯子也没砸到那人,倒是泼了他一身水。

这位小郎君怎肯罢休,立马上来欲要回击。池将军府上的随从当然不是吃素的,立即有人上去架住他。这一下,对方更不干了,个个摩拳擦掌拥而上,称要让她们识得东洲的叔叔们。掌柜与小二忙挡在两群人中间,真正是求爷爷告奶奶,两边劝说休要上火。

双方正闹得不可开交,上来了一位郎君,正是曾家长公子曾倍。他的随从认出池府下人,告知了他,便出来看看。曾公子上来大喝一声,众人皆惊,安静了下来。掌柜的一看,此事甚好,曾公子吃喝玩乐样样精通,且朋友跟班众多,颇为知名。

曾倍走到那群男子中间,笑道:“这几位小娘子来自京都,想必是听说了君幸食的名号,特意来品尝。各位兄台就尽个地主之谊,让与她们。”又道:“今日由我作东,大家的账都计到我的头上。”

掌柜的也忙道他再给众位送上几壶好酒,众人畏惧曾倍,接了这个台阶下了。几位骂骂咧咧出去了,边走边道好男儿不与小娘们计较。打头那一位说谢过曾兄,想必曾兄是看上两位小娘子了?又调笑他是看上大的还是小的?

池鹿鸣听罢,又要发火,小二早防着她这手,早在她动手之前就把茶壶茶杯撤了,又向她作揖哀求。

曾倍转过头来劝道:“池小姐何必与这群泼皮计较,出来就是要开心。”此话有几分道理,鹿鸣也就罢了。折腾了一番,几人终于坐下。曾倍吩咐小二上菜,又报了一串菜名,他是行家里手,自是拣有特色的都上。

池鹿鸣与黎海棠坐定后,两人取了帷帽,曾倍未曾想到黎海棠颜容如此妍丽,饶是他平素自称阅美无数,也被惊呆了,片刻后他才回醒过来,恢复常态。

他毫不知礼节,并不要人请就自己坐了下来,主动给两位小姐介绍君幸食的镇店名菜冬瓜盅。他极为熟稔,说得头头是道,取什么样的冬瓜,如何雕刻成盅,又如何配料,如何上笼蒸制,时长几何,直讲得他自己也津津有味。

黎海棠刚被他英雄救美,又听他如此热心盛情,听得极为认真,真是如一朵娇羞的莲花刚盛开一般新鲜艳丽,果然是秀色可餐,曾公子心想果然京城来的人不一样,女郞们都特别出色。待以后收复京城后,他定要走出去看看,不能再窝在这个小东洲城里。

虽然曾公子对二人照顾殷勤,但池鹿鸣只觉得好笑,这位东洲城的首富公子果然是个妙人儿,他不同于兄长池鹤鸣清雅,他的皮囊是另类的不俗,张口却显见庸俗:既善沽价,“厨艺”还颇为了得,行事也并不是一昧蛮干地以势压人,是个人才,最适合做个管家!想到此,她差点笑出来,急忙端过一杯茶掩住口。

池鹿鸣眼珠转了几转,叹惜姜惠卿此时不在,否则说与她听,两人定会好好乐乐。这种背后说人的事,也只有与姜惠卿说才有乐趣,梅凌寒是不屑于此的。想到她们俩,鹿鸣突发奇想,不知她们今日此此刻在吃些什么呢?

梅凌寒此日与平日一般,吃的是羊肉与羊奶,她已然习惯这种饮食方式了。姜惠卿此刻吃的干粮,她果然是跟常亥走了,他们俩一直有自己的联络方式,姜惠卿管了这么多年的家,收伏个把下人传递消息甚是容易。他俩此刻正往北走,虽然缺衣少食,但胜在年轻又多情,旅路虽长,但天宽地阔,反觉得是特别的乐趣。

作者有话要说:1、缘份的到来措不及防。

2、马王堆出土的食器上刻有君幸食,此处借用为饭馆名。

☆、莫道彼此长和短

东洲首富曾家大公子曾倍向两位美人传播了东洲饮食文化,同时也饱餐了二美秀色,高高兴兴地回府了。他照例向母亲请晚安,妹妹曾亿也在。他与母亲素来亲厚,就把今日的事大概说了。

作为皇商,曾府一直与相关官员及家眷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他母亲为他今日出头很是赞赏,又问他那池家小娘子如何?曾夫人出自江南王氏名门,颇有几分见识,有心要替儿子求门贵亲,正好先探探儿子的口气。

上一篇:死敌她绝代千娇下一篇:遥以轻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