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带皇后去沐浴更衣。”萧瑾冷脸吩咐道。
方才被她动作影响,险些忽略她满身的油烟气,竟然还想往厨房跑!
季青瑶不情不愿地被拉走,还不忘小声叮嘱旁人泡面的注意事项,千万不能泡久了。
***
热气朦胧间,美人出浴,身姿窈窕肤如凝脂,滴水的长发被毛巾收拢盘起,露出优美的肩颈线。
擦干身体披上长衫,季青瑶这才叫雨儿进来帮她。
“娘娘,奴婢方才听福公公说选秀名单已定下了,人数不多,都是京城官员之女。”
季青瑶点头嗯了一声,似乎并不在意。
雨儿心里叹气,皇上和皇后至今未圆房,虽说依着皇上对娘娘的重视,不会有人敢轻视娘娘,但帝心难测,万一选上个妖魅惑宠的得了圣心,娘娘可不是个会争宠的性子,少不得要吃亏。
虽说她是影卫出身,但在娘娘身边呆久了心也会偏的……
一边想着心事一边给季青瑶抹匀香膏,烛火之下,露出的背脊骨肉匀称,线条漂亮,手感光滑细腻,似上等的羊脂白玉令人流连忘返。
忽然,雨儿眼睛一亮想到了个好主意,机会是可以创造的嘛,娘娘这般人儿,不信皇上不动心。
惦记着泡面,季青瑶把长发擦得半干就松松地绾了个发髻出来了。
萧瑾已经落座,见她过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但很快消失无踪。
阿真掐着点送上泡面,季青瑶满是期待地掀开盖子,熟悉又陌生的味道飘进鼻中。
面泡的刚好,筷子夹起时仍有弹性,鸡汤赋予了它鲜美滋味,小小一碗,季青瑶吃完后情绪是感动中带了点遗憾。
其实她最喜欢吃的是番茄味的,汤水酸酸的带了一点甜,再加上一颗卤蛋,完美!
可惜厨房里没发现番茄,阿真听她的描述说未曾见过。
萧瑾见她神情如此,忍不住道:“此面与军中宽面类同,有甚稀奇?”
不知是哪朝将军为了急行军,将荞麦粉与面粉煮成八成熟的面饼,切宽条,方便携带,加水一煮便可食用。当然,味道算不得好。
难道她曾是边城百姓,所以才费心做出此面怀念家乡?
萧瑾从未忘记她不是原来的季青瑶。
季青瑶情绪被打断,捧着碗不知该怎么回答萧瑾的问题。
睫毛眨了眨,她忽然把碗往前一递,道:“臣妾、臣妾觉得这玻璃碗甚好,只是价格稍贵了些,不知人家是如何做成的?听说还有一种彩色玻璃,用来做窗户甚是好看……”
萧瑾仍看着她,目光幽幽,连个眼神都没施舍给她手里的碗。
季青瑶猜不出他什么意思,将碗搁在桌上,努力引开他的注意:“……咱们大周人才济济,不如皇上调些工匠研究研究,自家做成了用着也便宜。皇上觉得呢?”
被萧瑾看得发毛,季青瑶无意识地用手指绕着身前一缕头发动作。
“皇后言之有理,用饭吧,过会儿朕还有事与你商量。”
终于移开了视线,季青瑶顿感轻松,扬手招来宫人把用过的泡面碗撤下去。
因着要说事情,晚膳后两人在矮榻落坐,中间小桌上摆了烛台,光线明亮。
萧瑾将选秀名单递给季青瑶,道:“朝中大臣一直催着选秀,充实后宫,朕允了。”
季青瑶猜到了,接过折子并未翻看,直言道:“臣妾头一次主持选秀,许多地方不太懂,到时还请皇上亲自来一趟。”免得人选得不合他意,平白生了嫌隙。
“遴选秀女乃中宫之责,朕就不去了。”想到一堆女人目光热切地盯着他瞧,萧瑾就心生不悦。
季青瑶还想争取:“可人选出来是伺候皇上的,臣妾看人的眼光与皇上不同,万一……”
话未说完,被萧瑾扬声打断,“拿笔来。”
很快宫人送上毛笔,萧瑾接过,目光示意季青瑶铺开折子,随即在那份名单上圈出三个秀女。
“只要这三人留牌即可。”
季青瑶惊讶地道:“三个秀女?太少了些。”
“其余由你来定,不准超过五人。”萧瑾不放心地补充一句。
见萧瑾不悦,季青瑶没敢多问,反正他不嫌少就行,人多了是非也多。
折子交给春儿放起来,然后就是两人有些尴尬地无言相对。
季青瑶很不习惯这样与萧瑾相处,不知该说点什么,垂手敛目,搁在腿上的手指又忍不住摆弄起发梢来。
萧瑾目光落在她身上,心神微动,她这样子很好看,长发半挽,些许散落在身前,衬得小脸越发精致莹白,沐浴后的气息很纯粹,让他想靠近深嗅,可是他又不想毁掉两人眼下舒服的相处状态。
亲近却不碰她,若他这样做了,萧瑾会想到她的反应——疏离,即便她不可能逃脱这座皇城。
不愿沉浸在这种情绪里,萧瑾询问起京城开的店铺盈利如何?
季青瑶进宫前让人盘过账,听他问起便一一说了,然后渐渐话题偏离到别的地方,比如赚来的钱要花在哪里。
萧瑾说银两入的是他的私库,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若有灾情发生国库存银不足时,私库就派上用场了。
季青瑶提议建一个皇家研究院,吸纳人才,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均可研究。
萧瑾不由笑她天真,道:“六部之中聚集天下能工巧匠,设立研究院多此一举。”
季青瑶反驳道:“那不一样,比方说研究玻璃制作,皇上若要让工部匠人去研究,少不得被大臣拿出来议一议,若是在皇家研究院中,自是无人反对……”
两人又就此聊了许久,直到福海忍不住提醒夜色已深,这才歇下。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方便面的起源,在往上搜了搜,最早的非油炸的可追溯至西汉,据说是韩信军队发明的。
第50章 第49章
大婚第三天,季青瑶终于有正事做了。
向宋姑姑请教了有关选秀事宜,季青瑶觉得对她来说还是早做准备为好,然后派人叫来管宫殿修缮的大监和六局尚宫们议事。
当然,季青瑶业务不熟练事情分派还是交给宋姑姑主讲,有什么异议再向她提出,然后讨论解决。
季青瑶这样民主的做派,让以为她会“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公公和女官们松了口气。
毕竟都是有先例可循的,讨论了一个多时辰任务就分派清楚了。
季青瑶扬手一挥宣布解散,众人行礼告退陆续走人。
坤宁宫外,磨磨蹭蹭不想走的赵女官和犹豫不决的尚功局林女官,面面相觑,心中俱都腹诽对方怎么还不走人。
这时,进去通传的宫人给了回复,让两人一道进去。
虽同为六局女官之首,年龄也相差不大,但赵女官和林女官两人关系不甚亲近,仅有几分面子情,是以有些介意让对方知晓今日自己所来为何。
到了殿门口,二人顿住脚来了个你请我让的友善交流。
只隔了两三米的距离,季青瑶自然听得清清楚楚,雨儿笑道:“真够磨叽的,娘娘,奴婢先传林女官来吧?”
季青瑶含笑应允。
前日,季青瑶和萧瑾报备后,就让人去尚功局传令,林女官接了旨,但对做出“不用蘸墨也能写字的笔”毫无头绪,招来手下女官商议也众说纷纭,暗中揣测新后是不是要拿尚功局立威。
在后宫伺候后妃多年,林女官也深谙生存之道,今日议事,瞧着新后行事毫不张扬,也未特意点名尚功局,是以她便想留下试探一二。
季青瑶知道一件新事物的产生没那么容易,因而与林女官说话时,态度温和:“本宫知制新笔一事不易,但尚功局里的宫人最是心思灵巧,本宫才会对你们委以重任。”
林女官躬身行礼:“谢娘娘信任,说来惭愧,如今尚功局一点思路也无,有负娘娘所托。”
“此事不急于一时。”季青瑶沉吟片刻,心道还是该给对方指个方向的,“本宫尚在闺中时,偶然外出见路边小贩以炭条为笔记账,才生出此念,尔等当不拘泥宫中所见,偶尔出宫寻访亦可。”
林女官有所得,心中敞亮人也振奋起来,离开时脚步生风,状态很不一样。
轮到尚宫局赵女官觐见时,陪在季青瑶身边的人多了个宋姑姑。
赵女官心下一紧,态度又恭谨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