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皇子日常(103)

见李毓生怕她不认账,杨贵妃只觉得这孩子好笑又可爱,“杨阿娘现在就叫人给你拿银子。”

李毓双手抱拳地向杨贵妃行了个礼:“杨阿娘就是爽快,谢谢杨阿娘。”

“哈哈哈哈哈……你这孩子……”小鱼儿这孩子真的是太好玩了。

“其他娘娘有需要我表演背书背诗的么,有的话尽管吩咐。”李毓觉得背书或者背诗能赚到一千两,真的是太好赚了,那他不介意多表演一会儿。“当然我背出来了,你们是要给我彩头的,彩头当然是银子。”

长孙皇后听到小儿子这么“不要脸”地说出这番话,微微皱起眉头叫道:“小鱼儿,不得无礼!”这孩子为了银子,真的是……越来越厚脸皮了。

李毓不怕长孙皇后,嬉皮笑脸地对他阿娘说道:“阿娘,今天是端阳节,我身为晚辈,就表演下让大家乐呵乐呵。”今天是端阳节,他可以趁这个机会大赚一笔。等用了午膳,去太极殿找老李同志的时候,也用现在这个办法找老李同志要银子。

“皇后娘娘,小鱼儿说得对。”燕德妃笑着说,“既然这样,小鱼儿你就给我背一篇《诗经》吧,背得好,我也给你一千两银子。”

李毓小脸放光地说道:“没问题,燕阿娘。”

接下来,李毓一口气背诵了五篇《诗经》中的诗,《关雎》、《蒹葭》、《氓》、《小雅.采薇》和《静女》。

等他背完后,获得一篇掌声。燕德妃对李毓夸赞不停,并且吩咐人回去取银子给李毓。

杨贵妃和燕德妃让李毓背书、背诗,其他想要讨好长孙皇后的妃子们也纷纷出银子请李毓背书、背诗。

一小会儿功夫,李毓就有一万两银子进账,乐得他嘴角都笑到耳根子了。

看着小儿子这副财迷开心的模样,长孙皇后心里是满满的无奈,没有再让小儿子继续“胡闹”下去:“叫人摆膳吧。”

巧姑:“是,皇后娘娘。”

这边,李毓背书、背诗一事,很快就穿到李世民的耳朵里。

听说小儿子利用背书、背诗来赚银子,李世民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在心里笑骂李毓掉进了银子里。

仪元殿里的午宴开始了,歌姬和舞姬正在表演。

李毓在给李明达出主意,“明达,你待会主动上前去表演节目,到时候阿娘和其他娘娘会给你奖励的。”

李明达点点头:“好,那我给阿娘他们跳舞吧。”

“可以,你跳的好看,阿娘肯定会奖励你的。”

李治看向李毓,小声地问道:“小鱼儿,那我呢?”

“九哥,你可以跟我一样背书或者背诗。”李毓朝李治挤眉弄眼,“你背得好,阿娘肯定也会赏你的。”他的目标不高,今天就赚个五万两。

“好,那我多背几首诗。”小鱼儿说得没错,在端阳节今天要奖赏是最好要的,他们不能放过这么好赚银子的机会。

“皇后娘娘,这是肉粽子吗?”杨贵妃吃到一个肉粽子,觉得味道非常好,一脸惊奇地说道,“这是尚食局才弄出来的吗?”

燕德妃也说道:“这肉粽子挺好吃的,尚食局的人越来越会弄东西吃了。”

郑贤妃故意唱反调地说道:“我倒是觉得不好吃,腻得很。”

其他的妃子们纷纷表示肉粽子好吃,问肉粽子是怎么做出来的。

长孙皇后表示肉粽子不是尚食局做出来的,而是李毓弄出来的。

杨贵妃她们一听是李毓弄出来的肉粽子,纷纷夸奖李毓聪明。

李毓表示在吃的方面,他绝对是最聪明的人。

除了肉粽子,还有咸鸭蛋蛋黄馅儿的粽子。不过,这个馅儿的粽子,有的妃子喜欢吃,有的妃子不喜欢。

另一边,太极殿里,不少文武百官吃到肉粽子后,也纷纷表示好吃。

老李同志趁这个时候,就非常得意地炫耀这个肉粽子是他小儿子弄出来的。

别看老李同志经常教训李毓,但是在外人面前,他时不时地炫耀他的小儿子。

作者有话要说: 鲤鱼:机智如我。

作者:生财有道。

长孙皇后:这孩子怎么越来越不要脸呢?

鲤鱼:脸是什么,我只想要银子。

感谢在2020-10-3021:08:01~2020-10-3121:11: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熙珞氲、千千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千千108瓶;菱玉l50瓶;123木头人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6章 076

仪元殿里的端阳节午宴一片歌舞升平,而太极殿里的端阳节午宴却暗潮涌动。

拥护蜀王李恪的大臣提出作诗来给端阳节的宴席助兴,李世民听了后就允了。

一听又要吟诗作词的,程咬金他们一群武臣直翻白眼。每次都吟诗作词,他们这些酸儒不腻吗?

先是文臣们吟诗作词,一个个以端阳节为主题作诗。

等文臣们做了几首诗后,就有大臣提出让太子李承乾作诗。

虽然太子李承乾的书法不如卫王李泰,但是作诗却非常不错。太子李承乾站起身后,先是朝李世民行了个礼,随即胸有成竹地念出自己作的诗。

李世民听完后直鼓掌,夸赞太子李承乾作诗作的好。

等太子李承乾做完诗后,蜀王李恪自告奋勇地站起身:“父皇,儿臣献丑了。”

李世民点点头,示意蜀王李恪开始吧。

蜀王李恪挺着胸膛,微微抬高下巴,一副意气风发地开始朗诵他做的诗。

等他念完,太极殿里响起一片掌声,不少大臣夸赞他刚才的诗做得好。

蜀王李恪小小地谦虚了下,表示自己做的诗不如太子李承乾做得好。听到蜀王李恪这么说,太子李承乾谦虚地表示弟弟比他这个兄长做得好。

接下来就是卫王李泰了,他站起身后离开坐席,走到中间向李世民行了个礼,随即他打开他手中一卷画轴。

画轴一打开,是一副临摹王羲之的字。

“父皇,昨晚儿臣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请您品鉴。”卫王李泰打开画轴,高声地把画轴写的一首诗念了出来。

李世民听完后,激动地直拍手说“好“。他还夸张卫王李泰的字写得非常好,并且越来越有王羲之的神韵了。

在书法上面,卫王李泰不止是所有皇子中的佼佼者,也是文武百官中的佼佼者。

李世民让冯永把卫王李泰的字拿过来,随即他仔细地品鉴卫王李泰这幅字,越看越喜欢,越看越对卫王李泰夸赞不停。

不少看热闹不嫌大的大臣们附和着李世民的话,把卫王李泰的字夸得天花乱坠。还有一些居心叵测的大臣们非常夸大其词地把卫王李要夸赞为伟大的书法家。还有些人闭着眼吹说卫王李泰临摹王羲之的字,和王羲之本人写的字一模一样。

蜀王李恪把玩着手中的酒杯,玩味地看着坐在他对面的太子李承乾。

太子李承乾听到李世民和大臣们对卫王李泰的各种夸赞,心中自然是十分嫉妒的,但是他的脸上并没有显露出一分。

蜀王李恪眼中划过一抹幽深,装作无辜又不经意地开口:“太子殿下,你觉得四皇弟这副字怎么样?”

太子李承乾正在喝酒的动作顿住了,随即放下手中的酒杯,深深地看了一眼一脸无辜的蜀王李恪。虽然蜀王李恪摆出一副无辜的表情,但是太子李承乾在他的眼中看到了幸灾乐祸。

“四弟的字,自然是极好的。”太子李承乾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四弟的书法在你我兄弟中是最好的,三弟不这么认为吗?”

蜀王李恪听到太子李承乾这么问,饶有兴味地笑了笑:“太子殿下说得对,四皇弟的书法是极好的,这点你和我都不如四皇弟,太子殿下你说,是吧?”

太子李承乾忍着不耐烦,语气淡淡地说道:“你说的对。”

就在蜀王李恪还想刁难太子李承乾的时候,李世民一个高兴就赏赐了卫王李泰东西,并且让卫王李泰去弘文馆。

原本在看戏的蜀王李恪一听李世民要卫王李泰去弘文馆,立马大惊失色,没有任何心思看太子李承乾和卫王李泰之间的好戏。

太子李承乾听了后,右手不觉地紧握着酒杯。握着酒杯的手,指节泛白,手背上的青筋凸了出来。

长孙无忌听到这个旨意,心中也是十分吃惊,不过他并没有失去理智地去阻止李世民这个旨意。

七年玉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