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相后我做了旧情人的奴+番外(87)

作者:陈浮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秦桥:“但一开始的计划里,你是不返京的对吧?”

“对,”庸宴说道:“我会盘踞在南疆不走,上书‘逼迫’瓷学给我封王;瓷学则会挑个反对封王的权臣扶持,沐王和宣王最好的时机就来了——我不在京城,你又被那新上位的权臣压制。带着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直接杀进妙都,干脆利落。”

秦桥:“然后你再和瓷学联合,他带着禁军在里面,你带着南境军在外面,直接将叛军两面围堵包成饺子。”

这套计划缜密有秩,是瓷学和秦桥反复议定过的。她之所以要听庸宴说一遍,是想知道瓷学与庸宴商定的时候有没有做什么改动。

现在看来,确实没有。

庸宴:“但是你也知道,我正要上书请封王的时候,事情出了一些变动。”

出了一个不大不小,却足以改变局势的变故——

最后一位异姓王秦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起兵谋反了。

这一代的秦王整日里求仙问道,是最“清静无为”的一个,因此一开始谁也没提防他。而且这谋逆也谋得非常有仙气——

叛军根本没出兵攻打旁边的州府,三秦之地历来为秦氏把持,朝廷只是派了些官员在三秦监督辅助;

秦家把这些官员一杀,将三秦围得如铁桶一般,竟是根本没打算往妙都打,就打算在他自己那片地方自立为王了。

有趣的是,秦家其实根本用不着自立,因为他本身就是王。

庸宴:“我多番探查无果,只能猜测是老秦王怕你早晚有一天要清算到秦氏身上,所以挑了这么一个时机自立,其实为的是自保。”

只是这一来,庸宴就必须带兵从南境出来——

妙都本就空虚,能匀出一个文错来带点人去平叛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就他那点人,与其说是平乱,不如说是去送菜,庸宴只能亲自带着人去跑了一趟;速战速决平了秦氏之乱,他就快马加鞭赶去了丰州和大部队汇合。

庸宴再次牵过她,两只大手将她嫩白柔软的手握在掌心,无声地传达着愧疚和暖意:

“你受秦氏谋逆连累,瓷学不能不给群臣一个交待;我一回京,又不知该如何更进一步的‘骄狂’——最后只能想了这么一个办法,把你要到我手上做小奴,既全了我这场戏,又给你和瓷学一个台阶下。”

刚才情绪激动,秦桥这会儿鼻子还有点堵,说话时发出些可爱的嗡嗡声:“这么说我还得谢谢你?”

庸宴拿过桌上的帕子亲手给她擦了擦鼻子,又握着她手。

“你都说完了,就交待我这边吧。其实是不该跟你说的……”秦桥无奈道:

“宣王的私兵,是他一到封地就开始养的,这事我和瓷学心知肚明。但那时候前线吃紧,实在是没有功夫管他。等有功夫处理了——又像你说的,已经小有气候。”

“所以,我和瓷学设计了一场做成连环扣的诱反。”她比常人要浓密些的睫毛微微闪动,神色笃定自信,展露出了她在自己“战场”上的绝对掌控:

“我先是联络瓷愿,表明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并说愿意帮助他先陷害瓷裳,再取代瓷学。”

这两句话看似简单,但庸宴这么粗略一听,也知道其中有多少机巧隐忍功夫。

“瓷裳是个慢性子,等他把自己那套打太极似的谋逆施展出来,只怕我和瓷学都老了。”

秦桥笑了一声:“我正好借着这个做奴的机会与皇帝闹不和,只等瓷裳找上门拉拢我。果然在夫人小宴上,江蕊就带着他的消息来了。后面的事情你也都知道,清河是宣王的人,她并不知道自己只是枚用来陷害沐王的棋子。”

庸宴:“沐王已去,瓷学又没有儿子,宣王就成了唯一的继承者。如果我是他,想办法暗杀瓷学,然后等着人迎我进京即位。”

“你以为他没试过?”秦桥难得现了些微的杀意:“瓷学这几年,活得可不容易。”

庸宴:“要不要再加派些人手在宫禁中?”

“不用,”秦桥拍拍他大腿:“你以为这几年天不言都在哪?”

庸宴一凛。

夫人小宴时,天不言突然出现,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为了抢秦奴赶进妙都城的,却没人知道他不但原本就在妙都,还一直藏身在宫禁之中。

天尊在武学和药学两道都已臻化境,且这辈子就他和天不言两个徒弟,如果是他那大师哥在暗中守着瓷学,那暗杀皇帝这条路确实行不通了。

庸宴:“天不言到底欠你什么了?”

秦桥:“他欠我的是另一码事;保瓷氏皇族二十年,那是天尊欠先帝的;先帝活着的时候天尊亲自守着他,先帝去了,瓷学继位,天尊也就换了自己的大弟子过来。”

如果天尊此前一直在宫禁之中生活,那他不老老实实蹲在天山享福,反而天天跑到太学教庸宴习武就说得通了。

庸宴:“原来是闲得没事,顺手找个小孩教着玩。”

秦桥知道他在想什么,没忍住笑了出来:“回头要是看见天尊,非给你告状不可。”

庸宴:“随你,反正我抗打。”

秦桥笑了一阵,回到正题:“既然瓷学一时半会儿死不了,那瓷愿就只剩下逼宫这一条路了。你在京城他施展不开,所以他今天在揽月楼做了个局想逼你走。”

秦桥等着他问,庸宴却说:“我知道。”

秦桥坐直身体看他。

庸宴:“你让盛司从春猎场上带回来那女子,回妙都后他一直派人跟着,我知道她被藏在揽月楼。所以今天分派了鹰卫在庚金坊值守。”

原来不是秦台倒霉,而是她家都督算无遗策!

秦桥赞叹道:“庸宴,你真是个妖精。”

妖精庸宴坦然地接受了她的赞美,并更加妖精地伸手握住了她的纤腰揽向自己。秦桥就顺其自然地窝在他怀里,脑袋不自觉地在他肩窝里拱了拱。

也不知道这见了他就没骨头的陋习是哪来的。

秦桥:“我家都督英明神武,将逆贼瓷愿的毒计压下;我没有办法,只能把毒往自己身上招呼了。”

话既然说开,其实谁也不用服毒,只要庸宴假装中毒就可以。

就这么简单的事,秦桥偏不同他说。

庸宴太了解她了,秦桥说要自己服毒逼他走,绝不是开玩笑的。至于宣王的叛军进妙都后又怎么召他回来——

那也很简单,只要派人拿着解药在路上等他,庸宴拿了药自然会往妙都回返。

还有上次在春猎场,软剑缠在她脖子上,秦桥也能说吻颈就吻颈,除了看他一眼,连句遗言都不打算交待。

今天自己“发疯”之前,秦桥是绝没有跟他坦白的计划的。

“秦桥,”庸宴伸手扣住她下巴,让她抬起脸来看着自己的眼睛:

“你不肯与我通气,是因为想顶着个逆贼的名声,直接和瓷愿一起死在叛军当中。你想效仿商君旧事,国家遭难时独挑大梁,事成之后背着满身怨气一了百了地赴死,我说的对吗?”

第69章

怪不得瓷学选皇后的时候说要个老实蠢笨的,枕边人要是聪明成庸宴这个样子,实在有点让人头疼。

她不愿意跟庸宴和盘托出,怕得就是他今日这个反应;以庸宴的头脑,如何推不出这条诱反计里秦桥的结局?

用饵钓鱼上钩,饵又怎么保得住呢?

秦桥叹了口气:“你先放开我,咱们好好说。”

庸宴不但没放,还“恶狠狠”地在她唇上咬了一口。

秦桥:“……”

她挣开庸宴的手,坐直了身体,拿过那只镶金嵌玉的小酒壶:“你说的当然也是一方面。”

庸宴:“怎么,你还要给自己的找死行为找理由?”

秦桥:“……当年平云州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庸宴一时不明白她提起这个做什么,但还是照实说了:

“云州唐氏的唐雀起在我军中勾结外敌,我在阵前诛杀了他。唐家就这么一个嫡子,让我绝了后,自然不肯善罢甘休,没等我腾出功夫收拾,你就先去将唐氏除了。陈年旧事,说这作甚?”

秦桥:“唐氏主支,无论男女共计一百三十七口,全杀了,一个都没有留。年纪最长的已经七十出头,最小的还不到二十岁。唐氏是五王中最早封王的一个,树大根深,根骨强硬,哪怕给它留下一点生机,都能东山再起。”

上一篇:明月知君千千情下一篇:修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