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盛小公爷虽然一开始觉得不太合适,但是具体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也就随她去了;等反应过来,却早就习惯了她在身边。
“真是一场天长日久,不动声色的勾引啊。”
大都督热起锅灶,这样带着笑想着。
庸宴打开食盒,却发现这菜色看起来正常得过分。端起来闻闻,感觉是秦府上厨子的手艺。
他家阿房,是做不出这种色香味的。
肯定是知道那碗黑心蛋吃坏了他的肠胃,不肯再动手了;只让府上的小厨房做点带来。
一时间有点好笑,又有点心疼。
说起来,秦府小厨房里主事的还是从前宫里御膳房的大师傅,可能不知道秦桥的食盒要带给谁,做的都是她爱吃的。秦桥这人虽说一辈子金尊玉贵,口味倒很平常,尤其喜欢些民间的家常菜式。大师傅做了三个菜,庸宴逐个放到蒸笼上,最后一层打开,居然是碗蒸蛋。
庸宴的胃下意识一缩。
原来还是动了手的。
这次汤没变黑,想是秦府的大师傅终究比乘浪楼的厨子勇敢些,将酱油瓶子按住了;蛋心虽然还是有点散,葱花也像是横死街头地随便切了几下,但到底还是有点蛋羹的样子了。
庸宴把这碗羹仔仔细细地摆在蒸笼最上面一层,他看着白汽从蒸笼的边沿里溢散,心里拿定了一个主意。
他得亲自教她做羹。
一遍不会教两遍,两遍不会教三遍,三遍不会就教一辈子。
不管秦桥说什么,他总归要保下她。
或者他早就应该“自私”些,什么“疼老婆就是顺着她”,疼老婆,好歹得让她好好活着。
大都督把读过的兵法在心里筛选了一遍,最终选定了“苦肉计”,“美人计”,“无中生有”等战场上他绝不用的下九流招数。并制定了严密的计划,决定从今天就开始实施。
秦相会天长日久地勾引攻略,难道大都督就不会吗?
庸宴想了想。
无关人员应该已经离开了,现在整个盛国公府就只有他们两个人。
大都督心生一计。
·
盛国公府,竹林。
秦桥吭哧吭哧从庸宴房中搬出了木桌,又去他衣橱里找出件不知多少年不穿的雪白里衣擦桌子,擦完了觉得没地方藏,又给他叠好,神不知鬼不觉地塞了回去。
她做完这一切,摸出帕子擦擦汗,坐在桌前颇为满意地想:
不愧是我,擦得真干净。
“殿下,真是贤惠得独具一格啊。”
这声音好像从四面八方传来,听不出是年轻还是苍老,也听不出尖锐还是低沉,总之只能听出是个男人。这本事秦桥在庸宴身上见过,在暮云身上也见过,知道传音入耳这种功法,想用蛮力震伤人的耳朵容易,想像这样平平地送进耳朵里却很难。
她也没起身,只抱拳笑道:“何方高人?”
眼前一晃,便见一个老者盘膝坐在了木桌上。一手支在膝盖上托腮,另一手在膝盖上按着,正带着点奇怪的表情打量她。
老者:“回头他发现了,一柜子衣裳都得洗。”
秦桥也不惊讶,手掌微动,便将一枚小药丸扣在掌心:“吃饭嘛,桌子总要收拾的。也没那么大灰,他也未必会看见,眼不见为净嘛。”
老者赞同道:“说的很是,说的很是。”
秦桥:“我家外子热菜去了,前辈若不嫌弃,一会儿就一起喝一杯?”
“外子?”老者高兴地一拍掌:“你们成婚了?他怎么不说?太好了。”
秦桥听这语气,觉着说不定是老盛国公的门客,在他家养老顺便看顾宅子,说不定还是看着庸宴长大的,只是她从前竟没见过。
秦桥:“虽然还未行婚嫁之礼,但是民间朝野都默许他是我的人了,也没什么区别。只要我活着一天,恐怕也没有别的女子敢进他家的门。”
“不错不错。”老者十分赞许地点点头,随后脸色一变:“可惜你也没多久好活了不是?说不得到时候我还得操心他的亲事。”
“什么亲事?”庸宴面沉如水地站在竹林边。
秦桥不知他听到多少,脸色一变:“你认识这位老先生?”
庸宴目光在两人身上扫了一遍,提着食盒走了过来:“这是我师父。”
秦桥:“哦,那在国公府住着也是寻……”
秦桥:“你师父?!”
“反应过来啦,”老者笑眯眯地说:“我还救过你呐,小朋友。”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住在天山之巅,不老不死的天尊!
作者有话要说:不老不死不可能的,毕竟是本格故事。师父他老人家比较会保养罢了。
说起来,师父也会出现在接档文里呐~
下一本接档文名叫《被遗弃后我修了无情道》,可以在专栏里找到,求收藏,爱奶萌!
第89章
秦桥不由自主地再次打量起眼前的老者,老者展开双臂任她看。
要不是他现身时露的那一手,说是庸宴家的老仆她也信的。虽然不像一般老人驼背,身材也匀称,没有或发福或干瘦地走形,但是总体来说,不论是脸还是气质,就是个平、平、无、奇的老人家。
秦桥站起身,笑着拱手道:“是阿房眼拙了。”
天尊:“你心里在想,这老头子神出鬼没,怎么又跑妙都来了?”
秦桥乖顺小辈的面貌展现到一半,僵住了。
天尊:“这小子说你要服毒,那催我来京的信催得跟十八道金牌似的。解药我配完了,配一屋子,那聋哑药你随便吃,当饭吃我也给你解出来。”
秦桥:“……”
庸宴走过来把她拉到身边,对天尊说:“桌子脏了。”
天尊:“你小娘子擦过啦。”
庸宴目光落在天尊两只脚上。
天尊:“你说你,穷讲究。去那边竹亭里,这几天不天天在那用饭?”
庸宴不说话。
天尊:“哦哦,竹亭不够漂亮干净,不想让你小娘子去是吧?你师父我来了小半个月了,怎没见你心疼心疼快过百岁的老师父啊?”
秦桥要接过食盒,庸宴说了一句烫,没让她伸手。秦桥凑到天尊身边:“师父说的是,竹亭好,还有个顶棚可以挡挡光,我小时候可喜欢在那儿混了!”
天尊朝庸宴仰仰下巴,像个从壳子里使劲伸头的老乌龟:“听见没有?”
庸宴:“在这等着。”
他说完这一句,回身去了竹亭的方向。秦桥笑吟吟道:“师父在桌上坐着累不累?咱们慢慢往那边走吧。”
她仔细回想了一下,这老者现身时确实隐隐有点“踏雪雁”的意思,她期待着天尊再惊鸿掠影般从桌上下来。
天尊:“来来,丫头扶我一把。”
秦桥:“?”
天尊抓着她手腕,先挪腿再挪屁股地从桌子上蹭下来了。
秦桥:“……”
天尊:“哎呀,岁数大了,累啊。”
秦桥附和了一句,想扶着天尊走,谁料他老人家到了地上就蹦跶了几下,抻抻腰,很有她三哥那套老年太极的意思。
秦桥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但是先帝一个皇帝,生活里也是一样的没正形,只能猜测是有点本事的中老年人多半都有点毛病。但想想自己若真到了六七十岁,恐怕也是个看见年轻小伙子就要眯眼笑的老太太。
算了,这世道哪有正经人呐。
秦桥:“师父啊。”
天尊:“要是没记错,老头子只有两个徒弟吧?一个开山一个关门?”
秦桥:“我跟着庸宴叫的,您这门也不用关太死。再说您不是还救过我吗?教庸宴也就是让他自己练气,我这点劲力可是师傅直接送我的,要论受宠程度,说不得庸宴还得当我小师弟呢!”
天尊大笑,笑了一会儿又端详她面容:“你长得像秦家那个老不死,脾性倒是随了瓷镇。这年头,做忠臣良将的都不容易,我从天山过来的路上,看流民都得了安顿,州府里孩子也有书念。老头子在瓷镇身边呆了几年,知道这事很难。”
他叹了一声:“瓷镇地下有知,会高兴的。”
除了周景明江法等几个老臣,秦桥很少遇到先帝的故交。闻言鼻头微酸,笑着“嗯”了一声:“等我到了底下,也好跟父亲交差。”
天尊奇道:“我的意思是说,瓷镇在地下知道你把我徒弟吃得死死的,一定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