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明没有说最后一句话,但沈意蕴懂了。
也许黄启明最开始和她在一起就是看中了她沈家大小姐的身份,就是想靠她的身份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得到沈家的帮助,反而和沈家三哥的关系也宣告破裂。
总之,黄启明最后及时止损,找了一个在家里能洗衣做饭铺床叠被照顾小孩、在外能让父母帮助丈夫的女人做妻子。
沈意蕴只觉得当头棒喝,她张了张嘴,却什么都说不出。她想说我有了你的孩子,她想说我为了你无家可归了,但她最终什么都没说。
她要脸。
之后她来了榕城,靠着自己的学识找了一份给孩子补课的工作。钱不多,但她有孩子要养,也就矫情不起来了。
沈樵当时怎么也没想到,答案竟然会是这样的朴实又可笑。
一对不被家人祝福以至于无法领证的情侣,在柴米油盐的磋磨下匆匆分手。女生无家可归,就独自一人生下了孩子。
没有狗血,只是这样现实的理由。
沈樵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高兴。
他的母亲不是令人不齿的第三者,但他依旧是私生子。
后来沈樵偷偷找到了他的父亲,他看见黄启明已经成了一家小公司的高管,有一个感情稳定的妻子,和一个在上初中成绩很好的儿子。他还看见那个小男孩有一把吉他,很贵很贵的吉他,是他只敢在梦里想想却根本不敢买的吉他。
黄启明还看见了他,温和地问他:“小朋友,你有什么事吗?”
有什么事?
沈樵想拎着他的领子问他,你知不知道你的初恋情人给你生了一个孩子?你知不知道沈意蕴这些年过的是什么日子?你凭什么过得这样滋润快活?
但他一句话都没问。
何必自取其辱呢?
他来这一趟就是自取其辱。
回到榕城,他又迎来第二个噩耗:他的高考成绩出来了,只有572分,而重本线是550分。这意味着他上不了自己满意的大学了。
这是沈樵没有想到的,他觉得他考得很好啊,他觉得题目他都会啊,怎么才572分呢?
成绩出来不到十分钟,周顾给他打了电话:“沈樵,我考了684分,我可以随意去任何一所学校了。沈樵,你想去哪,我要和你一起去。”
沈樵听完直接挂了电话。
真不公平,他想,明明他比周顾认真,周顾用来打球的时间他都用在学习上,周顾睡了他依旧在学习,他比周顾认真那么多,可为什么成绩出来,却这样可笑?
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呀,真是讨厌。
周顾,真是讨厌。
沈意蕴在安慰他:“樵樵,你考的已经很好了,妈妈为你骄傲。”
可没用。周顾的成绩像是一根刺一样梗在他的咽喉,让他一想起来就疼得难受。
凭什么呢?他这么努力,比不过周顾的随便学学。
但他没想过,周顾说要带他出国。
那一瞬间,他又高兴又心酸。
第35章
刚到美国的时候,他以为他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开启一个新的篇章,他以为他可以靠自己闯出一片天来。君不见,那些出国留学的人回国后都找到了令自己满意的offer,成为了业界精英?
别人可以,他沈樵也可以。
可结局却是周顾长袖善舞交到一个又一个的朋友、获得一项又一项的荣誉,他却因为语言不通而屡屡挂科。
两张成绩单的对比让沈樵的脸上火辣辣地疼,就好像有人在他的脸上正扇反扇给了他好几个耳光。
他从未这样屈辱过。当初城中村那么多小孩只有自己考上一中的喜悦骄傲早已荡然无存,剩下的是一个被落魄与失意打击得失去骄傲的沈樵。
周顾还在一旁敷衍地安慰:“沈樵,你只是还没有适应,下次你一定会考个好成绩的。”
沈樵只想呵他一脸。
周顾这种富人家的小孩怎么会懂这样的打击呢?在他们的眼中所有事都是可以克服的,成绩不好可以下次努力,挂科太多可以靠钱解决,反正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用钱解决的。
这种人怎么会理解他们失败对他们这些穷人家的小孩是一种怎样的打击?周顾怎么会懂他的骄傲与自卑?
周顾永远不会懂他。
在他最失意的时候,周顾开始自主创业,走向另一个人生篇章。
周顾的优秀衬托出他的无能,他实在没办法真心实意地祝周顾成功——周顾越成功,就衬得他越失败。
看啊,这个口中说着“你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的人却一点都不在乎他的心情,他兴高采烈地诉说自己的成功的时候从未想过自己会有多么的难堪。周顾一点都不在乎他。
周顾越意气风发,沈樵越嫉妒。
他想,如果他是周炜的儿子,他的生活一定会比现在好百倍。如果他像周顾一样从小就有私人外教一对一地教英语,他一定不会因为语言不通而挂科;如果他像周顾一样从小就生活在大城市,他不会来到纽约就像穷小子第一次进城那样被人嘲笑。
如果他和周顾互换人生,他一定会过得比周顾还要风光。
周顾,也不过是有个好父亲罢了。
在这样的思想下,菲利普在沈樵心里的地位一点点地提升,因为菲利普给他描绘的前景太美好了,他真的忍不住。
一夜成名,成为被无数粉丝捧上神坛的歌手,他会从欧美火到亚洲再到全世界。这份蓝图让他从心底发出了渴望——他想过这样的日子,他不想再被人瞧不起了。
于是沈樵开始和周顾开始渐行渐远,他们之间的裂隙大到外人都看得见。
但沈樵还是爱周顾的,因为周顾是他所有的追求者中身份最高、对自己最好的人,周顾也是和他在一起最久的人。在异国他乡,两个来自于同一个国度的人的心总能最大程度地紧靠。
因此周顾向他求婚的时候他是很高兴。他们相识七年,周顾在他心里已经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他是真的想答应的。
但周顾不愿意改国籍。
周顾不改国籍,所谓的结婚证就没有法律意义,那和废纸有什么区别?
沈樵想到了他的母亲。沈意蕴就是那样天真,相信一个没有任何保障的承诺,结果搭进去了自己的一辈子,以至于这二十多年来沈意蕴每天都在流言蜚语中度过——如果她曾经有一张结婚证就不一样了。
如果沈意蕴曾经有一张结婚证,哪怕离婚呢,她也可以说是她的丈夫有多么多么的不好,她是多么多么的坚强。而不是任由一群毫无关联的女人八卦她究竟是为了什么被金主甩掉。
所以,他想要一张结婚证,一张能将他和周顾牢牢地捆绑在一起的结婚证。
可周顾不肯改国籍。
周顾越来越疲惫,沈樵都看在眼里,但他那时被北美追他的猛1们迷花了眼。那些追求者们不乏家里有权有势的富二代,他们能给他的不比周顾少。但他们却有一个周顾比不上的优点:他们天生美国籍,可以给他们的同□□人一张有法律效益的结婚证。
想着反正没了周顾他也能找到更好的,还是能给他结婚证的,于是沈樵向周顾提了分手。既然在一起没有未来,那就不要互相折磨。
周顾同意了,同意地没有一丝犹豫。沈樵那时也有点后悔,他有点放不下周顾,毕竟周顾陪了他七年,那份感情不是说舍就可以舍的。
但想到那么多追他的人,这些不舍就被埋在心底——那些能给他一张真真正正的结婚证的人才是他的未来。
周顾走了,沈樵在北美过了一段荒唐的日子。他和不同的帅哥约会,享受性.爱的美好,享受那些狂野浪漫的美国人给他制造的周顾制造不出来的惊喜。
后来他累了,他想要一个家了,他想要结婚。但他没想到那些之前还说着爱他的男人们纷纷远离,没一个肯和他结婚。
沈樵懵了,他不解地拉住对他最大方的那个人,但对方却嗤笑他的无知:“亲爱的沈,你见过这个圈子(此处专指这个人混的小圈子)里的人结婚吗?”
沈樵瞬间懂了。他们只想泡他,他们不爱他,他们没想负责。
这简直太可笑了,这些能够给他结婚证的美国人却不想和他结婚。相比之下,他们没人比得过周顾,至少周顾愿意和他去荷兰领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