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是个好东西,沈樵从那一天起知道了什么是同.性.恋,也知道了这个圈子是多么的见不得光。
他不能是同.性.恋,沈樵一遍又一遍地念告诉自己,他得是个正常人。
可说着要远离周顾,沈樵却又舍不得。周顾出手大方,对他更是从不吝啬。认识周顾之后沈樵才知道几百块的贴身衣物和几块钱的就是不一样,四位数的鞋子就是比两位数的舒服。有钱的日子,就是快乐。
他舍不得。
在要不要远离周顾的问题中他反复思量了许久,直到高三的某一天,他去给老师送东西,无意听到老师们在八卦,说周顾是周炜的儿子。
周炜是谁,榕城没有人不知道。榕城这个十八线小城能如此快速地发展,靠的就是一个叫周炜的人。
周顾是周炜的儿子。
这个事实打破了沈樵的心理防线。同.性.恋又怎么样?能和周炜搭上线,他这一辈子就不用愁了。
于是当高中毕业后周顾难得羞涩地问他:“沈樵,我喜欢你,你,你也不是对我没想法的,所以,做我男朋友好不好?”的时候,沈樵答应了。
其实,他也没有怎么喜欢周顾,但周氏集团大公子的身份,太令他心动。
那天晚上沈樵再回家的时候,遇见沈意蕴,他难得愧疚。沈意蕴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同.性.恋吗?沈意蕴知道她的儿子为了未来“出卖”了自己吗?
沈意蕴不知道,她依旧温和的叫自己的宝贝儿子吃饭:“樵樵,回来了?妈妈给你做了你最喜欢的红烧肉。”
其实沈樵不喜欢吃红烧肉,只是能够吃到肉的时候太少了,于是第一次吃红烧肉的时候他就像尝到了人间美味,沈意蕴由此误会。
但沈樵没法解释,他不想让沈意蕴伤心。他知道,如果沈意蕴知道自己的儿子觉得连吃上一口肉都是奢侈,那么她一定会在晚上偷偷地哭。他不想让沈意蕴哭。
可他还是让沈意蕴哭了,因为他问了他的爸爸是谁。
那时候才十八岁的沈樵还是会做梦的年纪,他有时候都会想他的爸爸是不是一个很有钱的人?如果是的话能不能把他接回去?他是私生子无所谓,他只想要钱。
于是,那天他以自己高中毕业长大了为由,告诉沈意蕴,自己想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沈意蕴又开始哭,哭的沈樵心软了。但出乎意料地,沈意蕴却坚强了起来。那一天沈樵才知道自己的母亲经历了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每日皮一下:
顾顾:我是乔乔一个人的
乔乔:想把哥哥锁起来
第34章
沈意蕴出生于七十年代初期,家里曾经辉煌过,虽然在她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落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沈家总还是有些家底。
后来沈意蕴长大,爱上了一个大学生黄启明。
沈意蕴家里是老式家庭,沈意蕴的开蒙都是父亲教的,她高中毕业就回家“待嫁”,因为她的父亲觉得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有用,不如早点回家学学怎么做个好妻子。沈意蕴的父亲和哥哥们都是这么想的,她的母亲在家没有话语权,因此哪怕沈意蕴再如何不甘心,她也只能放弃学业。
但她终究是喜欢学问的,因此在她的母亲的询问下,沈意蕴羞哒哒地说她想嫁给一个大学生。然后她真的遇见了一个大学生——她哥哥的朋友黄启明。沈意蕴在家里学的偏于诗词歌赋,因此沈意蕴对于“才华横溢”“懂得许多她不懂的事”的黄启明有着近乎盲目地崇拜。
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她对黄启明一眼万年。那份心动让她她明白,她想嫁给他。
但沈父不同意,因为黄启明家里穷。虽然他自己很有本事,也是沈家三哥的朋友,但自己儿子的朋友和自己的女婿能一样吗?沈父想要的女婿是和沈家门当户对的家庭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穷小子。
再加上沈家是老式家族,沈父也有老一代人的通病,坚定地认为“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黄启明的所作所为和话本里勾引富家小姐的穷小子是一样的——这样的男人不能嫁。
于是沈父疯狂地反对这门婚事,甚至对沈意蕴说出了“你要嫁给他我就当没你这个女儿”这样的话,想要逼迫沈意蕴放弃这段感情。
但年轻时的沈意蕴觉得自己是新世纪的女性,她觉得沈父的思想是“封建糟粕”——虽然也差不多是事实——于是沈意蕴和黄启明私奔了。
——这个从小到大被富养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姑娘,和一个穷小子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私奔了。
这简直像个笑话。
可这话听着可笑,但却是事实。因为沈父不同意,户口本也在沈父手里,因此两个人没有结婚,只是以夫妻之名同居。
这在那个年代也是很大胆的事了,但沈意蕴不惧闲言碎语,为了爱情她什么都能做。
这个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开始学着做家务,学着洗衣做饭,学着做她从前从来没想过需要做的事。
只可惜,那年春,除却花开不是真。爱情背叛了她。或者说背叛她的不是爱情,而是婚姻。
当两个人开始同居后,他们就不是在谈恋爱了,他们是在经营一场没有结婚证的婚姻。然后,隐藏在爱情之下的分歧统统出现。
沈意蕴在家是父母宠大的,沈家又犹有底蕴,沈意蕴过的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生活。而黄启明是农村出来的贫苦大学生,从小过着放了学就干农活补贴家用的日子。
不同生活环境造就的不同的生活态度在柴米油盐的洗礼下渐渐出现。
沈意蕴不会做家务,洗个碗能摔了碗,做顿饭能烧焦菜,洗个衣服都能被劣质的洗衣粉弄伤手。因此黄启明不得不包揽所有的家务。
最开始还好,可时间长了,沈意蕴文凭不够又心比天高,因此找不到和她意的工作,就只能在家待着靠黄启明养。可她连家务都做不了。黄启明白天赚钱养家晚上还要做家务,心里逐渐不平衡。
再加上沈意蕴花钱没数,任何东西哪怕不要最好的至少也要差不多的,但黄启明的那点工资根本负担不起。
他一个被全村人供起来的大学生,工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还是供他读书的父母的,是为了他读书以至于辍学的兄弟姐妹的,是帮了他不少忙的全村人的。他的工资大部分都要寄回家里。
但沈意蕴不懂,她从小到大没缺过钱,自然不知道被全村人一起供着读书是一种怎样的负担。她只知道,黄启明的工资没有用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反而给了别人。
一场争吵就那样毫无征兆又理所当然的爆发。
黄启明说沈意蕴是他供不起的大小姐,说沈意蕴从来都是只在乎自己没有在乎过他,说遇见沈意蕴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错误,说如果可以重来他一定不会再和沈意蕴在一起。
沈意蕴接受不了黄启明对她的指责,她甚至开始怀疑她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
凭什么呢?明明她在家过得就是被人伺候的日子,为什么和黄启明在一起后就要学会洗衣做饭铺床叠被?明明是黄启明没能给她和过去一样质量的生活,为什么说来竟然是她自己的错呢?
沈意蕴负气离开了,黄启明没有找她,他们就这样心照不宣地分手。
沈意蕴回到了家,却悲哀地发现,那里已经不是她的家了。
沈父被沈意蕴和别人私奔后的流言蜚语气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离开了人世。母亲是个传统女人,再加上也有一些怨怼,因此在儿子要赶走妹妹的态度下一语不发,只是含泪给了她一笔钱,还有一只说是给她做嫁妆的镯子。
沈意蕴一时间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可她哭也哭过,闹也闹过,她的哥哥们没有原谅她气死父亲的行为。她的大哥说:“从今以后,我们就当你死了。”
这个她生活了二十年的家,从此以后再也不是她的家了。
她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了。
沈意蕴收拾东西离开,却不知道去哪。就在这时,她发现她怀孕了。她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回去找了黄启明,她想说她错了,她什么都可以改,她可以学习洗衣做饭铺床叠被,只要黄启明还要她。
但黄启明有了新欢,是黄启明公司老板的女儿。黄启明看到她时,对她说:“我很喜欢我的妻子,她不但能在事业上帮助我,家庭里也能为我洗手做羹汤。这才是我想要的妻子。”——而不是你这样的千金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