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嗑就要成真了[花滑]+番外(104)

作者:桥凝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过就连一向在恋爱方面最粗心大意的季依晨, 隔着几千里路都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连夜假装发短信恭喜,实则打探前线的最新消息。

这一问倒叫黎楷好一阵反思, 自己和司安恪表现的真有这么明显吗?

答案是肯定的。

当天韵律舞一结束,各个冰舞相关的群里简直炸了锅。

一是因黎楷和司安恪的成绩丝毫没有被之前的风风雨雨影响,放下悬了几个月的心;更重要的却是第二点, 新节目风格真的好不一样,两个人cp感更强了啊救命?

「今日始上船:我为我之前怀疑黎司不适合Jazz和hip-hop道歉, 韵律舞太太太上头了。请问这种感染力真的不是情侣专属的吗!」

「耿直的看客:我今天也原地上船。你看他们两个人那个眼神!那个动作!完全不对, 一定有大事发生。」

「万能解决方案Flutz:楷妹又长高了, 一个休赛季变成漂亮大姑娘。我嗑起来终于没有罪恶感了。」

「万能解决方案FLutz:一米七上下?」

「国家队颜粉:据可靠线报, 已经比官方身高还高一公分」

「国家队颜粉:突破基因限制长到171了。」

「万能解决方案Flutz:好家伙」

「黎司身高差粉:哈?我爱情没了?」

「MT失踪的第183天:居然已经没有人记得绝美渔舟唱晚了吗?上次偷跑的那个陆地版片段就把我美哭了。明天自由舞赛季首秀, 我可激动地手都在抖。」

「今天上外网冲浪了吗:天哪, 难道还有人没看过黎司自由舞的OP?好看到我忘记呼吸」

「今日始上船:那请问你为什么不搬到群里?」

「MT失踪的第183天:那请问你为什么不搬到群里?」

「……」

关注黎楷和司安恪的人不少, 听说过他俩名字的人就更多了,但连最新赛季的自由舞片段都看过的还是寥寥无几。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套传言中和天气预报“撞曲”节目, 将是第一次正式在观众面前展示。

这次自由舞比赛在国内正值凌晨,不知道哪里来的好心人在国内兴趣聚集平台上开了个直播,直接把人家ISU在油管上的解说转过来了。

在线观看的人连一百个都不到,倒让这个直播间像个安静的小角落,谁也发现不了。顺利播了好几个钟头仍然存活。

ISU的那名解说已经陪了观众好几个赛季,清晰的吐字和温柔平静的声线再让人安心不过,是能熬夜追冰舞的观众们极为熟悉的朋友。

几年的解说看下来,他们一致认为这位解说是花样滑冰届少见的、极具艺术鉴赏力的退役运动员。

因此,他在冰场广播中提到下一位上场的选手是黎楷和司安恪时,那声期待的惊呼,让不少人由衷地会心一笑。

“Kai Li和Anke Si,本赛季最值得关注的一对选手。”

今天黎楷和司安恪身着同一色系的服装,暗橙与深蓝渐变,一着眼便能看出夕阳西下、水天一色来。衣上渐变部分不同于严丝合缝的均匀渐变,而是多了些山水画的笔触,隐约可以看出些毛笔留下的水渍。

服装的材质飘逸灵动,一扫因深色带来的沉闷感,黎楷裙摆迎风猎猎时,甚至可以显出几分水波粼粼的样子来。

女选手的上衣也不同于这两年流行的无袖与吊带,看上去对试探规则的底线毫无兴趣,几乎没有给她的上半身留一寸裸露的肌肤。

两人的袖口均较大臂处宽松,袖口的一侧甚至还盖过了指尖,带出一个尖尖的角,却不知用了什么方法被固定住了,无论如何动作都不会滑落下去、露出小臂。

“他们的技术特点是善用膝盖、灵活自由。青年组期间稳定性不足,迈入成年组以后技术快速成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现在的成就。”

对这位解说而言,恐怕花样滑冰是个大型养成系游戏。

“艺术上擅长抒情的古典乐,动作力量饱满、感情充沛,节目的舞蹈性很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昨天两人在爵士和嘻哈上的表现也非常出色,拥有很多选手梦寐以求的可塑性。”

正说着,黎楷和司安恪已经上场,直播界面上方打出了比赛信息。

【Music:Genugsamkeit, Op. 109, No. 2, D143】

「?这是什么,换选曲了吗」

「是古典乐?」

在黎楷和司安恪出场时就蠢蠢欲动的弹幕终于按捺不住,孤零零地飘过了整个屏幕。

显然,大家都不太了解这个。

“本赛季自由舞选自中国民谣:‘在渔舟之间歌颂夜晚’。”

「噗,我确定没有换选曲了。」

「就是这个翻译实在怪。」

弹幕逐渐变厚,难得懂行一点的跨界观众也开始冒泡。

「我猜是国内改的那一版小提琴协奏曲,和梁祝那个来源有点像」

音乐响起的那一刻,众人便知道他没说错。选曲截掉了整支曲子开头最天气预报的十几秒,随之而来小提琴明亮的音色,令所有人都为之精神一振。

耳尖的观众一听就知道这套节目还真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创造”。夕阳下架着满载渔船而归的闲适与兴奋,被独奏家交织成了这支曲目明快的气质。

这是中国独奏家的杰作。

他们不会像某些不明就里的外国小提琴手那样,在该轻松的乐句中过分温柔、在该悱恻沉痛时又过分愉快。

冰舞节目的前十秒并不对舞伴之间的距离作出要求,黎楷和司安恪便在编排中将这自由的十秒用到极致,于对仗的乐句里,一前一后、交错离开最开始的位置。

黎楷占走了高音部,音乐一响便蹬冰离开男伴,滑行速度随着小提琴演奏的速度逐渐加快,不足一秒的装饰音处连做了三圈捻转步,还是附带进出变刃的。

都说他俩的脚下功夫好,现在看来名不虚传。黎楷这么几步下去,已经和男伴隔了长轴四分之一都多的距离。

懂行的都少不得为他们捏把汗。十秒说起来不短,但刚才黎楷这么个动作就已经去掉了一半,要是司安恪追过去的时候角度差了一星半点,难说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做到相握。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多虑了。胆大真的说明艺高。

黎楷做完高速的捻转步,下一刻脚下便如同定在了冰面上一般,在完全停住后才开始下一步的滑行。

与之相对的是背景乐中的低声部小提琴和她的男伴。司安恪的滑行编排与黎楷刚才的如出一辙,在捻转步结束后,连看也不用看便转身以反狐步的握法搂住了女伴。

若是有人能停下来看一眼他们在冰面上留下的痕迹,便能发现两道几乎能在数学上称之为“相似”的平行滑行轨迹——为了追上女伴的距离,司安恪的轨迹更长,正如他的蹬冰更有力一般。

这次被放在第一位的技术动作足够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再次意识到黎楷和司安恪永远是那种爱打破陈规的运动员。

两人用几步最简单的后压步达到了最高时速,快到可以在几秒内巡遍整个冰场,唯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黎楷和司安恪侧身把重心压得极低,稍一晃神说不定会以为这是在看倒放的短道速滑比赛。

就在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时刻,随着高音小提琴乐句的最高音,他们几乎是直接沉到了冰面上。

司安恪单手扶着冰面,将重心压地很低,但其余地方只依靠两把冰刀支撑。

黎楷的动作则多了一个侧身小跳,整个人转过180度,完全斜靠在男伴的身上,双脚甚至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触碰一下冰面。

同时,黎楷也伸出右手扶住冰面。他们的手在冰面上画出两道同心圆弧,整个动作在手套与冰面的摩擦力作用下,与逐渐柔美的音乐一起放缓。

这是个编排滑动。

起身时,黎楷单足的冰刀先着地,如一片被缆绳拉起的风帆般,笔直进入了后燕式。

始终和男伴相握的手将两人连接为一个整体,一股可以传递的力量顺着它将侧靠在冰面上的司安恪掀了起来,让他成功进入了软开度惊人的提刀燕式步。

这是个有难度步法滑出的编排滑动。

两人如同归港的小渔船,一时被晚风吹至偏向一边,而下一个沉浮间便又被浪顶回了原位。

这番精彩程度已无需多言,无论懂不懂艺术,只要长了眼睛都能被这种极具流动性的美震撼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