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奇谭三同人)山河永安+番外(80)

作者:Chenyou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照料小姐起居的贴身女婢不着痕迹地瞥向二公子所住的院落,暗中偷笑。

能让康家三小姐乖巧下来的理由只有一个,府里有客。

北洛从锦匣子中拿起一把以湘妃竹制成的草书七律成扇,展开,细细观摩。

扇作为上流社会的雅玩之物,历来好被权贵们做礼物相互馈赠。对于鉴定书扇价值的铃印、款署,北洛了解不深,但他凭眼光认出上面的几个草书笔力遒劲、形神兼备,定是大家所作。

可惜北洛看了几眼后就兴致缺缺,合扇后又放回锦盒里。深秋季节扇扇子,他可没这等故作风雅的名士气派。

康岐贤见状也不失望。“殿下要是不喜欢,可以还给我。”那小子笑得很贼,“我买它花了一千两纹银,经殿下的手碰过,可值黄金千两。”

北洛却没理他,抬眸斜眼望见两个少女,都是中人之姿,模样清秀,一人抱古琴,一人怀琵琶,来到两人面前后款款施一万福,没有寻常乐师舞姬那般谄媚于人的笑容,相反却肃穆端庄。

北洛见此,也抛下原本先入为主的观念,于是瞥向身侧那人,疑惑道:“你明知我近日忙得要死,还非请我过来,既送扇子又赏曲儿,到底想干什么?”

康岐贤笑答道:“洛哥听完就知道了。”

那两个少女在康岐贤的示意下开始演奏,素手拨弦,奏出的却不是风月之音。

北洛一愣,进而收起脸上漫不经心的神情。

此非欢乐,而是挽歌。

又不似寻常挽歌那般凄苦悠长,而是悲而无怨、哀而不伤,随着两个少女由缓调转为急弦,骤然激昂的曲调中反而有种慷慨悲壮的气势。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直至曲终,北洛才发觉他一直将酒杯举在半空,浑然忘我。

康岐贤挥手示意两名乐师离去,面向北洛说道:“天鹿城这几日可清净了,原本听说皇上身体抱恙,城里的大户人家就不敢张扬夜宴,如今受降城消息传来,连寻常酒楼的生意都冷淡不少。”

康岐贤絮絮叨叨在北洛面前说了一通,神游天外的北洛终于回过味来,笑问道:“你莫不是想我在王府设宴?”

康岐贤亦笑:“寻常百姓不知战况,听闻连城里的高官大族都要小心度日,便以为局势糜烂至极,甚至连天鹿城都要卷进战火,这些日子已经有百姓收拾细软逃到乡下去了。我便寻思王府可以设一出排场浩大的宴来,安定民心,有何不可?”

北洛摇头:“皇上一度生死未卜,监国这厢就大肆饮酒玩乐,你要朝中群臣如何做想?他们可不管百姓如何,只会暗自猜测我是不是盼望着兄终弟及。这件事谁都可以做,唯独我不能犯这个忌。”

“如果是为阵亡的边关将士所作的祭礼呢?”康岐贤道,“我们不设寻常的歌舞酒宴,只是奏曲以告慰亡灵。实不相瞒,这首曲子是我听过受降城消息后所谱的,可惜寻常丝竹之乐奏的音都入不了耳,想来唯有钟磬之声才可奏出那般雄浑气势。洛哥听完之后,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北洛眯眼,确实有些意动。他本也不是谨小慎微的性子,排出一场浩大的祭礼震动全城,荒唐了些,逾越礼法了些,但极符合胃口。

他不知何时又从锦盒中拿出扇子,放在手上把玩。扇上所作的诗句,看过一遍他就记得了。其中一句道是“一事能狂便少年。”

康岐贤见他点头,喜笑颜开,得寸进尺道:“这首曲子还未得歌词,劳烦洛哥了。”

北洛刚答应了,就听这厮得尺进丈道:“若是有剑舞就更出色了,要不洛哥您亲自……我开玩笑的。”

北洛这才淡然归剑入鞘。

几日之后。

怀王府的高楼内,乐师、歌姬各一百零八名。

康岐贤谱曲,北洛填词。

钟鼓管磬,羽籥干戚,样样皆备。

乐者,用於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

一曲浩然悲壮的《扶风祭灵告亡歌》,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在这天鹿城的黄昏时分,慷慨奏响。

传遍全城,涤荡四方,天地同泣,鬼神皆哭。

“大风捲水,林木为摧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

这响彻全城的黄钟大吕之声传入宫中,一时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活计,掩不住心中的震撼之情。

掌印太监走入屋中,却被吓了一跳,忙捉住门口侍立的小太监问道:“皇上呢?”

“皇上没说,不过好像是往栖凤阁方向去了。”小太监哭着脸道,“夏公公,不是奴才不想来知会您,实在是皇上令我们都退下,说他不想被打扰。”

他皱眉,继续问道:“皇上还说了什么?”

“皇上问这个曲子奏得何事,奴才便告诉他受降城的事情,皇上听完没说话就走了。”

掌印太监听完,也没再难为这个小太监,扔下他便去了栖凤阁。

怀远阁位东北,栖凤阁则位东南。掌印太监倒知道玄戈为何会选此处,这里是距怀王府最近的一座楼阁。

掌印太监登楼,立即看见一道修长身影立在窗前,于是赶紧行礼,轻声道:“皇上。”

玄戈没有理会,他闭着眼,两指随乐律轻轻叩击窗柩,正凝神细听。

许久,玄戈睁开眼,吩咐道:“拿酒来。”

掌印太监稍一犹豫,他想提醒皇上现在的身体也许不适饮酒,却早已习惯听令行事。于是问道:“皇上,黄酒吗?”

玄戈毫不领情,直接道:“烈的。”

片刻,一坛珍藏于皇宫地窖中的贡品西凤酒被温好呈了上来。

玄戈倒出一盅,小口地细细品完,脸上瞧不出什么悲喜。片刻后放下酒杯,轻轻道:“没有朕当年在西北饮过的那般霸道,西北苦寒之地,什么都不如中原,唯独这酒,喝过后就再难忘记了。”

他阖目沉思片刻,启唇道:“吏部郎中是不是来了,召他过来。”

掌印太监轻轻离去,随后便带着一个身穿正五品文官补服的男子进屋。

“臣康岐鸣,叩见皇上。”

此人面容清秀白皙,神态沉稳,眼底积聚着十几年公门历练出来的练达通透。

“坐。”玄戈言简意赅。

康岐鸣谢过平身,在椅上坐下。纵然是单独觐见皇帝,也不见拘谨,进退徐疾,从容无比。

立即有人送上一只空杯,御前赐酒,甚至能与玄戈同饮一坛佳酿,如此殊荣面前,不见他如何涕零,反而婉谢道:“皇上,恕臣以茶代酒。”

玄戈闻言也不在意,命人端茶上来。

康岐鸣从掌印太监手中接过茶盏,见是他平日爱饮的云雾毫尖,便微微一笑,并不奇怪宫中如何能摸清他的喜好。

玄戈就着那支曲子的最后几缕遗音开口道:“这件事你无需担心。一首有点僭越礼制的曲子罢了,朕这点容人之心还是有的。再说还是他与朕的弟弟一起搞出来的,朕舍不得罚北洛,自然也不会罚他。”

康岐鸣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心想这无法无天的弟弟,还真会给自己找护身符。

只听玄戈继续道:“康岐贤……说起来朕还比他小个几岁,只依稀记得朕幼年时,他还不是这个样子。他这么多年来在京城做的事情,朕都看在眼里,是个难得的通透人,为了给你这个哥哥谋出路,不惜自污其名,难为他了。”

玄戈一语中的,康岐鸣隐有动容,却始终不发一言。

“你在吏部郎中的位置上已待了很久,原本吏部尚书是有意擢升你,结果被你父亲的一道奏疏碍住,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你可记恨你父亲?”

康岐鸣犹豫片刻,摇头道:“父亲是对的,臣尚年轻,挑不起这么重的担子。”

玄戈朗声笑道:“年轻可不是借口,当下谁不知道朕喜欢提拔年轻人。”

康岐鸣亦知其中曲折,便也笑了。

数月之前玄戈经过中书省,见一白发老叟坐在门口,因对此人没有印象,便上前询问,不料此人答:“臣姓裴,名驷,以武帝时为官。武帝好武而臣好文,先皇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玄戈听后感慨,便擢其为吴中太守。

随后有好事者作诗曰:“花烧天鹿城,裴郎身已老。”此事便开始在京中广为流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