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子荣华路(681)

作者:九天飞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你仅凭这些,不能说服朕。”皇上摇了摇头,没有亲眼所见,如何令人相信?

“皇上若是不信,臣这里倒是有一份从粮道府调派粮食的清单。”

杜尘澜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一枚小册子,恭敬地递了过去。

第九百五十一章 计谋

皇上脸色微沉,这份清单,他都没能查到,杜尘澜手中怎么会有?

他此刻心中充满了猜忌,杜尘澜的能力似乎有些超出他的预估了。

打开看了一眼,心中越发不悦。清单很详细,例举了每一笔粮食出入的时间和去处,可他却并未感到惊喜。

这份清单是上一个月的,杜尘澜必然是很久之前就开始打探边关动向了。且凭杜尘澜今日的表现,对边关的熟悉和了解可不会是近期才关注的,也绝对不仅仅是关注这么简单。

杜尘澜看着皇上的眼睛望着清单发直,不禁双目闪过一丝讥笑,当初就是这么猜忌生父的吧?皇上此刻心中必定对他充满了怀疑,毕竟每一步都被人抢在前头的滋味不好受。

皇上压下心中的猜疑,将心思放在了清单上。当看到月初和月中再到月底,有三笔不知流向的账目之时,双目一亮。

“这三笔数量极其庞大,不知去向。”皇上指了指这三处,道。

“这是最终的清单,原先的账目可是有名头的,说是送去给官府发放粮食了。上个月粮道府邻府连下几场大雪,冻死饿死好些个,怕百姓熬不住,因此官府都拿去派粮了。”杜尘澜道。

“那你查过了?那些粮食并未发放?”皇上挑眉问道。

杜尘澜知道皇上为他挖了坑,不过并未在意,“的确发放了,但数量与这记载并不相符,差得远了。他们不过是以此为借口,秘密行事罢了!但此事却并非臣派人去查探所知,而是有忠君爱国之士察觉出异常,这才主动打探的。”

皇上闻言就是一愣,而后才道:“忠君爱国之士?是何人?”

“就是刚才首辅大人提及的闻氏,那位长房嫡二子闻远彬的商队常常出入边关,对周夷的情形很是熟悉。这份清单,是他看出不妥来,这才主动调查的。臣之前因缘际会与此人相识,他便将此物托付给了臣,让臣呈给皇上过目。”

“那你的意思是,你与他交情匪浅?可他的祖父是闻风鸣,他为何要将这册子交到你手上?倒不是朕不信你,而是觉得这理由有些牵强。”

皇上面色一沉,为了掩护自己不知从何处得来的消息,因此才找了这么个荒唐的理由?那闻远彬与杜尘澜又是什么关系?

“这清单的确是他给的,他不找他祖父其实也有自己的思量。闻府有三房,其中长房继承家业,其长子与臣是同年,考了庶吉士。二老爷不在朝中为官,一直在打理家中庶务,闻远彬便是因此行商的。而三老爷是庶出,这里就无需多言了。”

皇上略一思量,倒也明白了杜尘澜的意思,又是家族勾心斗角?

“原先京中传他纨绔,不喜读书,但臣与他还以文会友过。他的学问不差,下场未必不能中。臣便劝他科举入仕,弃商从政,可他却唉声叹气,不愿多说了。”

杜尘澜说到此处,便没再多言。他可是什么都没说,皇上怎么想就是皇上的事了。

皇上闻言点了点头,他自然了解这些大家族的倾轧,这是长房有意要打压二房,不准二房出头?

可闻风鸣又是个什么想法?难道真打算坐视不管?也难怪那闻远彬不愿意将这册子交给闻风鸣了。

“等朕派人核查之后,属实的话,自然会记得他的功劳。”皇上此刻脸上已经缓和下来,对杜尘澜道。

“那臣就替他先谢过皇上了!虽说他身为大郡子民,不应邀赏,但这是鼓励,他日后必当更尽心尽力。”

皇上闻言目光闪烁,而后笑道:“看你这模样,你二人的交情可不浅。”

杜尘澜瞬间脸色微红,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其实臣也有私心!皇上也知道臣的身世,不过是商贾家庶房出身,原先家中的日子并不好过。父母要供养自己读书,手中不宽裕,于是便想出了个营生。后来臣遇上了闻公子手下的掌柜的,承蒙他家照顾,算是与他合作过花笺的生意。当初臣落魄时还是靠他提携了一把,自然也不能忘了对方的恩情。”

“哦?那花笺是你做出来的?京城达官贵人和书生孺子都对此物很是推崇,你可赚了不少银子吧?”皇上哈哈一笑,却并没有感到意外。

“小赚了一些,不管是读书,还是在朝为官,花用可不少,算是够用了。”杜尘澜谦逊地道。

皇上眼中闪着精光,“没想到你与经商一途也很有天赋!那花笺,可是早就惹了人眼红了,你还得多亏了闻府的名头,否则哪里会如此安稳?”

“臣得了他的恩惠,自然铭记在心。不过,他若是对朝廷或对皇上不忠,臣可不会手下留情。”杜尘澜抬眼看向皇上,语气中夹杂着冷意。

他已经向皇上表过态,日后闻远彬有何不妥之处,也与他无关了。

皇上定定地看了杜尘澜半晌,在看见杜尘澜眼中的真切之时,心中顿时熨帖了不少。

“既然你有这样的推断,那想必已经想好了对策,说吧!边关危及,就怕会等不及。”皇上叹了一声,脸上顿时爬满了愁苦。

“皇上请看,粮道府前方的山谷这里,右边是湖,左边的山道,虽宽阔,但却是峡谷。此处的地形又是葫芦状,若想用水便利,便只会将驻扎营地安置在离湖不远处。咱们只要掐住这里的出口,这些兵力便只能留守在那个位置,根本出不来。外面的进不去,里头的出不来,除非他们前往都城的方向,绕道而行。”

杜尘澜胸有成竹地道:“只是这样一来,他们的速度便慢了下来,得耽误不少日子,不过......”

杜尘澜突然停下,开始支支吾吾起来。

皇上正听的兴起,却发现杜尘澜突然顿住,便忍不住追问道:“不过什么?”

“咱们现在讨论的是如何阻止援兵,但周夷现在派去边关的兵力并不少,再者他们还有两员大将和耐力极强的兵士。倘若边关守不住,那这些就没了意义。”

皇上顿时泄了气,的确!说一千道一万,边关还是得守住才成。如果自家被杀个片甲不留,那人家派不派兵增援都毫无意义。

第九百五十二章 谨遵圣命

“对边关的战事,你有何建议?”皇上负手在屋内走动,前儿刚派去的几人也不知能不能有些用处,只希望这些人能坚持久一些。

“臣也对此事感到焦急,但如今身在京城,也是鞭长莫及。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身临其境,才能随机应变,否则即便做了规划,也不及变化快。”杜尘澜摇头,表示爱莫能助。

皇上心中生疑,难道杜尘澜想去边关?

“朕若是派你去边关,你可有把握?之前朕听闻你的武艺不错,还能与江湖上的武林高手一斗。对上敌将荻砑南和凤都,你觉得自己能胜吗?”皇上双眼紧盯杜尘澜,这是试探。

“臣不敢托大,并未领教过那两位大将的本事,自然不能说是十拿九稳。不过打仗靠得也不全是武力,智谋和武力相辅相成。”

杜尘澜也不明说,他越是表现地想去,皇上就越是不会让他去。其实对他来说,即便不去边关,也有别的法子。

皇上狐疑地看了一眼杜尘澜,“其实朕之前的确考虑过将你派去边关,然而你是文臣,且朝中也需要你,因此朕一直在犹豫。”

杜尘澜面露惊讶,随后道:“不论文臣武将,都是为朝廷效命,有何区别?臣一向随遇而安,不论在何处,只要能为朝廷、为皇上分忧,谋福祉惠民生,这都不应该是借口,臣一切谨遵圣命。”

皇上不禁点了点头,不论杜尘澜是何心思,这番话也是挑不出错来的。只观杜尘澜外貌,看起来有些冷清自傲,不好相处。然而只要与他相处,他便能让你觉得如沐春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