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杜淳钧处理得不错,还算挽救了些名声。只是杜氏这次必定银钱损失惨重,杜淳钧能如此痛快就退银子,想必是因为他已经确定是自家布匹的问题。
那库房中剩下的布匹,估计也难逃一劫。
听说这次二老爷去江南采买了不少布匹,父亲曾透露口风,约有二十万两。如此巨资,也不知杜氏是否能够承受得住。
杜氏若是因此一蹶不振,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家,三房分得的财产更会少得可怜。当然,这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他相信自己能照顾好养父母。
第七十八章 蠢呐!
只是此事还得好好筹谋一番,父亲重情重义,难道还会看着那些所谓的亲人不管?虽说大房和二房平日里对三房多有挤兑,可终究血浓于水,哪里能轻易割舍得了?
这一大家子,都靠着杜氏这棵大树。为了以后的清净日子,杜氏也不能倒。
更何况凭杜高鹤这个老狐狸的心思,怕是对分家一事十分抵触。估摸着不到万不得已,定然不愿意分家的。
杜尘澜抬头看了看天色,被这么一耽搁,已经不早了。再加上府上此刻必定愁云惨雾,他还是早些回去,以免又多生事端。
杜尘澜刚刚抬腿,就看见一名伙计借着衣袖的遮掩,塞给那老者一个东西。杜尘澜连忙仔细看了过去,只见对方捏了捏,随后立刻放入了袖中。
他摇头失笑,看来这世上哪有什么无缘无故的好人?不是与你情分匪浅,谁会无偿为你说好话?
“走吧!早些回府!”杜尘澜小心避过还在布庄前愁眉苦脸的杜淳钧,带着洗月离开了此处。
“少爷!咱们不去蒋氏医馆了?”洗月有些疑惑,刚才少爷还说要去请蒋大夫为太太把脉来着。
“今儿府上出了大事,母亲的头眩之症也不是急症,此刻请大夫实为不妥。等过两日府上清净了些,再请了蒋大夫去为母亲诊脉!”
等杜尘澜带着洗月回杜府的时候,已经是申时二刻,他举步往三房走去。
“今儿是金桔姐姐当值?不知母亲这会儿可有空闲?”杜淳枫想必这会儿不在府中,他还是觉得应该和钱氏禀报一声。以免三房被蒙在骨子里,吃了亏。
“奴婢见过少爷!太太歇晌已经起了,您稍待,奴婢去给您通报一声!”金桔是钱氏身边的另一名大丫头,前儿她亲娘病了,便回禀钱氏,回去照顾。
金桔与泽兰年岁相当,面容清秀,气质温婉。和泽兰相比,金桔就显得稳重老成许多。
她的话一向不多,但做事十分严谨。钱氏有重要的事,都会交给她来办。
金桔的亲娘也是杜府的下人,之前在老太爷院子里做粗使婆子。身子一向健壮,不想两个月前突然病倒。脸歪嘴斜,无法言语,更不能自理。
她娘就金桔一个闺女,金桔只得请了假回去伺候。可惜还没个把月,人就没了。
金桔是料理完丧事,过了五七才回来的。做丫头的,自然没多少人身自由。只过了五七,金桔便除了孝,着素色衣裳了。
“有劳!”杜尘澜微微一笑,在院内站定。
等金桔去了屋内之后,他就琢磨起了刚才发生的事。那两名妇人,无疑是对家派来的。
看杨掌柜和杜淳钧的反应,今儿应该是头一遭有人来退银子,他们之前并没有发现布匹的问题。
而对家难道会未卜先知,知道杜氏的布匹有问题,这才提前做了准备?这当然不可能,除非对家参与其中。
亦或者是对家觉得杜氏的布匹便宜,因此才找人买了杜氏的布,好回去仔细研究,看杜氏是否以次充好?这也不是不可能。
此事若是前者,那就说明此事与对家脱不开干系。杜府确实是糟了算计,但这是一个连环计,且参与者众多。
然而倘若如此,倒是有迹可循,或许还能追回些许损失。
若是后者,那杜府就只能自认倒霉了。虽说靖原府也坐落在北地,但与晋北之地相距甚远,晋北是与边关相近的。
那管家早已没了踪影,天大地大,去何处寻人?即便看了对方的路引,但古代的路引也不是不能伪造。
“少爷!太太请您进去!”金桔掀开帘子出了正屋,朝着杜尘澜笑着说道。
杜尘澜回过神来,朝她抿嘴一笑,便进了屋子。
“母亲!”
钱氏想是刚清醒,此刻还有些恹恹儿的,“你这一出府就是一日,你同窗也是读书人,怎可如此叨扰?”
钱氏的声音有些慵懒,倒是比平日里轻声细语起来。她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让杜尘澜过去坐。
杜尘澜一听,就知道钱氏还不知今儿发生的事。
“儿子只在同窗家待了半日,吃了晌午饭就打算回来了。只是中途遇上了一件事,耽搁了时辰!”
“何事?”钱氏被挑起了兴趣,此事必定与杜府有关,不然以杜尘澜的性子,不会特地挑这个时辰来说。
“儿子回来时,便看见许多百姓围着咱们布庄,他们正与掌柜的吵得不可开交。儿子驻足听了片刻,好似是因之前在布庄买的布,上头有些瑕疵,欲退银子。”
杜尘澜在圈椅上坐下,金桔立刻送来了茶水。
“哦?你可有打听到是怎么回事?”钱氏立即收了之前漫不经心的态度,轻蹙眉头,看向杜尘澜。
“儿子仔细看了他们的布,像是染色的问题,上头满是不同颜色的斑块。儿子回来之前,大伯已经赶去了。他承诺退还银子,且这些布也不收回,权当赔礼。这些人才偃旗息鼓,此事方得平息。”
钱氏一听已经平息,便送了口气。毕竟他们三房还要靠着杜氏生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突然,她脑海中闪现出了之前二老爷从江南带回来的那批布。她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若是那批布匹出了差错,那杜氏可真要完了。
这两日老爷回府心情尚佳,还说这两日布庄的生意好得很。从江南带回来的那批料子卖得便宜,质地又好。这般下去,不出个把月就能卖光。
和刚才杜尘澜说的日子也能对得上,若真是这批布匹出了差池,那库房中剩下的布匹呢?是否有同样的问题?
“母亲可是怀疑这布匹是二伯从江南带回来的?儿子也有此怀疑。”钱氏比杜淳枫精明,应该是已经想到了。
钱氏心中翻江倒海,她捏紧了帕子,恨恨地说道:“这是着了人家的道儿了,你二伯!蠢呐!”
杜尘澜不置可否,不管是否故意针对,反正二老爷落入旁人圈套是不争的事实。
第七十九章 下套
“这么说来,你大伯和二伯必定都知道这事儿了,你祖父就更不必说。只是到此刻还一点风声都没露出来,老爷子这是想干什么?”钱氏又惊又怒,这可是二十万两银子,杜氏能有几个二十万两?
之前因为捐监的名额,杜氏被狠狠扒了一层皮。若是再出了这样的事儿,那杜氏还能挺得过来吗?
钱氏的手脚有些冰凉,她猛地站起身,向前跨了几步,却又顿住了。
“母亲可是想去寻祖母?”杜尘澜也跟着站起身,他知道钱氏此刻有些慌了。
“这事儿也不知道你祖母他们是否知晓,总要想个法子出来的!”钱氏嘴上这么说,但到底还是转身又回了原位。
其实找了老太太又能如何?她们都是内宅妇人,只能干着急。
“儿子觉得,此事还是得从那管事和江南的老东家查起,或许这二人之间,有些联系!此事咱们不知内情,也只能猜测。”杜尘澜想了想,还是在钱氏面前透露了些自己的想法。
其实他此刻需要见的,正是老太爷。但老太爷现在必定已经焦头烂额,哪里有闲工夫见他这个毛头小子?
他只能寄希望予父亲,若是将给自己的想法与父亲说了。父亲在老太爷面前透露几句,相信不用多言,老太爷必然能想到症结所在。
钱氏闻言重新将视线投向杜尘澜,“你觉得是那东家和管事联手下的套子?”
她问过之后,开始若有所思。这么一想,她也觉得十分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