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子荣华路(49)

作者:九天飞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杜海棠一进屋子,便看见了杜尘澜。他面色沉了沉,随即又恢复了自然。杜尘澜注意到鞠氏并没有出现,想是还在安胎。

惜秋说,鞠氏到底还是用了蒋大夫的保胎方子。

长房还有一个庶子,名为杜海林,在府中行二。去年已经成婚,只是还未有子嗣。其妻蒋氏,杜尘澜并没有见到,多半是又病了。

或许是庶出身份的原因,杜海林也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存在感极低。你与他说话,他倒是也能回应你,虽然很简短。

平日里他并不常出现在府中,即便有家宴,他也只是出现一会儿就离开了,据说是回去照顾生病的妻子。

至于蒋氏,刚嫁进来时,身子骨是康健的。只是后来怀了身孕,孩子却在两个月时意外小产,之后身子就一直调养得不好。病情反反复复,时常要卧床静养。

这对夫妻实在太过低调,以至于杜尘澜来了这朝代之后,竟是一次都未见过。

杜海林长相更像大老爷,比起杜海棠来,实在不起眼。不论是长相,还是气度。

另一位三少爷杜海晟虽然也是庶子,但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此人面善带笑,脸上还有一对酒窝,看着就十分阳光,这或许与他经常跟着二老爷出门见世面有关。

毕竟一个长年关在府中,照顾病妻,不常见人。还有一个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这两人身份相同,境况却截然不同,这也导致了两人性格的相悖。看来人的品性,关键还得看环境和长辈的教导。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二房的杜海州是想走仕途的。杜海晟的存在与杜海州并不冲突,两人定位不同。若是两人走得近些,日后兄弟俩守望相助才是正理儿,正是相辅相成。

毕竟杜海州为官,那也需要银子。一个为官,一个行商,这应该就是二老爷的打算。所以他觉得,其实二老爷比大老爷更精明。

看他将庶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可见一斑。

杜尘澜也跟着上前见礼,“侄儿见过大伯!二伯!”

接着便是平辈之间的见礼,杜海林的神情一如既往地古井无波。杜海晟倒是笑得开怀,还露出了一颗小虎牙。

“二弟,你之前不是还不信吗?看看,澜哥儿是不是与之前不同了?”大老爷指着杜尘澜,向二老爷杜淳岷说道。

杜淳岷立刻将目光投向了杜尘澜,还上下打量了一番,“咦?确实与之前不同了啊!到底是读书了,好似懂事了不少。”

杜淳岷拍了拍杜尘澜的小肩膀,赞同地点了点头。

“就跟咱们州哥儿似的,还是读了书才能明事理!”杜淳岷扫了一眼花厅,见自家儿子正想自己走来,不由得满脸欣慰。

第六十五章 这虚伪的人生

“咱们杜氏的子孙,考功名暂且不谈,但识文断字还是要的。”杜淳岷放开杜尘澜,微笑着看杜海州向他和杜淳钧行礼问好。

杜尘澜在一旁观察杜淳岷,还别说,杜家三位老爷的长相都极其相似,像极了老太爷杜高鹤。

只是杜淳岷的身子略微发福,面皮白净,有些富态。此人看似大大咧咧,好似性情十分豪爽,其实不然。杜尘澜可没忽略对方刚才打量他时,眼中的精明之色。

不过他对此人不熟悉,还得再多观察观察。

“哟!这是都到了?是我来晚了?”

杜尘澜听到熟悉的女声,便知道这是二太太秦氏来了。他转身看去,只见秦氏依旧穿着艳丽,就连妆容都比往日要精致许多。

“你可不是来晚了吗?我今儿这么忙,怎地也不见你早些来帮忙?”秦氏话音刚落,杜尘澜就听到闵氏的声音传来,言语中竟然还透着几分亲昵?

杜尘澜不觉好笑,长房和三房之前闹了一场,长房今日就找同盟了?往日怎地不见闵氏对秦氏这般亲近?之前在老太太院儿里,不是还讽刺二房白吃白喝,占便宜呢?

不管是为了在众人面前表现两房有爱,还是为了拉同盟,杜尘澜都觉得这俩就是那种当面手拉手亲热,其实暗地里恨不得都啐对方一口的虚伪典范。

不过人生就是这么虚伪,半点不由人啊!谁不想活得真实呢?除非你已经成为了众人都要巴结的对象。

只是这么一来,就衬得三太太钱氏不合群,这俩妯娌是将三房排斥在外了。

“大太太,是老太太来了!”外头传来禀告声,大太太和二太太连忙手搀手往花厅外走去。

钱氏身为儿媳,自然也是要出去迎的,虽然老太太不见得想看见她。

“哈哈!州哥儿快来祖母身边,白日里还没好好看看你,你就被你祖父叫了去。祖母可是有许久都未曾见到州哥儿了,想得慌!”

杜尘澜跟在众人后头行了礼,接着便看着老太太一进屋,就将目光放在了杜海州身上。嗯!果然是满眼的慈爱。

老太太这目光与平日里看杜玉恒又有所不同,杜尘澜猜测,老太太最喜欢的,其实也是这位杜海州吧?

杜海州难得回府,老太太膝下空虚,杜玉恒又是闹腾的性子,正好解了她的寂寞。

当然,时日久了,老太太对杜玉恒的感情也就非同一般了,自是真心疼爱的。

“瘦了,瘦了!在外读书太辛苦,你们书院又不许带随从,还不许出府另寻住处,这规矩也太严厉了些。无人照顾你的饮食起居,你读书又上进,怕是吃饭都不好好吃的。今儿回来,定要多吃点。”

老太太拍着杜海州的手,一脸心疼。州哥儿一直是她最喜欢的晚辈,幼时是一直养在她膝下的。若不是进了那劳什子书院读书,她哪里能这么久才见着州哥儿一次?

“母亲!您也别心疼州哥儿,这是晨鹭书院的规矩。他们山长是怕将学子们都养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么多学子,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大老爷看着眼前一幕觉得有些碍眼,他母亲就是喜欢溺爱晚辈。州哥儿小时在母亲跟前,养得娇气无比,动不动就哭,还爱耍脾气。后来父亲看不过眼,将州哥儿拎去亲自教导了两年,这才成材,考入了晨鹭书院。

后来他的孙儿恒哥儿,老太太又要插手,将恒哥儿养得与州哥儿之前一般,简直如出一辙。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之前他碍于孝道,只能规劝,谁知母亲更变本加厉。或许是年岁大了,更喜欢热闹,希望有孩子陪在身边。

还好父亲又插手了,否则恒哥儿定会叫母亲给养废了的。

“你倒是在府中好吃好喝的,州哥儿在书院受苦,你个做大伯的,就不知道心疼?”老太太立刻瞪了杜淳钧一眼,当转过头来看杜海州时,又换上了一副笑脸。

“不是说租了个小院子在外头吗?他不能出去住,那随从还不是将好吃好喝地送去书院?那些个衣裳被褥,什么时候让他洗过?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

杜淳钧翻了个白眼,他不懂这有什么好心疼的,这就不叫带了随从了?也就是没那么方便而已。

杜尘澜恍然大悟,刚才他听说要自己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他还特地看了杜海州的双手一眼,怎么也不像是常洗衣裳被褥的手,这手看着就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

原来还有这种操作?这不正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吗?想必书院中很多家中富裕的学子都这么做。

毕竟那些个少爷,哪里做过这种粗活?

杜海州闻言脸色沉了沉,这做法书院中家境好的同窗都这么做,可不止他一人。只是大伯这般明晃晃地说出来,就有些伤他脸面了。

“哎呀!就是让州哥儿自个儿照顾自个儿,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他读书太忙,又费脑子,有人照顾总能轻松些,也好让他将精力都放在读书上。毕竟那书院的规矩这么重,又竞争如此激烈。州哥儿能每次月考都在前五十,那也算难得了。”

杜淳岷怎能容忍旁人中伤自己的宝贝儿子?即便是大哥也不行。

杜尘澜在一旁默默观察着众人,刚才还一幅祥和的表象,这会儿就明里暗里地撕起来了,简直比前世那些所谓的塑料姐妹花都要塑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