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脚下(395)

无奇也被这离奇的内情惊呆了,听到这里便问:“可他既然交代,怎么竟又自缢了呢?”

蔡采石道:“府衙里的人说,杀的是官一家,又是四口人命,犯下如此大罪,这人应是怕受刑、或者最后被凌迟处死之类,所以吓得自尽了。”

这倒是也能说得通。

无奇道:“你们审问他的时候他没透露什么?”

蔡采石摇头:“他最关心的只是沈大人府里的银子到底藏在哪里。可惜他到死也无法知道了。对了……你说着沈府真的有金银?可若有,又到底在哪儿呢。本来最适合藏宝的就是那密室,可密室里都空荡荡的,别的地方也未必可能吧。会不会是这人当时听错了、看错了?”

无奇本来想尽快收拾回京,但毕竟自己来了一趟,到底是得善始善终。

见蔡采石为难,她便说道:“正如你所说,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说谎的必要了。既然如此,那案发那天晚上的经过自然也不必再捏造。如果真的是听错了,沈大人应该会辩解,但他并没有提沈大人曾解释过。所以……一定是真有其事。”

蔡采石惊呆了:“你是说,这位沈大人当真只是表面清廉,实则是个贪墨之人?可、可要真是如此,怎么会没有人察觉?何况他又能从何处贪墨敛财?”

无奇本来也一筹莫展,听着蔡采石这接二连三的几个疑问,却像是头顶上有几个响雷滚过。

她眯起眼睛,定定地看着蔡采石:“你问的……不错。不错。”

蔡采石一愣。

无奇喃喃:“百姓们虽可以一无所知,但官场之中总不会无迹可寻。至于从何处贪墨……在其位谋其政,通判所管辖的……”

蔡采石知道她说的每句话都可能极重要,便竖起耳朵听着,此刻便接口说道:“这通判管辖可大可小,一个州的官司诉讼,户口,赋税,乃至粮运,防务……”

无奇一言不发,只有蔡采石不算高的声音,极清晰地在耳畔响起。

她想起了那日在江上,目睹的襄州过路的漕运粮草船。

无奇本来想去牢房中看看,但现在却改了主意。

目前,她急需要做的,是证明一件事。

谁知两人才说完后,林森也赶到了。蔡采石问:“你怎么不在府衙看着那些人干事?”

“谁还有心管那些!”林森皱眉摆手,急忙问无奇:“我才听人说,襄州这边运往梁州的漕运司粮草在江上出了事?”

原来府衙那边也传来了紧急公文,林森得知消息,立刻便想到了无奇。当下放下那边的事情便赶了来。

蔡采石自然不知:“你、你说什么?”

无奇苦笑:“我也是才知道的。”

蔡采石才信真的出了事:“这、这好好的怎么会……”

他也立刻想到此事既然是真,那么郝四方恐怕也会被波及其中。顿时惊愕地看着无奇:“小奇你早知道了,怎么不告诉我?”

此刻他才有点后悔,刚才来的时候明明察觉无奇的脸色不对,可因为一心想案子,竟没在意。

无奇反而镇定下来:“不打紧,父亲自然会应对此事。我虽着急,但于事无补。横竖先把此处的事情撕撸清楚了,这才能放心回京。”

林森看着她,忍不住道:“这还撕撸什么,真凶自杀了,案子到此完结。这儿的官,从上到下没一个好相与的,当初我们初来乍到,一个个面上热,心里可暗怀鬼胎,倒像我们查出来什么似的。现在才知道,他们是真的揣着明白装糊涂。”

无奇问:“怎么说?”

“这还用说?沈府案发后,他们似乎雷霆万钧的就拿住了‘真凶’,还好几个呢,一番审讯,都定了罪,如今却怎么样?证明这都是冤假错案!你方才没见过,那知府、司狱,一个个脸色难看的,还一直说多半是有什么误会!我看他们至今还不信真凶另有其人,试图遮掩呢……”

林森说到这里,皱眉道:“这可真奇了怪了,他们不想要真凶伏法似的。哦不对,真凶已经自杀……”

蔡采石叹道:“好了,你又说远了。”

林森摊手道:“我无非是想跟小奇说,不用管这里的事了,没什么用。”

无奇却淡淡说道:“事出反常,必有缘故。有没有用,只要做一件事……很快就知道了。”

蔡采石跟林森睁大眼睛:“做什么事?”

两刻钟后,沈府。

这次不必偷偷摸摸,蔡采石叫人开了大门,大家浩浩荡荡而入。

且走之间,林森不住四处打量,乃至看到一尊石头狮子也要上前摸摸,唯恐是金子做的,看的蔡采石发笑。

原来无奇之所以回到沈府,就是想要找到沈家侄儿口中的、给沈通判藏起的金子。

蔡采石看着林森上蹿下跳地寻找,便跟无奇问:“你觉着这府内真的有?可是之前知府衙门的兵也来回搜了很多遍,倘若有什么金银,他们自然不会错过。除非……”

“除非怎么?”

“除非掘地三尺。”

无奇笑道:“掘地三尺的现成地方自然是那密室,可如今密室里却空空如也,所以自然有比这个更好的藏匿法子。还记得你带上来的书跟那个陶罐吗?”

“当然!”蔡采石忙答应。

无奇说道:“我昨晚上翻查了几本书,终于找到了一点线索,那个其实并不叫陶罐。”

蔡采石问:“不叫陶罐又是什么?”

林森探头过来:“难道叫茶罐?”

虽然记挂着父亲的事,以及惦记京城的阮夫人,可三个人终于又碰头在一块儿,一起断案了。

这种感觉倒是久违的妙。

无奇忍笑:“自然不是。”

林森催着问是什么。无奇道:“待会儿到了密室那里,你再下去拿两个上来,等我验证妥了再告诉你。对了,还要再拿两本书。”

林森虽不明白,但听了无奇吩咐,却在心里也涌起久违的熟悉之感,忍不住感慨道:“怪不得这些日子我总有些懒懒地提不起精神,原来是少了样东西。”

“少了什么?”蔡采石问。

林森叹息:“少了小奇的耳提面命、颐指气使啊!她好久没骂过我了,所以我没精神,就像是那马儿少了鞭子,所以不肯跑的快。”

这句话顿时引得大家都笑起来。

蔡采石更打趣道:“你想要鞭子,以后我买一根随身带着。”

到了长房屋内,林森一马当先跳下密室,顷刻果然捞了无奇要的东西上来。

无奇先接过那两本书,并不翻看,又递给蔡采石拿着。然后才取了一个陶罐,伸手向内擦了擦,举起手指头看了会儿:“你们瞧。”

在场三人一起围过来细看,春日眼尖,却见那细嫩的手指头上有很细微的、几乎可以给忽略的些许金光闪闪的宛若粉末的东西:“这、这是什么?”

无奇掂量着手中之物叹道:“这个,叫做坩埚。”

“坩埚?”仨人不约而同地重复了一句。

坩埚这种东西,市面极其少见,而且制作起来也很麻烦。只不是普通陶土制成的,而是需要稀有的黏土等物,才能铸就。

林森眨巴着眼:“这个稀罕物是干什么的?”

无奇一笑:“这种坩埚,一般是用来熔金的。”

蔡采石脸色微变:“金……难道说,这儿真的……”

“是啊,”无奇把陶罐扔给林森,挥挥衣袖:“走,找金子去!”

小书房。

大家走到里间,林森照旧对那三排书柜敬仰赞叹:“这么多书,若给我看,得看到几时。这位沈大人也算是个饱读诗书之人了。”

蔡采石也早留意了,这位沈大人的书柜都是极厚实足有两三寸的紫檀木所制,甚是气派。

无奇随便抽了一本下来,翻看了几页。转头看蔡采石正盯着自己,便把书递过去:“你瞧瞧。”

蔡采石接在手中,打开细看,不过是最普通的一本陆羽的《茶经》:“这,这怎么了?”

无奇抬头扫了眼书架,道:“这里若干册书,内容包罗万象,可就这么毫无秩序地摆放着,并没有分门别类,比如这四书却跟闲书并排,如果真是爱书如命、上任也要抬几箱子书的人,不可能如此粗心大意。”

蔡采石不由点头,又看看手中的书:“那……到底如何?”

无奇道:“之前从地窖拿上来的那两本呢?”

八月薇妮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