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众人才刚轻喘了一口气,便又憋着不敢出了。
早有传闻,肖家有女,貌似仙子,命格为凤,但没几人将此事当真,因为没几个人见过肖家这宝贝女儿长成什么模样。
可见过的人将这肖家小女的外貌越吹越美,让听着这些话的人都不太敢信会有如此好命的人。生在大富大贵的监国之家,又是有着倾城倾国的绰约多姿,更还是冰雪聪明的惊世之才。
这样集美貌与智慧,财富与地位于一身的女子,就是话本也不敢这么写。
所以到后来便根本没人信了,甚至还有人悄悄说肖家个个外貌出众,但偏偏那小女儿相貌平平,资质平庸,这皇城世家的姑娘们聚会她从不敢露面。
但是肖家权势过大,逼着国光道长将这小女儿普普通通的命格卜算成了凤命,还暗地人让人传出了肖家小女绝色无双的传闻,所以又逼迫又欺骗地让大月皇帝娶了她当皇后。
此时见着这尊贵的陛下牵着的人儿,这能叫平平?
再看那通身散发出的气度,这能叫平庸?
难怪看上去那么孤冷桀骜的陛下也会如此紧张了。谁牵着这样一个美人儿不紧张啊?
可怪的是那肖家小女看上去夭桃秾李,千娇百媚,他们却偏生不出半丝不敬之心,只愿俯首称臣,甘愿为奴。
这帝后二人并肩而行,一个颜如舜华,一个仙姿佚貌,完全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就这两人的命格,哪里还需要国光道长卜算,没瞎的都能看出来,这就是完美的龙凤配。
江知牵着肖乐乐缓缓而行,小心地照顾着她的步伐。
肖乐乐有些紧张,她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以前她是有参与过这么多人的大场面,可那时她是在台下激动地跟着姐妹们一起尖叫,放放肆地着“崽崽,妈妈爱你”。
可今天,她却站在江知身边,处在了大家视线的焦点。
这皇城里的百姓或许都来了吧,说不定附近州县也有人来了。她暗暗叮嘱自己目光要坚定,表情要淡定,腰身要挺拔,步子要均匀,万万不可在这么多人面前丢脸。
她的紧张,江知能感到,那小手指尖冰凉,但手心却已微润,目视前方,明知她爹爹和二哥在何处,也不转一下眼。
江知手微动,将她的手完全包裹在自己的掌中,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她分担一些。
肖承恩和肖安也看出了她的紧张,也看到了两人相握的手。这在上一次祭祀时是没有的。
作为肖乐乐的家人,他们有些欣慰。
帝后二人携手迈向台阶,视线越过长长的步道,便见着了那燃烧着的圣灯。两人不由得都吃了一惊,这灯,怎么这么亮了?
肖乐乐只恨这圣灯不够人性化,那圣光已经比之前亮了许多了,可还得亮到什么程度她才能回家却不得而知。她觉得这灯上边应该有组数据才对。一个目标值,一个完成值,这样才能有效地刺激她向胜利靠拢。
江知在思考着之前的关于圣灯的传闻。
这段时间在处理事务上他是得心应手,各项政策实施下去的反馈情况也是合他心意,没想到这圣光也如此争气。若这圣灯真的代表他的气运,代表国运,那证明他离大月之前出现的鼎盛时期还差得很远。
因为这光,还不足以照亮大月。
国光道长站在圣灯旁,看着帝后二人缓缓行来,开心地捋着胡须,露出了姨父般的笑容。
待二人行至祭台前站好后,国光道长悄悄对着肖乐乐说:“皇后娘娘,贫道没胡说吧,你看这圣光是不是亮了许多。”
肖乐乐一直觉得这国光道长是个江湖术士,哪怕圣灯是真,这道长的话也还是不能全信。
有这样不靠谱的道长吗?在这样庄重的场合,还来说这些。
见肖乐乐没理他,又感受到了江知那冰冷的视线,国光道长端正了姿态,引导帝后二人一祭天,二祭地,三祭灯。
祭完之后,国光道长上前一步,对着道场上的数万人道:“圣灯现世以来,维系着国运和帝王福泽,今大月陛下愿将其福泽分赠给大月子民,愿与大月子民同富同贵……”
国光道长话还未说完,便突然刮来一阵寒风,将圣灯的火焰吹得不停晃动。
本要高呼感谢龙恩的众人被这异象惊住。
紧接着,天上的日头开始暗淡,道场周围的林间惊鸟飞起,远处传来一阵狗鸣。
肖乐乐抬头一望,心中大喊不妙,口中情不自禁地吐出:“卧槽,日食。”
作者有话要说:圣灯灯:看吧,我没骗你们,我是这道场上最靓的灯。
肖乐乐:不能送我回家的灯都不如火盆盆。
江知:来人,将灯拖下去熔之。
☆、第五十六章
国光道长看着这天象自然也知道了是怎么回事。
在这祭祀途中,突然出现这样的异象,断然会被人视为不祥的。
果不然,人群中有人也明白了,声音发着颤说:“天狗蚀日,九天真君发怒了。”
声音中的恐惧开始让更多人彷徨害怕,不知该怎么办。
肖乐乐看着人群里发生的变化,又看向江知,这人看上去还是那般清冷无惧。可遇见这样的时刻,他再淡定,也不见得压得住这数万人的恐惧。
她是有点自然知识的人,知道这日食虽然少见,但也是极为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这些大月的百姓不一样,他们将这日食视为大不祥。
肖乐乐转头看向国光道长,突然觉得这江湖术士有用处了。
她对着国光道长,压低了声音说:“道长,快劝陛下勿要与子民同担福泽。拖!”
国光道长看向她,见她那一眨眼说出一个“拖”字,便瞬间明白了。侧身对着江知弯腰高喊:“陛下,圣灯福泽自古以来均系于帝王,如今陛下要将福泽分给大月百姓,圣灯不允,九天真君也不允。请陛下收回圣令。”
国光道长的声音喊得很大,祭台下的官员也在他话音落下后高呼:“请陛下收回圣令。”
道场上的百姓也慌了,是他们不配么?
陛下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他们只是世间蝼蚁,他们根本没有资格触及帝王的福泽。他们贪心想要,所以九天真君发怒了,派出天狗吞食了太阳。
是这样的么?
江知睨了一眼国光道长,再看向肖乐乐,在她开口之前果断地开口说:“既然是朕的福泽,那朕便有权处置。大月百姓皆是朕的子民,朕愿待他们如父如母,如兄弟姐妹,如子如女,朕愿将福泽与他们共享。今日哪怕九天真君至此,朕也不悔不改。”
江知的声音冷冽,如玉石之声清脆,又声如洪钟响亮,道场上大半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他们不敢相信,这高高在上的天子,居然将他们视为家人,在九天真君发怒的情况下,还坚持要将他的福泽分出来与大家共享。
他们没想到自己被这位帝王看得如此之重,他们很感动,可再感动也惧于九天真君的怒火。
这天色越来越暗,太阳已经快要被吞蚀完了。他们到底该怎么办?
此时,一道悦耳动听的声音响起,洋洋盈耳,掷地有声。
“陛下心系大月子民,实乃大月之福。臣妾愿陛下万福,大月昌隆。”
肖乐乐说完,看了她爹爹一眼,而后走到江知面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大礼。
江知看着肖乐乐要在他面前跪下,赶紧伸手要制止。却见肖乐乐坚定地对着他轻轻摆头,然后跪下行礼:“陛下万福,大月昌隆。”
肖乐乐知道这些百姓对皇权的崇敬,也明白他们对九天真君的敬畏,所以必须用下跪这种最为尊敬的方式来表达对江知的膜拜,引导他们以祈福的方式来拖过这日食的片刻。
江知见着在肖乐乐行礼高呼之后,早就被他免了跪拜之礼的肖监国也跪了下来,同样高呼了一声:“陛下万福,大月昌隆。”
肖监国这一跪,另外两位监国和文武百官自然也跟着跪下,齐呼:“陛下万福,大月昌隆。”
接着,道场上的百姓也跟着一起下跪高呼。
在“陛下万福,大月昌隆”绵延不绝的声音中,天色完全暗淡了下来。
而此时,不知是天色暗下的原因,还是因为所有人都在为陛下,为大月祈福的原因,圣灯的火焰不再胡乱跳动,而是雄雄燃烧,圣光照亮了整个道场,就连远处官道上跪下的百姓也能轻易看到这温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