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对家的婆娘头头+番外(105)

作者:旺仔小馒头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守在门口的余公公告诉他,佳贵妃是没在这里歇下了,但皇后娘娘的床上又有别人了。

这回是林家那位,喝了点酒,抱着他的乐乐哭了好久,而后还要和她一起睡,便留下了。

江知愤怒了,他想将他的岳丈大人拉来看看,这后宫到底是谁的后宫,到底是谁左拥右抱莺莺燕燕。

可他不敢,他这半夜摸来就是偷偷来的。他和肖泽恩不还有个约定么,这些事情不解决以前,他不能见肖乐乐。

算了,还是回月安宫去搞事业吧。至于这肖乐乐的后宫,他迟早要给她都散了。

第二日,江知便找人给肖乐乐带了话。肖乐乐是一边揉着自己的胳膊一边听的。昨晚她被林婉安拉着陪喝陪聊□□,后来林婉安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她求抱抱。

她抱了,抱了一整夜。她觉得赵晨佳忍了这么久才拒绝她,是个真朋友。

江知托人带的话不少,像个空巢老人托人从远方带来的消息一样,絮絮叨叨、零零碎碎。要她放宽心休息好,不该操心的事不要去操心。说她善待他人是好事,但得有个距离感。说他最近事情很多,又瘦了一些,想喝有陈皮味的汤水了。还说办女学的地点也不用找了,他给她寻了个极好的位置,再等一些时间便知道了。

肖乐乐难得细品他这些话里的意思,她现在每天都抓紧时间做着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国光道长那边传来的消息说圣灯越来越亮了,她觉得自己或许很快就会回家了。在回家之前,她想多为大月的女子们做些事情。还有这一宫的姑娘们,她还不知该怎么安顿才好。

昨晚林婉安的情绪外放是她完全没想到的。林婉安说她这些日子没来她这里,是因为不想见到赵晨佳,她对赵家有怨,怕牵怒到她身上。

然后便开始了让肖乐乐震惊的惊天大爆料。

原来那个让赵晨佳和梅香咏配服得五体投地的“双安宅人”就是林婉安!

肖乐乐还没来得及消化,林婉安就说这有什么,她怀疑“凛冬望春”就是梅香咏的马甲!

肖乐乐张大的嘴还没来得及合拢,便又听到林婉安说她取名为“双安宅人”就是因为婉安和肖安!

林婉安还说她之前差一点就成了她二嫂。说她二哥也是愿意的,她二哥还说若是怕皇上忌惮两家联姻,他可以不再当官,带着她一起四处游玩,正好还编一册《四方志》。

可没想到八字合出来极差,说肖安克她。她自小体弱,她娘一听,说什么也不同意了。

现在看来,应当是赵家在里边做了手脚。

而且若不是赵家从中作梗,乐乐还有可能成为她的三婶婶。她三叔是有些不羁,但再怎么也比在这宫里自在。

肖乐乐头摆到模糊,不可能,林勇那混蛋与她才是八字不合的。

喝了酒的林婉安看什么都是模糊的,抱着肖乐乐叫三婶婶,还要逼她叫自己二嫂嫂。

哎,这都是些什么事啊。

圣灯越来越亮,江知做起事来也是越来越顺。

在肖太傅的帮助下,赵国公和林将军也不再担任监国了,大月由三位监国把持朝政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三位监国的势力被完全打散,朝中已经没有了各自抱团的局面,所有官员的升迁都由极为严格的方式来决定。上上下下都呈现出崭新积极的一面。

当然,这样的局面也不是和和气气就得来的。

林将军致仕后,兵部禹元纬因勾结户部克扣军饷被判腰斩。当天被斩的有近百人。其中,禹元经、禹源父子二人也在其中。这二人被处于腰斩前,还先被剪了舌头,行刑后要死不死之前,满口流着血啊啊啊,看上去怪惨的。

但围观都却没一个人同情他们。

来围观的人群里,有退役的老兵,有战死沙场者的遗霜,还有被禹家欺凌过的百姓,他们恨不得在这些人身上再多割几刀。

不过有心人将之前禹家与肖家的恩怨关联了起来。为什么就这二人被剪了舌头,就是因为他们说了不该说的话。肖家怎么可能会被满门抄斩,现在好了吧,这事儿落到禹家头上了。

还好当今陛下是个明君,不会祸及无辜者,不然这血怎么可以半个法场都没铺满。

林家在军队中再也没有了绝对的控制权,但如何管理军队却是个难题。又要让全军能无条件听从将军之令,又不能让将军一个人就将军队完全把持了。

这时候,肖平递上了奏书。建议由江知亲任总帅,下设东南西北四军,每军设将军一人,督军一人,将军负责练兵、行军、打仗,督军负责保障、监管、纠察。将军和督军都有直接上书,不经内阁审查之权。

江知采纳了,同时颁布新政时,还宣了一条又让人震惊的消息。大月要建立军事学院,致力培养将帅之才,由肖平任学院院长,负责此事。

大家还没来得及去肖家恭喜,肖平便离开了皇城,不知去了哪个不知名的山沟里了。

林家的事情很好处理,林将军本来就有退意,一把年纪也不适合披甲上阵,战场本就是要让给年轻人的。军队里那些仗着军功,倚老卖老走歪了的人一清除,重新整军不是什么难事。

但赵家就不一样了。光是赵世康那想翻天的念头就能让他被诛九族了,但江知却并不想这样。肖太傅主动要求与赵世康谈判,图的就是一个安宁。而且赵世康在谋逆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还罪不至其全族,他也罪不至死。

对于如何处置赵家,江知思考了许久。最后是肖太傅的话,让他做出了决定。

肖太傅说人人都觉得斩草要除根,但却忘了种善因会结善果,有时候放过别人也是为自己争取到机会。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畏惧对手的存在的,他还会因为有对手而变得更加强大。

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江知放过了赵家,还给了他们一个极为体面的方式,让他们自己思量,拿着律法来比对,有罪的自行请辞。

没过多久,赵家上下及其门生共有二百八十三人请辞,还将之前亏空国库和以权谋私赚的银子都交了出来。

同时,赵家还提出不再世袭爵士位的要求,但条件是赵家子弟不得因此受任何牵连,不留任何案底,以后他们的子孙,官职与财富都凭本事来。

江知自然是允了,但那“名存实亡”三人组可没那么幸运,他们是被交给了御史台,严格法办。这下,瞎子也能看明白了,肖家有皇上撑腰,是惹不得的。

在赵家的处理上,江知得了个意外的收获。

赵世康在离开前,丢了一份名单给他。名单上全是他这一系还留在朝中的人。赵世康告诉他,这些人都是可用之材,不要因为他的问题而被埋没了。

给他这份名单的原因,是让他再去做个排除法,除去肖家、赵家和林家的人,剩下的,大多都是天教余孽。其中好些是他已经确定了的,但他不想说,若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他都处理不了,他是还可以奉旨篡位的。

关于天教余孽一事,江知其实一直有安排人在跟的。他们从孟进德口中撬出了不少东西,也知道了谁是孟进德的主公,已经在准备收网了。就是没了这三家的名单,他们也是有能力解决这个祸患的。如今有了这些,自然是省了不少力气,离他“鸟还巢”的日子自然是越来越近了。

这些事情一件件的推进,江知的政令越来越畅通,上朝时他已经听不到反对的声音。他不知是这些官员也和他一样一心为了大月,还是都开始惧怕他的威严而不敢言。

于是,他再一次调整了官员。由秦简这个不怕死的兼任谏议大夫。肖安与余铮二人分为右相左相,助他共理国事。还有承议郎赵之勉任户部尚书,国子司业方少成任工部尚书,大理司直林勇任大理寺少卿,中书舍人罗学霖任京兆尹,郭宝华任城门校尉……

这些与他年纪相仿之人,办起事来大胆直接,不会因为惧怕而完全服从于他。

但他们又过于年轻,有时也会意气用事,热血过盛。

于公于私,江知又搬了一个人,就是前任首席监国,他的岳丈,肖泽恩。命肖泽恩为辅国公,持擒龙杖上朝旁坐,负责指正帝王过错。君有过失而不改时,可杖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