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祝子嫦一人毫无所觉,还接话道:“听太子妃描述的,妾都想看了。”
郑来仪回看她,假装灵机一动道:“不若咱们效仿一回,欣赏一下‘仙子采荷’的美景?祝良媛嗓音如天籁,不若同时歌唱一曲,添些雅韵,如何?”
原本祝子嫦听前半句以为郑来仪让她当那“荷花仙子”,感觉不妙。又听郑来仪说只让她唱歌,刚提起的气顿时就松懈了,顺从道:“妾愿意为姐妹们歌一曲助兴。”
有了祝子嫦同意唱歌在前,再来个妃嫔去当“荷花仙子”就成了顺水推舟的事情。
毕竟都有祝良媛唱歌助兴了,自然不可能再让宫女去采莲,不然就是拉低祝子嫦的层次。
郑来仪自然而然的看向剩下的四人,问道:“可有姐妹想扮一回‘荷花仙子’的?”
都是贵为东宫良娣良媛的人,谁愿意去太阳底下晒着,去蚊虫飞舞的莲叶间糟践自己给别人看热闹?
余下李宁、董春春、陈婉儿三人,皆是沉默不语,无人答话。
这并不影响郑来仪的兴致,她自顾自地说:“若本宫会水,倒也想去当一回‘荷花仙子’,给各位妹妹看个热闹。可惜啊......诶?本宫记得杜良媛好像水性不错,不然就有劳杜良媛,成全本宫和各位姐妹一次?”
杜若垂眼听着她演戏,心里好笑。
费这么些心思,原来郑来仪只是想磋磨她一下。
杜若不觉得这是一个多危险的陷阱。首先在众目睽睽之下,想动些手脚必不可能。再者说如果郑来仪主动让她去采莲蓬,出了什么问题,首先她自己就难辞其咎。
扭头看向湖面随风轻轻摇摆的翠绿荷叶和娇嫩粉白的荷花。如果郑来仪不闹这一出,她自己心里也是有些想去采莲蓬采荷花玩的。
杜若从小在乡野间长大,幼时同父亲一起下河捉鱼,上树摘果,林间跑马田间撒野的事情没少干。看见这美丽的荷花池,就生了去玩耍的心。
也罢,到底是自己出的主意害了郑来仪,就如她一次愿,给她出出气好了。
“谢太子妃赏识,妾愿前去。”杜若站起身来,对郑来仪福了福。
郑来仪有些讶异杜若竟这么容易就答应了,怔愣了一瞬,挂在脸上的笑又扬起几分,吩咐道:“来人,将那湖边的小舟给杜良媛推好。”
杜若起身跟着郑来仪的宫人一起走了,站起来时给了董春春一个放心的眼神。
其他人见杜若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太子妃的安排,有看热闹的,有幸灾乐祸的,还有人眼中则是更为深层的意味不明的情绪。
冯敬海跟在杜若身边,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看着郑来仪的太监们动手推小舟,防着他们做些小动作。
等她们二人上了小舟,冯敬海撑篙将小舟驶远了,杜若对他笑说:“你看,小舟都准备好了,费这么大的心思,我怎么好意思为难太子妃。”
感受到杜若并不担忧的放松情绪,冯敬海接了个笑,但还是紧绷未见松懈,他回道:“小主放心,无论发生什么,都有奴才护着您。”
杜若点点头,夸了他一句好,然后回头看向远处的荷花海,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深深吸了一口气。
托太子妃的福,要不是她一个人才不敢来泛舟采莲蓬呢,多少有些没规矩了。
☆、变故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今天[朱一龙的老婆!]和[张海龙]两位小天使的甜评,双倍快乐后决定加更一章。祝大家看得开心。感谢所有支持我的小可爱,有你们真好。
与此同时,早上没有课业,在书房看了一会儿书的赵谨良几次放下书本,最终还是合上书,对林正堂吩咐道:“去请杜良媛过来。”
他昨夜就想传杜若陪他说话,但他晚上一贯要锻炼、扎针加泡水,见时间晚了就作罢了。胸中堵着一团“气”,今日果然读书都不得安宁。
赵谨良一贯坚信读书要认真,否则不如不读。见自己是真的无法静心,那就决定随心而为。
受了太子吩咐的林正堂自然是马上就退出去安排了。
如此在主子面前露脸的好事,在山庄里不必都交代给程珉,林正堂自然是先紧着他的徒弟林静思。
林静思身负重任,左脚踩右脚越走越快,马不停蹄地来到闲花照外,没见平时守门的冯敬海,便腆着脸大声唤珍珠。
“珍珠姐姐可在?”
珍珠此时正在里面给杜若收拾书桌,听见林静思的声音,赶忙从屋子里走出来,站在二楼栏杆前回他:“来了来了。”
也听见声音的碧玺和珊瑚从屋里出来,给林静思点头代礼。
“小林公公来有何事?”珍珠走到林静思跟前,看他气喘吁吁的,不知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林静思笑得极甜:“太子爷召杜良媛呢,使小的来传个信儿。”
一听是太子要见主子,珍珠也高兴,笑着回他:“今日是给太子妃请安的日子,小主还没回来呢。”
“这样啊。”林静思笑脸依旧,“那奴才再去太子妃那里跑一趟,有劳珍珠姐姐了。”
“嗳!小林公公劳累!”
林静思对她们几个摆摆手,又风风火火的走了。
待珍珠上了楼,珊瑚闲话道:“珍珠姐姐,那位就是小林公公林静思吗?”
“正是他。”珍珠点点头
“啧!”珊瑚感叹,“太子殿下身边的公公都长得好周正,规矩也好。人可真和善。”
“可不是!见了谁都叫姐姐,我可不比他大。”
珍珠此言一出,屋子里忙活的三个人都哧哧笑开了。但笑归笑,大家心里都还是极为清楚,太子身边的太监对她们客气,那都是看在主子受宠的份上。
再说林静思去了郁芳轩,本欲等着太子妃放人后直接把杜良媛带走,结果被告知太子妃带了妃嫔们在荷花池赏荷。
这就没法了,林静思只好回了同顺阁,如实禀告给太子。
“在荷花池赏荷?”赵谨良纳罕郑来仪今天怎么有此闲情逸致,她一贯只爱赏珍宝,没见说喜欢赏景的,“摆驾,寡人也去瞧瞧。”
太子发了话,太监们立刻准备上了。没过多久,太子的步辇就从同顺阁往郁芳轩后的荷花池而去。
因着是径直去荷花池,从同顺阁出发便是直接到的凉亭对岸。
还未走近,众人便听到一阵婉约娇柔的歌声,因距离有些远,并听不真切。待近些了,就看见有一清丽佳人乘舟穿行在荷丛中,手抱两支荷花并一支莲蓬,宛若那美丽的荷花凝聚成的仙子。
再定睛一看,那仙子不是杜良媛又是谁?
认清人后,太监和侍卫都低下头避讳不敢再看。但惊鸿一憋的触动久久停留在他们脑中挥之不去。
听了太子的吩咐,抬步辇的太监走到岸边石板台处停下,然后将太子的轮椅妥帖地推下来,推为面朝荷池的方向,以便太子能好好欣赏美景美人。
赵谨良胳膊撑在轮椅扶手上,十指交叉握着,看得十分专注。
杜若还是惯常的一身碧青裙衫,与荷叶交错在一处,清淡怡人、相得益彰。她稳稳的站在小舟中,如履平地,不见一丝晃动。裙摆被风轻轻扬起又飘落在荷花上。
她间或弯下腰采上一朵莲蓬扔到船头,悠闲自在的模样惹得赵谨良莞尔一笑。
杜若虽然玩得尽兴了,却也被晒得不轻。荷叶丛中更是湿热又多蚊虫。
见莲蓬已经采得差不多了,杜若扭头嘱咐道:“敬海,咱们划出去上岸吧。”
“是,小主。”冯敬海蹲着撑篙,将竹篙深深斜按进水中,使力一划,小舟便加速向前行去。
直行靠岸,小舟便会停在凉亭的对岸。
杜若转头远眺,看向荷花尽头的岸边,却看见岸边柳树下宫人环绕,好整以暇望着她的太子。
太子身边的太监和侍卫皆是气度不凡长相周正的大男人,却还是被端坐在正中的太子衬得黯然失色。
他眉眼如浓墨铺染,高鼻薄唇,如霁月清风。远远看去,亦如神祇下凡。
杜若看呆了一瞬,回过神来后生出了满腔的高兴。莲米清火,她专门给太子也摘了好些呢。
朝太子挥了挥手上的莲蓬,杜若急切地往前踏了两步。
没想到变故陡生,杜若一脚踩到了一块朽破的木板,木板直接“咔嚓”一声整块断裂。因为杜若走的太急没收住力道,小舟又狭窄,于是便整个人摔入了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