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郎是皇帝(187)

两个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吕嬷嬷就可怜兮兮的说道,“娘娘,奴婢可以来伺候您了吧?自从您来了这边,奴婢是一日都没睡好觉。”

太后想起皇帝的话来,以前她是不信的,但是现在想想,自从来到了这边她的病就好了?而一直没有子嗣的皇帝,在宫外也是有了三个孩子。

难道这都是巧合吗?

太后再去看吕嬷嬷,居然觉得此人不可信了起来,说道,“这些年来你一直在我左右伺候,也是辛劳的很,正好趁着这次休息一下。”

吕嬷嬷显然看出太后的犹豫,显得有些伤心,但还是点点头,说道,“奴婢等着您回来。”又起身说道,“让奴婢伺候完您喝茶再回去。”

太后喝的都是蔡郎中开的养生茶,笑道,“再过一阵子就回去了,倒也不用这般难过。”这话刚说完就看到寒光一闪,她惊惧的看着那匕首冲着她而来。

其实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那匕首并没有落在太后的身上,她回过神来的时候就看到藏在暗处的护卫已经制服了吕嬷嬷。

好一会儿,太后才微微颤颤的说道,“吕嬷嬷是你?”

吕嬷嬷跪在地上,或许是太过用力,发鬓散开,半百的头发散落在下来,配上她神态,看着很是憔悴。

很快,皇帝和林瑶都来了。

看着戒备森严,反应迅速的护卫,吕嬷嬷就都明白了。

“原来你一直在下套等我。”

“是朕,母后并不知情。”皇帝想起刚才还有心有余悸,他没想到吕嬷嬷居然下毒不成就要直接刺死太后,显然是准备鱼死网破。

“吕嬷嬷,我待你不薄,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各归其主,没什么好说的。”

“既然你是她的人,为什么听我的话把她给处置了?”太后不敢置信的问道。

吕嬷嬷道痛苦的说道,“我不杀了她,如何得到娘娘的信任?”随即哭着喊道,“是你逼得我,所以贵妃娘娘死前叫把你们都杀了。”

谁都没想到,那个贵妃的内应居然是太后最爱重的吕嬷嬷。

吕嬷嬷一直等着太后回宫,结果一拖就是二个月,听闻太后渐好就开始担心起来,怕是没有机会对太后下手,这才主动找上们来,结果看到太后对她的防备,她就知道,恐怕以后在也不没有近身伺候的时候了,这是最后的机会,这才鱼死网破,准备同归于尽。

只是显然皇帝一直找不到线索,但是太后的病又好了,说明确实是有人下毒,而最容易下毒的人就是亲近的人…… 他就一直按兵不动,准备等着对面沉不住气自投入网。

皇帝叫人把吕嬷嬷押了下去,倒也不用审问,吕嬷嬷自己都招了,靠着太后的信任,她给两位皇后下毒,后来又给德妃下毒,德妃运气好,只是难产,只是孩子先天不足,吕嬷嬷又借着送补药给三公主下毒。

当天晚上吕嬷嬷就吞金自尽了,从她内衣的口袋里搜出一袋白色粉末,去问太医,居然没有人知道,后来还是蔡郎中拿去琢磨,发现这种粉末应该是西域某种虫子磨的粉,本身是无毒的,但是和人参煎服,就变成了慢性的毒药,也怪不得发现不了。

再去查,果然吕嬷嬷在西域有个亲戚,时常寄了东西来,当时还给太后也寄了不少西域的美食。

而太后每年生病显然都是吕嬷嬷故意折磨太后。

也怪不得赵天赐和皇帝没受牵连,因为赵天赐还小,身体又好,不需要人参滋补,这种健壮小孩子反而是忌讳补身,至于皇帝正直壮年,自然也不需要,加上出了寿阳宫吕嬷嬷也没有人手,不敢把手伸那么远,这才没相安无事。

太后显然很受打击,她一直自诩自己的看人的能力,谁知道恶人就在身边,这些年来自己所受的苦,皆是因此而来。

太后再去看林瑶,就已经没有以前的那么反感,她以为好的人,想的却是怎么折磨她,而她因为和离的身份看不起的人,却是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她,三个孩子也养的十分好,就是皇帝…… 自从和林氏在一起后,也少了郁结,变的越发沉稳内敛。

一个人心中有了感情的归宿,有了儿女,就会变得无所畏惧。

这一日,太阳正好,林瑶就扶着太后出来后面花园里晒太阳,赵婉蓉新学了个曲子,要弹奏给太后听,林瑶就让人在旁边草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让她在上面弹,不过赵平安最近开始对陶笛感兴趣,用力能吹出几个音符来,非要和姐姐合奏。

这下好了,古筝和陶笛的声音混杂一起,杂乱无章,林瑶听的头疼去制止,用了一个蜜桔哄住了赵平安。

赵平安有些委屈,他其实就想跟姐姐玩,不过看到橘子又高兴了起来,他很喜欢自己剥皮,细心的拨开,然后挑掉上面的白线,第一瓣递给太后吃。

太后心都软了,高兴地接了。

这会儿阳光正好,这边可以看到秀佛山的山脉,秋季的山景尤为好看,红黄绿紫的,像是铺满了五彩的锦缎,美不胜收。

秋风徐徐,吹在脸上格外的舒爽,加上身体无碍,太后只觉得身心没有这般轻松过。

耳边是赵婉蓉稚嫩的琴声,还有赵平安时不时塞了一个橘子到她嘴里…… 太后只觉得眼眶有点湿润。

突然间,太后对着走过来的林瑶说道,“我身体也好的差不多了,也不能一直在外面,你跟着我一起入宫去吧。”

林瑶看着太后温和的目光,愣了下,眼眶一红,不过片刻落下泪来,随即匆忙擦掉,用力的点了点头。

平和三年,林氏被册封为后,同年其所出的长子被册封为皇太子。

册封这一年,因为治水有功的王正则拒绝了升迁,上书说水患不绝就不出衡阳,还给林瑶写了一封贺词。

王正则文采斐然,才能卓著,更是用心写,这贺词写出来之后,一下子就传遍大江南北,林氏的贤良淑德,秀外慧中也被传颂,一时林氏的名声大噪。

那之后倒是吹了一阵女子不满婚事要求和离改嫁,寡妇再嫁的风气,在林氏的提醒下,皇帝趁机立法鼓励下去,倒是免了许多女子悲惨的命运。

虽然吕嬷嬷死了,也没人下毒了,但是太后因为之前长期中毒的缘故,五脏受损厉害,熬了两年也故去了。

平和五年太后病故,却拒绝入皇陵和先帝合葬,皇帝大悲,不顾群臣反对,单独给太后修了个墓。

完·

上一篇:宫阙有佳人下一篇:独占东宫

碧云天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