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海棠无香(50)

作者:狸花猫小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使相名极尊贵,却多为虚挂之职,自己的外祖父傅存玉贵为韩王,生前便是天雄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倒是养老的好寄禄。

这刚封的开国公,比王爵差了五等,也能做使相?而镇安军又是近畿之地,虚挂无疑,这尊荣的封赏,到底是要送何人去养老?难不成是……

元齐见如意写完,又道:“另起一纸写,领:定州刺史,兼:北面缘边都巡检使。”

如意心中一动,这一个,虽名刺史,倒是个军政皆掌实权的武将无疑,几笔写完,将两张纸呈上。

魏元齐接过来,验看了一回,又自己举笔在两张纸上,分别题写了人名,折起递给王浩:“发施太尉,叫他找翰林院据此制诏。”

如意见王浩拿了那纸下去了,便奉了茶到元齐近前,轻声问道:“陛下,这封赏的是何人呀?”又想了一想,加问了一句“可是关南回朝的有功之臣?”

元齐接过茶,喝了两口,把剩下的置在案上:“朕封赏臣下,与你何干?”

“只是觉得有些奇怪罢了。”如意从案上收走了茶盏,回转到一边的茶案放好:“这般加封,若是旁人也就罢了,若是有功之臣,陛下就真的不怕天下人多有议论吗?”

“天下人议论?议论什么?”魏元齐看着如意,天下人什么不议论?朕被议论的还少了么:“或者说,你——想议论什么?”

如意见元齐如此发问,便知自己多是猜的不错,那使相应该是就是封的黎延兴,而另一位刺史则是其他有军功的低位副将。

如意双手交于身前,轻轻一拜:“奴婢怎敢议论陛下,只是若奴婢是个武人,自然希望能够戍守边关,竭己之力,为国效忠。”

“所以你不是武人,你常在京中,养尊处优,根本不懂!”元齐驳斥了她的话:“真是武人,也没有谁愿意风餐露宿,长戍边关。何人不愿安居乐业?”

“陛下所言,天下太平之时,自然如是,可如今这般情势,还望陛下三思啊!”如意见元齐竟把削夺朝廷大将兵权,说的如此风轻云淡,实在是难以苟同。

此事,且不说行伍之人得知,军心难免有失;更何况这么做,将兵权如棋子般搬来移去,必致兵无常将,将不识兵,疏于操练,一旦战事再起,何以御敌?真的就靠你那坐在皇宫里画出来的阵图么?

元齐心里亦有烦闷,如意所言所虑,他岂会不知,只是这做皇帝的和那做将帅到底不同,打仗也是为固江山,若打赢了仗,这江山反倒不是自己的了,那真还不如不要打了。

“朕心所愿,唯天下太平尔!勿复多言!”元齐说罢,又拿起了别的折子看了起来。

如意轻叹了一口气,这大魏的江山到底与自己也无干系,我又操这个闲心作什么!

于是向元齐道:“陛下,奴婢另有一事求请。”

元齐放下折子,抬了头:“你是几日不见朕,所以今日话特别多么?”

“奴婢想求陛下,能否免了这伺候笔墨的差事?奴婢的字也不好,话也说不中陛下的心意,做不好这事,还请陛下把邵尚寝再换回来吧。”如意并不答元齐所问,只将自己想说的道来。

如意初入宫闱之时,曾来延和殿洒扫,对此地情有独钟,觉得可以参窥到不少朝中秘事,不想真的在此当了这一段时间的差后,却发现竟有如此多像今日这般无可奈何之事,十分看不惯、心里堵得慌,实在是不愿再伺候下去了,只求眼不见为净。

“嗯?”元齐一怔,皱了眉,这分明是赌气之言,难道是朕那晚话说重了?真是气性不小啊。

“奴婢愚钝,以后自当尽心伺候陛下的饮食起居。”如意见元齐质疑,赶紧补充,以示自己并非是想偷懒。

“字不好看——可以练,话不好听——可以不说。邵赏春是福宁宫掌事女官,你既然愚钝,她的差事你更做不来!”元齐一口回绝了如意。

“陛下,奴婢……可以去干粗活的!”如意再一次提请。

“罢了,朕是该选个好点的秉笔了,等从六尚局选了新人来,你就不用伺候了,未来之前,还是暂代一下。”元齐见她不依不饶,仍只以为是恼自己之前不理她。然而辍朝五日,案上公文堆积如山,今日实在是没有工夫哄她,只得随口先敷衍了,以后得空再做打算。

“奴婢谢陛下恩典。”如意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作者有话要说:如意:刚打了胜仗就要削人家兵权,这种恶心事,你们怎么做得出来!!!

元齐:对忠臣来说,帝王所赐的荣耀才最重要,心有妄念才会看中兵权。

如意:伺候你干这种活,真是太憋屈了,老娘不干了!

狸花猫:如意安啦,这是大魏特产,黎将军算什么,你看看岳王爷。

——————

1、使相基本算武官到顶了;

2、也有使相掌实权的,唯一一个,曾经的崔涛!

☆、大朝议论功行赏 坤宁殿晋封六宫

五日后,休整完毕的关南禁军,班师回京了。

当日一早,魏元齐依大朝会之礼,戴着二十四梁通天冠,身穿云龙红金条纱制成的绛纱袍,配白罗方心曲领、革底绯罗面的玉饰腰带、黑革靴和一应配饰,亲自领文武百官,为黎延兴等人在景龙门外接风,分列仪仗,吹长鸣角,迎接凯旋归来的定州得胜之军。

黎延兴等人前一夜已赶到京郊天武军大营暂驻,一大早,辅国大将军黎延兴便领了监军黄升、副将林承理并其余诸将校,骑马向景龙门进发。

及到门外,见君臣已然班列迎候,如此隆重,诸将自然受宠若惊,赶紧下马向皇帝行君臣大礼,元齐亲自上前扶起,深情道:“将军此去,攻坚克难,终成大功!北地风寒,卿多有不易啊。”说罢,亲自将一件紫色锦缎披风为黎延兴披上,又向诸将逐一敬了接风酒。

一时间,鼓乐大奏,就在景龙门外,由皇城司龙禁卫表演行军破阵迓鼓:锣鼓、戏舞、演阵等诸多名目。元齐并诸将观礼完毕,方才一同迎进了城门,回到了京城。

回到朝内,同文武百官一道,在紫宸殿行大朝议。

“众卿,此番辅国大将军征定州,于缓水大败狄戎,覆其精锐,扬我大魏国威,解关南常年之忧,实为不世之功。”魏元齐竭尽褒扬之词,为之后宣诏做铺垫:“监军、副将以下诸将士,亦皆国家栋梁之才,朝廷自当重赏嘉奖。”

言罢,示意枢密使韩知信宣诏。

韩知信出班,走上前去,从王浩手中接过大诏,转身于众臣侧前向,大声将封赏诸将的诏书读出:“辅国大将军黎延兴,心膂之臣,邦国是赖。内则训齐武士,仗作帅之才。外则藩屏皇家,法建侯之象。蕴孙吴料敌之机,有卫霍捍边之效。特封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二百户;领镇安军节度使,总护师营;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黎延兴跪拜接旨,心知自己功高震主,又于阵前违诏出兵,朝廷名为褒奖,实则有意削弱自己的兵权。但这使相之封,到底于武将,已是无上荣耀,多少随高祖开国之将也未必能有此殊荣,心中自仍是感恩万分。

朝上诸文臣,大多本是与崔相一般,主和忌战,不喜武将拥兵,听闻此诏书,则皆心中大慰。唯有副相苏确不以为然。

韩知信继续宣诏:“副将林承理,进定州刺史,兼北面缘边都巡检使。监军黄升,进均州团练使”。

二人也跪拜谢恩。众人听得,这是陛下要重用林承理,而那黄升倒真的才是明升暗降了。

原来,黎延兴并非不识时务之人,早在多日前战毕方休整之时,已向元齐上奏过请罪表,为自己违诏、贸然出军向上谢罪,但表中亦暗指黄升不听将令,妨碍军务,延误战机。

然而监军制将,乃朝廷体制,元齐自然不能责备,如此下诏书,已算给了黎延兴一个交代。

魏元齐又叫人赏赐了诸将官每人一具御用的金装甲,以示隆恩。

“此番大捷,朝中诸位,也皆劳苦功高。特有,安平王与殿前都指挥使吕琚二人,与朕共议修改阵图,十分尽心,功不可没,亦当嘉奖。”说着看向苏确:“苏卿,你来宣诏。”

苏确出班称是,也如韩知信一般,从王浩手中接过大诏,转身于方才韩知信所站之位,宣道:“安平王,聪哲含章,温仁禀粹。序五宗而袭庆。蹈六德以敦方。进封楚王,食邑七千六百户,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

上一篇:双玉下一篇:吾妻甚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