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太令如意震惊了,呆呆地看着梨花将洒在地下的杏酪全都清理了干净,才回过神来,继续问顾顺:“那如今朝堂上,怎么样了?”
“陛下震怒,邹大人在枢密院中的几名亲近属下,还有凶案涉及的蔡中丞等人全都下了诏狱,严令三法司合力查办。”顾顺将严峻的形势述说了一遍,然后话锋一转:“李大人的意思是,此事非同小可,想必此番,枢密院从上到下都会被彻查,实在是难得的大好事!”
李安东急急地托话过来,他的意思如意再明白不过了,缓缓将双手支在桌上,手指交缠在一处,丹蔻来回划擦着,叛国,这是她梦寐以求的能够一举扳倒施老贼的机会,确实,千载难逢!
可不知怎么的,等到了这样的天赐良机,她却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震惊之余,甚至竟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是心痛元齐么?亦或是深恨叛国?个人的恩怨在大义面前终究是不值一提,如果可以,这样的所谓好事,如意情愿从未发生过。
顾顺见她只是默不作声,似是犹犹豫豫、不置可否,进一步直白地催问道:“李大人希望与尚宫内外相应,铲除朝中奸佞,为昔日枉死的忠良平反;不知尚宫意下如何?小人明日又当如何回复李大人?”
“施庆松位高权重,在朝上党羽密布,权势根深蒂固,天子见了,都敬让三分。”如意的思绪回到了现实中,事已至此,再痛心又有何用,不如顺势而为罢:“李安东他们,说到底不过是几个失了势的,平日里都说不上几句话,这,有把握么?”
“李大人说,如今主事御史台的王承华大人为人耿直,当初在昭献太后祭仪一事上曾力排众议,支持公道。早就与把持朝纲的军府旧臣结下了深怨!”顾顺继续将李安东的想法告知如意:“多行不义必自毙,李大人他们,还有尚宫,不过都是顺水推舟罢了。”
如意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些秦王旧党的想法,确实,从前施庆松出手替先帝做过许多脏事,早就得罪过无数人,如今又恃功而骄,愈发飞扬跋扈,这一回次官叛国,朝上摩拳擦掌想要反戈一击的,想必不是一个两个,这一日竟来得这么快!如意差点有点不敢相信了。
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施太尉到底是扶立过天子的皇亲国戚,蚍蜉想要撼大树,有一个人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意缓缓抬起,透过窗户往西边的夜空望去,这也便是李安东想到要来找自己的缘故罢?
“顾顺,你明日找机会替我向李大人回一句话,我与施老贼不共戴天,但有用处,万死不辞!”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如意立刻给出了确定的答复,扳倒施庆松是她做梦都在期盼的事情,也是她往后想要在宫中安身立命,必需做的事。
“不过明日带话之后,你再不要与李大人有任何联系了。”如意继续交代顾顺:“此事,你全作不知便是,我另有主张。”真的要成大事,就不能露出半点风声,不然必适得其反,顾顺这边,皇帝还有没有留着眼线,谁都说不好,终究是不妥当的,她还需另找一条通路。
这个不同寻常的春夜里,一个未曾料到的来人,一条意想不到的消息,在惊诧过后,瞬间便教如意把一整日来,缠绕在心里的小女儿柔情之态和酸涩的妒意全都抛到了脑后,此时的心里剩下了起伏的仇恨和缜密的思索,而魏元齐,也从她最心爱的人幻出一个分身变作了她的利器……
☆、隔门递信郎意切 就烛燃笺妾心深
如意才刚送走了顾顺,小菊便领着内侍省当班值夜的周常侍,进到了院中,立于卧房门外道:“尚宫,这是福宁宫里递出来的,王内监着小人亲自交给尚宫。”说着,便将手上人主的那封信笺恭敬地奉上。
如意远远打量了那周常侍一眼,似也眼熟见过几面的,是王浩的那个同乡罢?二人倒是平日里走得挺近的。随口问了一句:“福宁宫里的?那是陛下的旨意了?”便示意梨花取过来递给自己。
梨花上前去接过那信,看了一眼,封上无字,但上头的腊封,却是天子的钤印无疑,便插口回如意道:“想来就是陛下的亲笔信,封得极好,这是要尚宫亲手拆看呢。”又转头问来人:“周常侍,这是几时递出来的?”
“就是刚刚,王内监从内东门夹缝中亲自递出的,小人不敢耽误,紧赶着给尚宫送了过来。”周常侍忙陪着笑把过程述了一遍。
这么紧要?是什么事!如意赶紧伸手拿过信,拆了开来,才看了没几个字,却有些出乎意料地发现,原来元齐连夜这么急急地送出来的,竟然是一纸诉衷情的爱笺!
那信上既怀述了二人一年来的种种绵绵深情,又诉说他今夜对自己的无尽相思,一遍读完,不觉有些呆怔,过了好一会儿,才抬眼问小菊:“你把我丢了的东西,又呈上去了?”
“是呀!”小菊嘻嘻一笑,也不否认:“尚宫不是说那宫绦送给我了么?还叫我随便拿去拴什么东西。那我拿了去栓住陛下的心,有何不可?”
“胡闹!”如意立刻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这还有其他人在跟前呢,她怎么就如此口无遮拦!忙转头向周常侍尴尬一笑:“吴司闱说话不知轻重,还请常侍不要介怀,也不必向旁人说去。”
“自然自然,小人明白。”周常侍连声答应,也觉得自己在场多有不便,于是告退道:“若尚宫没有旁的吩咐,小人先下去了。哦,对了,尚宫若还要向里头递信,只管往内侍省差小人便是,王内监也在内东门内候着的。”说罢,躬身退了出去。
“小菊说得又不错!”梨花看着他走远了,才也向如意劝道:“尚宫那宫绦本来就是为陛下结的,怎么能因一时耍性子就随手丢弃了呢?”她自是听小菊说了今日之事,私下也颇觉得如意闹得有些过了。
“罢了罢了,你们一个个只会编排我!”如意斜了她一眼,自嘲了一句:“这送也送了,我还能去讨回来不成?”又拿起那封信,从头至尾,一字不落地细细读了一遍。
“这是陛下写给尚宫的情信罢?”梨花见她双颊绯润,乌眸流波,似是为情所动,大胆猜测了一回,并提议道:“陛下的这一番情意实为难得,尚宫何不也回上一纸信笺?王内监正还在门内等着,岂不刚好!”
这一句,如意没有再嗔怪身边的二人,只默不作声地坐到了书案前,舀水磨墨,提笔也将自己的心意倾诉在了那方寸纸间,字字爱深,句句情切,婉转绵长,欲罢不能。书完之后,又小心捧在手里,默读了一遍。
“尚宫,赶紧封好了,叫周常侍也从门缝往里,转递到福宁宫去吧。”梨花贴心从侧边柜中拿来了红嵌金的鲤鱼封和香封蜡,又打开一只木盒取出如意小巧的金封印,挪过桌上的烛灯取了纱罩预备加热。
“不必!”如意却摆了摆手,盯着手里的回信思索了片刻,竟将那纸直接送到了火焰中,瞬间高腾起一丛亮黄色耀目的火苗。
“尚宫,你这是做什么!”梨花措不及防,凑在烛火上的手差点被灼到了,闪电一般撤了回去,满脸不解:“这信写都写好了,怎么又烧了?难不成是觉得不好,还要再重写么?”
“天色晚了,陛下今日也累了,该是早早就寝了罢……”如意并不正答她的话,只望了一下窗外,用笔杆不紧不慢地拨弄着掉在案上的灰烬,悠悠道:“指不定正搂着哪个宫里的娘子,在共度春宵!我怎么能往里乱递东西,去贸然打搅!”
“这叫什么话!”小菊这一日看下来,如意这无端的飞醋实在是吃得没有来头,忍不住直言抱怨道:“陛下既递了信出来,又叫了王内监亲自在内东门内候着,那怎么会召幸别的娘子呢?必也是在福宁宫里眼巴巴地盼着这回信呢!”
“是么?”如意抬头朝梨花转了转眼珠,仍是毫无在意:“那就让他盼着罢?这世上哪有想什么,就能有什么的道理?”到底是把那满纸情愫深埋了起来,心里转做了别的打算。
随后扭头向小菊,笑道:“小菊啊,你可真是古道热肠,不过一个宫人罢了,反倒替天子着急了起来?既这么忧心,那不如等到了三更后,你再找周常侍给里头带个话,就说我没有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