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海棠无香(13)

作者:狸花猫小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魏世祖驾崩已满百日,大祭之后,新皇除服,天下祭祀嫁娶行乐诸事解禁。

这一日,紫宸殿大朝。

礼部尚书出班奏请:“圣上自承大统以来,后宫皆虚,现先帝国丧已满百日,圣上当大封六宫,充实内庭,广延皇嗣,以振我大魏国祚。”

元齐赞许称是:“朕宫中诸姬,皆是王府旧人,侍朕日久,各有分别,朕自当定夺,待朕着人造册,择日卿领礼部并鸿胪寺共议册封之礼。”

“陛下!”宰相崔涛出班面奏“请恕老臣直言。”

“崔相请讲。”

“大魏自建朝,后宫多选高门世家女。高祖昭宣陈皇后,忠武大将军陈甫女也;昭献张皇后,太师张炫女孙;先帝昭仁傅皇后,韩王傅存玉女也。皆出钟鸣鼎食之家,方可以母仪天下。”

说罢列祖列宗,崔涛话锋一转:“陛下宫中旧人,大多出身微末,臣闻陛下绝宠舞姬陆氏,此番议定六宫,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以至中宫之位,更当与众大臣、昭献太后会议后再行定夺。”

“崔相所言及是。”太师张炫附和道:“如今圣上后宫虚位既多,除册封旧人,更当广选高门世家女以充之。

那张炫本是梁帝的宰相,入魏以后以太师入朝,这些前梁、乃至高祖、秦王的旧人,尚能留在朝中的,多半皆有治国理政之才,却到底失了大势,坊间戏称曰“阁老派”。阁老们论权势,与军府、勋旧们自是不能比,但朝中平常之事,也时常谏言献策。

“朕知道了。”元齐见崔涛上来就点陆纤云,心中难免不悦,但崔涛自是最衷心耿耿的三朝股肱之臣,所虑所言必是为社稷而无私心,自己做了皇帝,也必与往常大不相同了,遂又向礼部尚书道:“礼部不日即可择选高门世家女,知书识礼,行止端庄者,进殿中省,备选后宫,朕当禀明昭献太后,共同亲选。”

朝毕,回到福宁宫,魏元齐按着心里早已想好的位份,草拟了一份册封名单,又工整地抄录了一份,往庆寿宫拜会昭献太后去了。

那昭献张皇后是高祖继后,高祖晚年,愍太子的生母陈皇后崩后才延娉的,年纪却与元齐等人相差无几,高祖崩后,一心问道,从来不问后宫事。

元齐为避嫌也极少去庆寿宫,但此番议定六宫这样的大事,过场还是要走一下的。

及到庆寿宫,元齐向张太后行过礼,双手奉上草拟的名单:“今日上朝,众臣提醒朕当封六宫,朕草拟了一个名册,特来先请太后示下,有无不妥。”

“陛下有心了,只是哀家不问后宫事多年,自不知这谁好谁不好,怕也是看不出有何不妥之处。”张太后自谦了一回,还是接过名单,略扫了一眼,看到无人列位中宫,便放心道:“陛下贵为天子,除了中宫需慎重,余下的,陛下喜欢谁便封谁便是,臣子们的话听听也就罢了,这名册哀家觉得只要遂了陛下的心意,便很好。”

“多谢太后,朕已另着礼部择有才貌的世家女备选后宫,到时还得烦请太后与朕一同亲选。”

“如此,甚好,哀家却之不恭,自当陪同。”张太后点后道:“大臣们可是要陛下在这些世家女中选娉皇后?”

“只是选妃,皇后之事还需慎重。”元齐坦然答道。

张太后又看了看那名册,笑道“哀家听闻陛下早有心爱之人,莫不是留着这中宫虚位以待?”

魏元齐一怔,像是被看穿了心思,缓缓才道:“皇后之事终需慎重,也不急这一时。

“是……”张太后似是欲言又止:“只是有一事不知陛下何曾知晓?”

“太后请讲,朕自当听教。”

“哀家原不问陛下后宫,但高祖和先帝定下的事情,哀家总不好当做一点都不知”张太后提醒元齐道:“其实陛下承大位之前,高祖和先帝对这皇后之位早已有意属之人……”

“朕知道,只是……”梁如意先许愍太子,后娉怀太子,瞎子都看出来怎么回事,魏元齐心里岂会不知:“只是那梁氏坐了汝南事,削了号,如今只是个普通的宫人。”

“普通的宫人倒也罢了,只是坏了大事终究不好,若是无辜牵连则又另当别论。”见元齐面露尴尬之色,张太后又道:“陛下别往心里去,哀家只是一时想起,随口一提罢了。陛下说得是,中宫之事当缓缓图之,还是以陛下的心意最为紧要。”

两下无话,元齐拜辞了昭献太后,回到福宁宫中,看着草拟的名册,手指慢慢划过写在最上的陆纤云,太后她真的参透了朕的心思,真的知道朕虚位中宫是为了等一个人吗?

庆寿宫中,张太后却沉思了良久,向宫内悬着的太上老君像上了三炷香后,问贴身女官,庆寿宫掌事宫女李司言:“朱砂,梁如意没入宫中,现在何处

?”

“回太后,好像是在迎阳门外太清楼,掌管典籍。”李司言答道。

“掌管典籍?那不是女史么?”

“就是普通宫人,奴婢听闻,是司宫令为她寻的这去处,为此,还特选了原来的苏女史去了柔仪宫做事。”

“哦,傅宫令是昭仁旧人,多有照拂,原也正常。今日午后,哀家照例去广圣宫敬神,待晚膳后,你去太清楼,引梁如意来见哀家。”张太后吩咐道。

“是,奴婢遵命。”

当晚,太清楼内,梁如意方用罢晚膳,正欲与小菊和玳瑁喂两只猫儿夜食时,李司言便亲自前来请如意:“如意姑娘,昭献太后请你往庆寿宫去面会。”

“张太后?此时?”如意心下疑惑,自己在此深居简出,循规蹈矩,竟还能引起张太后的注意。

“是,请如意姑娘即刻随我而往。”

“奴婢自当遵命。小菊,你取了宫牌随我一同前去。”

宫人行走宫中,二人同行,如意无论做什么事,终需得带着小菊或玳瑁一同前往。

“不必,如意一人随我去即可,晚上另由庆寿宫的小太监送姑娘回来。”李司言却制止到。

“那有劳姑姑费心了。”

梁如意略整理了衣物,即随李司言往庆寿宫去。

早先,高祖之时,如意因与愍太子有娉,时常进宫觐见昭宣陈皇后,及至张后,就觐见得的少了,待高祖驾崩,更是疏于往来,此番召见,如意也不知是福是祸,心下难免略忐忑。

进到庆寿宫中,只见张太后已正襟危坐于正厅,虽年纪不大,却自有说不出的端庄肃穆,如意忙向前跪于厅上行大礼:“奴婢梁氏,叩见昭献太后,太后万安。”

“如意,快起来吧,不必拘礼。”张太后伸手示意免礼:“朱砂,为如意赐座,上茶。”

李司言示意一名内监为如意办了一把椅子,放在太后近前一侧,自己则亲自点了一盏香茶奉上。

如意起身谢过,坐下。

“如意,这是今年新贡的蜀中雀舌,最是碧翠沁香的,你品品可好?”张太后笑着向如意让茶。

“奴婢多谢太后。”梁如意轻轻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又放下:“太后的茶果然是好的,透骨清香。”

“长日未见,如意出落得越发姿容妍丽,体态风流了,只是又清瘦了许多。”张太后从如意进门就开始用心观察。

“太后过赞了,奴婢这几年,疏于向太后问安,还望太后恕罪!”

“不妨事,哀家本就是清净之人,今日找你来,主要是想叙叙旧……”张太后环顾左右:“你们都下去吧,朱砂,你也退下,在门外伺候,凡有事,及时通禀。”

“是。”随侍左右的宫人尽数退下,李司言最后退出,把宫门虚掩上。

“如意,哀家问你,你如何到了这宫中”张太后却不叙旧情,直问汝南之事。

梁如意自度太后并无恶意,便细细地将自己去汝南、被参、被抄没的过程述说了一遍,自然,也隐去了对自己和少泓不利的细节。

这么说来,到底是屈枉了你,又或是,另有隐情?”太后不怒而自威。

“奴婢并无冤屈,陛下不悦,奴婢便是有罪;其他隐情,奴婢也不知,但陛下仔细查过汝南府,自当是没有什么罢。”

“如意啊,哀家不问世事,只是可惜了你。你生为帝胄,怎么行事如此莽撞?”张太后叹道。

“奴婢身世飘零,无依无靠,也没什么可多想的。昭仁太后崩后,奴婢心下一直不痛快,一时想见长沙王,也就去了。”如意倒也实事求是

上一篇:双玉下一篇:吾妻甚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