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齐把话全都摊在台面上说了出来,无非就是要告诉施太尉,上一回冤案重罚,朕向你们权臣让了步,这一次就不必如法炮制了。
“陛下,真的要这么纵容于她么?”施庆松自然懂元齐的意思,但终是心有不甘。
“典乐不过是祭拜父母,孝乃大道首善,祖宗以孝治天下,朕若以此问罪,何以教喻臣民?”元齐给出了无可辩驳的理由,又安抚他道:“德妃离家也快一年了,太尉做父母的,想来也甚是思念吧?朕打算过了这阵子,特准她回家省亲,小住一段日子,也多尽尽孝道。”
“陛下的恩典,臣自感恩不尽!”施太尉心中一阵感怀,施蕊是他最小的女儿,无比钟爱,他如何不思念,可此时主上这么提,不是欲做交换又是什么:“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大魏立朝以来,未曾听闻后宫嫔妃有归家小住的,进了皇宫,就是天家的人,岂可随意离宫?不立规矩,又何以服众?臣实不敢有破例犯禁之举。”
“存天理,去人欲,太尉高风峻节,朕实感服!”元齐听他这一番话,这字字句句分明是含沙射影,指责的不正是自己么,无妨,一计不成,他还有一招:“太尉的长孙如今也成年了罢?不知现在可有出仕,可有娉娶?”
“是,臣的长孙天佑年已十七,只是天资愚钝,现是太学生,尚是白身,亦未婚嫁。”施太尉如实回禀道,他见主上又提起自己的孙子,想来又是要额外恩赐些什么。
“如此甚好,朕正有一门极好的亲事,欲赐婚天佑,不知太尉意下如何?”元齐微微一笑,蓄意拉拢道。
“天子赐婚,无上荣耀,臣并天佑唯有感恩不尽。”施庆松忙起立躬身谢恩:“只是不知,是哪位千金贵女?”
“太尉放心,能尚太尉之孙的,能让朕亲自指婚的,家世,才情,怎么的也不会比……梁典乐差。”元齐的恩赐听上去竟如此惊悚:“赐婚,等现下这阵子过了再说吧,先让天佑在禁军中,领个左卫将军之职罢。”
元齐是故意这么说的,言下之意,朕已有一门好亲事,恩宠你的长孙,还需得左卫将军才配的起,只是得等当下这事过了再说。
不过,你施庆松若再借机打压梁如意,那这门御赐的亲事,恐怕就没那么好了。
施庆松见主上越扯越远,扯到了长子长孙,自然又不比嫁出去的女儿,自知也不便再多说,只谢了恩先告退了。
“陛下这可是,为了典乐,把朝中的重臣,给尽数得罪完了?”王浩见此,一脸苦色。
“事到如今,你还以为只是典乐的事情么?朕和他们之间,很多事,本来就到了该捋捋清的时候了。”元齐脸色沉郁,提笔写下一长串记在脑中的人名:“还没完呢,台谏,这才是真的得罪人,替朕宣召吧。”
元齐这么一安排,自是不免又是要搞到半夜三更,方能回宫休息。
☆、赏春择桃遇公主 折柳穿鱼惊失足
清居宫中的梁如意,这一日,则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仔仔细细地把所有的信札都从头到尾,一字不拉地细读了一遍,确认无误,自己最忤逆、最反叛的言论,全都不在那上面。
“如意,你回宫以后,这些日子是怎么了,从早到晚坐着,动也不动?”小菊好奇地问道:“外面春光这么好,难得的机会,我还想和你一同,去御苑散散心呢!”
“我有别的事,你自己去罢。”如意还是盯着手上的纸,若有所思。
“如意,你是怕因为出宫的事,陛下会责罚你么?”小菊见如意心事重重,凑了上去:“依我说,你却不必担心了,我听说陛下早就把刘女史和顾常侍都放了,那陛下一定也不会追究你的!”
“哦?”如意再假作淡然,心里到底还是万分在意梨花和顾顺的,听闻二人解脱,心里立时松了一口气:“小菊,你还听说什么了么?”
小菊却摇了摇头:“这是你回来之前就放了的,现下我在这清居宫里,连陛下都见不着,哪里还知道什么消息呢?”
连元齐都见不着了?难怪小菊每日只在屋里陪着自己,如意在清居宫一直闭门不出,门外什么事都不知道:“你原来不是也常在御前侍候吗?怎么见不着陛下了?是把你赶走了?还是陛下根本没来这清居宫,只把我二人圈禁在这里?”
“陛下在清居宫啊,就住我们隔壁殿上,只是这几日国事繁忙,陛下每日一早就去上朝,半夜才回来,自然人影都见不着。”小菊解释道。
国事繁忙?如意嗤笑了一声,睡姐都死了,关南无虞,除了边事,从来没有什么国事,能让元齐这么操劳到半夜的。
这分明是刻意在回避自己,还假惺惺来睡个觉?装什么鬼样子,给谁看呢!赶紧滚回他的福宁宫去吧。
如意在心里怒骂了一回,不知怎么的,却又觉得空落落的,低下头仍是扫视那些信札。
元齐说得不错,自己的每一札信笺上竟然都有他!昏君的喜怒哀乐,昏君的起居日常,如今元齐不见了人影,自己整日枯坐,若要提笔,竟一时连信都不知道该怎么写了。
又拿起元齐拟定的那最后一封信来,难道真的就只能这么写了么?如意百无聊赖,把那封伪作抄了一遍,平摊在案上,一边发呆一边心中默念,这真的就是最后一封了么?
“如意,别憋在这里了,走嘛,陪我一起去御苑逛逛!”小菊见如意满脸落寞地发呆,便挽住了她的手臂,想要拉她起来。
这一拉,如意如梦方醒,从前的情意早都烟消云散了,自己竟然还会这么在乎他?他是怎么对自己的,种种恶行,样样仇恨,难道自己都忘了么?
自己这到底是怎么会这样的?昏了么?看来,是该到外头,散散心了!
如意随着小菊一同出了清居宫,进到御苑中,也不走远,只在太液池边一路缓行,果然已是盛春了,满目新色,鹅黄柳绿,姹紫嫣红。
如意轻吐了一口气,这样的美景,自己却形同枯木,终日囿于一室,确是可惜了,渐渐也好了些心绪,脸上也有了笑意。
小菊则更是兴奋不已,她这般的宫人,本来是不能在御苑中乱逛的,正是青春烂漫的年纪,平日里早已憋坏了,如今借了如意的荫,一路嬉笑玩闹,又折了许多花花草草拿在手中。
二人行到华景亭中,正要略作休息,突然从亭边的花丛中,钻出了一个身材娇小,稚气未脱的少女来,只见她梳着双螺流苏髻,身着郁金色折枝百花纹的小衫,下面没有系裙,只配了一条葱绿罗的大脚裤。
那活泼少女手里举着一大捧桃花,一边蹦到亭中,向如意大喊了一声:“如意姐姐,你也在这儿!”,一边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
如意和小菊应声而望,原来是先帝最小的女儿,怀庆公主魏巧柔。
如意与这位小公主自然本就是认识的,只是巧柔年纪小,如意从前并不与她多过交往,元齐登基后,公主随其母,先帝的方贵妃一同住在宝慈宫,如意更是一次也没去拜访过。
此时突然在御苑之中偶遇,难免有些生分,忙携了小菊,只屈膝拜道:“奴婢见过公主。”
“如意姐姐,你怎么这样见外!” 巧柔瞪大了眼睛,她听太妃说起过如意落了难的事,可在她心里,那只是外头朝堂上的事,于她而言,如意和从前并没有什么分别。
如意笑了一笑,并不愿多做解释,只岔开了话题问道:“公主今日,怎么一个人在这御苑之中?随侍的人呢?”
“御苑里景色美,我今日特意来玩耍的,他们都在迎阳门等着,我才不要他们跟着呢,老是管头管脚的。”巧柔咧着嘴笑道。
又把那一大把桃花举到如意眼前:“如意姐姐,这是我选的花,回宫要送给母妃的,你看好看么?”
如意扫了一眼花丛前,地上都是被她折下,扔的乱七八糟的花枝,也笑道:“公主这么千挑万选,自然是最好的了。”
巧柔听闻,更加高兴了,上前拉住如意的手:“如意姐姐,我知道有个好地方,我带你去瞧瞧!”言罢,不由分说便拽着她往太液池边走去。
到了池边,巧柔来来回回查看了一番,找到了池边一块青石,立在上头,放下桃枝,竟脱了鞋袜,提起裤脚,踩入了池中,原来那底下正也有一大块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