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瞬间,亓杨忽然觉得谢庭春的身上似乎闪着光芒。
“这是自从前些年我当上侍郎后,便开始委托长山知府做的。”谢庭春的表情颇有几分挥斥方遒的意味,动作潇洒地一挥衣袖,指点着远处堆积如山的铁器:“我委托了长山知府等边境官员,每年都出高价从戎国边境的匠人、城郭中购买兵器和铁器,而如今数年过去,整个西境的戎人几乎都以打铁为生,就算是世代务农的人,也知道冶铁能挣钱,便弃了自家土地,一家上下老老少少全都投入了冶铁行业之中。”
亓杨静静聆听着,他并不笨,相反,在战争一道上还相当有些奇思妙想的天才,此刻望着谢庭春意气风发的面容,忽然之间心有所悟,明白了他这样做的缘由。
“厉害了,狸奴。”亓杨忽然开口道,唇边是无法掩饰的笑意:“赛凡若是知道你这样在背后捅他刀子,可能会气得吃不下饭。”
“他现在已经快要吃不上饭了。”谢庭春一脸淡定的微笑:“大哥注意到了么,今年西境雪下得很少,开春之后必有大灾,赛凡只关注着战场表面的输赢,可是实际上戎国早就被我们掏空了,不出半年,他就算不想打,也得强撑着打,不然的话,等待他的……只有灭国。”
谢庭春这一招看起来似乎很是平凡,甚至因为高价购入铁器而显得有些得不偿失,可是从长远来看,实在是堪称狠辣。戎国境内并没有大范围的铁矿,陇西草原上的铁矿本来就被夏国和夷国两个国家占领,如今夷国已经被亓杨率兵所灭,纳入了夏国的版图,自然不可能向曾经的盟友戎国提供帮助,谢庭春还十分阴险地诱使戎国百姓以铁器为业,这样一来,务农的人越来越少,可铁器、武器却越来越多地流入邻居夏国。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开战,缺少辎重的戎国很快就会面临着捉襟见肘,走投无路的境地。
“狸奴此计实在高明。正好,今年正是起兵最完美的时机。”亓杨抿着嘴唇,眼中光芒大盛,神色也逐渐兴奋起来,紧紧抓住了谢庭春的双手:“有你我二人联手,不信打不赢赛凡那家伙……”
可是说到一半,他的表情又变得暗淡了起来,眉头蹙起,语气带着点儿无奈:“我回去再写个折子上书一次吧,圣上似乎对出战很有些偏见。”
正说着,面前的谢庭春再度露出了一个颇有些意味深长的笑容。
亓杨的声音渐渐弱下去,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一般,有些不可思议地缓缓睁大了眼睛。
“大哥想的没错。”谢庭春脸上的表情堪称调皮,只见他歪歪脑袋,便从袖中取出了一卷明黄色的东西,刷地展开。
“这便是我的第三件聘礼了。”谢庭春随意地晃了晃手里的圣旨,仿佛那不是圣旨,只是一卷寻常的书籍似的:“大哥应该很快便会收到消息,天祺帝前日因病暴毙,太子登基,改元丰和,登基后新帝下的第一道圣旨便是这个。”
等等,天祺帝驾崩了?
自己离开京城的时候,天祺帝虽然说因为正清宫那一遭,让林真人给吓破了胆,缠绵病榻了好一阵子,但是毕竟还算年富力强,柴院判都说只要好好保养着,很快就能彻底康复,怎么忽然之间就病死了?
而且太子……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今年才不过六七岁吧……?
亓杨满脸震惊,感到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忍不住低头匆匆一扫。
圣旨很简洁,一行秀丽的字迹映入眼帘。
“……戎人欺人太甚,令忠义伯亓杨为总兵,兵部尚书谢庭春为监军,率陇西各部三十万大军,即日起征讨戎国,为我大夏开疆辟土……”
这语气,这内容,根本不像是六岁的少年天子能说出的话。
亓杨再度定睛一看,发现这圣旨上的字迹竟然十分眼熟。
工整秀丽,暗含锋芒,可不正是自己身后这位尚书大人的手笔?
许许多多不起眼的细节瞬间联系到了一起,点串成线,线串成面,谢皇后、太子、谢庭春、还有天祺帝……所有人物走马观花一般在他的脑海中飞速掠过,亓杨心头一紧,忍不住紧紧握住了那双正托着明黄色圣旨的手。
“你……”他张张嘴,发现有很多话想说,却一时无法说出口,最终只是扭过头,深深地看着谢庭春含笑的眼,万千感动、牵挂和担心都化作了一句呢喃:“现在也不是一个人了,万事要小心。”
谢庭春眼睛瞬间亮了,一张脸仿佛都因为他这一句话而点亮,将手中圣旨随随便便一卷,抱住亓杨便狠狠亲吻了起来。
“有大哥这句话,什么都值了。”他笑着在亓杨的唇角轻轻咬了一下,又像是怕他痛一样用唇蹭了蹭:“我说过的,我会帮你实现你的愿望。”
让所有的夏国百姓,不仅能够活着,还能够好好活着。
“我一介书生,只能做到这里。”谢庭春眼里满是光彩,伸手在亓杨鬓角抚摸了一下,再度展颜道:“剩下的,可就要靠我们的大将军了。”
亓杨定定地看着他,也忽然挑起嘴角,露出了一个无比自信,神采奕奕的笑容。
“定不负所托。”
丰和元年五月,有红将军之称的忠义伯亓杨整合部队,将原亓家军纳入靖远军编制,率三十万大军猛攻戎国江成山口,所到之处,声如雷霆,火光冲天,被吓破胆的戎国百姓皆呼之为神兵下凡,不少守将甚至都不敢抵抗,便敞开大门将城池拱手相让。
一路势如破竹,不出三个月,便侵入戎国王都所在的嘉吉原。
戎国百战名将,赛凡王率军亲征,双方人马在嘉吉原正面相遇,双方激烈交火,互有胜负。
十一月,戎国赛凡所率领的主力被迫撤入密晁山谷,同夏国军队展开了长达数月的对峙。
一场决定了两个国家命运的最后大战,在无声中开始酝酿。
※※※※※※※※※※※※※※※※※※※※
又要打仗了,这次是最后的boss!
第73章 最后一战[正文完]
几声鹰啸从头顶的天空中划过。
戎国大营的守卫小伍长昌吉抬头看了一眼正朝着夏国大营飞去的数百只秃头鹰, 麻木的脸上稍微多了一丝希望的光芒。
在这密晁山一隅, 他们已经窝了快半年了。
每一天从睁眼开始, 他们面临着的,便是来自夏国军队无穷无尽的骚扰。
昌吉还记得刚刚进入这个山坳的第一天,在赛凡陛下的鼓励下, 他们还信心满满地觉得不出十天, 戎国军队便能够养精蓄锐,逆转局势,可是现实很快地就在他们的脸上啪啪地打起了耳光。
当夜, 正在朦胧中沉睡着,昌吉便闻到了一股奇怪而危险的焦糊味道, 伴随而来的,还有些喊打喊杀,呼号求救的声音。他慌忙睁开眼, 惊恐地发现自己居住的营帐已经充满了烟雾,账内正在休息的数十名小兵都骇破了胆, 听着耳边乱七八糟的噪音, 惊得哇哇大叫,连铠甲都来不及披好, 便抄起长刀慌忙冲到帐外,一通胡乱砍杀后,烟雾渐渐散去, 失魂落魄的小兵们手中还兀自拿着砍刀。
可是放眼一望, 哪里有夏国兵的身影?倒是许多戎国士兵在胡乱的砍杀中伤到了自己人, 不少小兵竟然因此缺胳膊断腿了,正躺倒在血泊中呻/吟。
“夏国人真是岂有此理!”
昌吉和众小兵都十分愤怒,他们营队的将军也不例外,打扫清理了营地之后,便吩咐大家就地休息,陛下有令,等到晌午就出兵突围,一定要让夏国人血债血偿!
“没问题!”
昌吉等人信心满满,带着无限的剿敌渴望,收拾好了一团狼藉的营地,趁着天刚蒙蒙亮赶紧回了营帐,准备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儿,养足精力。
可哪曾想到,还不到辰时,正是这些折腾了一整夜的戎国士兵最疲惫的时候,一阵古怪的喧闹声再度猛地响起。
夏国人来了!
这下子昌吉他们哪里还敢继续睡下去,慌忙翻身起床,披上甲胄准备应敌,营地四周战鼓擂擂,夏国人似乎是摆明了态度,要同他们手中取下这一场胜利,听这个战鼓声音,至少也有十几万精锐出动了。
分管的将军一路怒吼着指挥着军队,昌吉等人在推推搡搡中匆忙列好了阵型,因为凌晨的那一遭,不少将士们都半梦半醒,精神萎靡,还在迷瞪着就赶鸭子上架在门口列好了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