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重组家庭(265)

苏梅想到此刻小黑蛋的表情,噗嗤一笑:“在娘心里,小黑蛋是天下最靓的崽,最帅的男生,最有人格魅力的小朋友。”

“嘿嘿……”小黑蛋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娘,等我到了下一个地方就跟你打电话,你要想我哦。”

“嗯,想你。”

电话一放,小黑蛋“哇”的一声哭道:“我想娘,我想回家呜……”

赵瑾、林念营手足无措地哄了哄,结果越哄,小黑蛋哭得越大声,最后把指导员和杨同光都招来了。

杨同光冲指导员摆了摆手。

指导员带着情绪低落的赵瑾、林念营出了话务室。

杨同光拿了条手帕给小黑蛋:“擦擦,跟我出去,别耽误其他同学打电话。”

小黑蛋脸一僵,觑了眼杨同光,接过帕子捂着脸跟在他身后向外走道:“男子汉大丈夫,我也不想哭啊~”

杨同光回头瞅了眼小家伙的身高,止不住笑道:“要不然我给你放假,让你回家住几个月?”

小黑蛋忙摇了摇头,上一个哭着回家的,已经被部队除名了,“总教官,若是我每门功课都拿第一,年底能回家一趟吗?”

杨同光:“不能。”年底他们的目的地是北方边境线,从北方到南方,一来一回光路上花费的时间就得有小半月,在家再待个一周,等他回去,跟其他同学的进度就拉开了。

小黑蛋立马退尔求其次道:“打电话呢,可能吗?”

说着,小黑蛋目光中已带了乞求。

杨同光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不能透露所在地。”

“耶!”小黑蛋欢呼一声,跳起来抱了抱杨同光,“谢谢总教官,爱你哟~”

擦脏的手帕往杨同光手里一塞,小黑蛋蹦跳着、欢叫着跑远了。

杨同光看了眼手里沾满鼻涕、眼泪的帕子,气乐了:“这小机灵鬼!”

地理老师看了看小黑蛋远去的背影,过来道:“杨副师长,我……”

杨同光摆了摆手:“下次注意点!”

地理老师松了口气:“那小家伙精着呢,真是防不胜防。就看了遍我在地球仪上的表注,脑袋一转便将咱们训练要去的地方,猜了个大概。”

杨同光:“把他当五岁的孩子对待,你就输了。”他见过赵恪和苏同志教育孩子,言语间都是平等视之,给予尊重的同时,还不忘扩大他们的脑洞和动手能力。

……

赵恪下班回来,苏梅的情绪还没有缓过来。

“怎么了?”

“三个小家伙打电话过来,说要转移了。”苏梅咬了咬唇,有些心疼道,“下一个训练地也不知道在哪,听小黑蛋的意思,多是在地型复杂或有某一独特特征的地方。”

“嗯。”赵恪挽起衣袖洗了洗手,接过她手里的擀面杖,摊开面条,洒上干面,拿擀面杖卷起,继续擀道,“无人机试飞成功了。”

“啊!”苏梅怔了怔,才反应过来,“成了?”

赵恪眼里的兴奋与激动,这一刻倾泄而出,探头在她脸上轻啄了口,笑道:“成了。”

“还有惠山县引种的油棕,也成活了大半。小梅,”走恪笑道,“开心不?”

苏梅翘了翘嘴角:“开心。”

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已经改变了这个平行空间的某些历史。

第203章

童子军转移,赵倬这边刚得到消息,顾老那边已经让汪师傅叫了辆车,拉了满满一车的吃食、鞋袜和各式药材,赶到了军部。

杨同光接到大门警卫打来的电话,说顾老亲自带人送了一车物资,忙带着程团长迎了出来。

相互寒暄后,顾老直言道:“杨副师长,赵瑾兄弟,我能见见吗?”

杨同光点点头,扭头吩咐道:“程团长,车上的物资你来安排。”

“是!”

“这边走。”杨同光伸手做了个请。

顾老微一颌首,背着手,随他往里面走去。

汪师傅待警卫将地上的藤箱检查后盖上章,忙抱起来跟上。

杨同光亲自带着人去了童子军训练营。

一帮孩子正在移动靶场练习射击。

小黑蛋特别突出,因为他岁数最小,个子最矮,子弹射出的速度却又快又准。

待他一轮打完,杨同光才示意教官悄然将他带了过来。

看到两人,小黑蛋欢呼一声,冲过来抱了抱顾老,然后一个蹦跳攀在了汪师傅身上:“汪爷爷、叔太爷,你们怎么来了?我娘让你们来看我的吗?”

“哈哈……”汪师傅抱着他转了一圈,“听说你们要走了,给你们送点东西。”

“有肉吗?”

“有、有肉。”

顾老笑着捋了捋雪白的胡须,看向过来的赵瑾、林念营:“长高了。”

“叔太爷,汪爷爷。”两人抬手敬礼。

训练呢,他们也不能耽误孩子们太长时间,顾老冲汪师傅点了点头。

汪师傅放下小黑蛋,当着杨同光的面打开了藤箱,除了熟食、肉酱、肉干、奶粉、炒面、点心、花生坚果糖等,就是一个个或白、或青、或蓝、或粉、或紫的小瓷瓶。

“白瓶里装的是感冒药,青瓶装的是止血粉,蓝瓶装的是消炎粉,粉瓶装的是迷药,紫瓶装的是驱虫粉。”

杨同光探头看了眼,粉色小瓶还不少:“顾老,这迷药……”

顾老也不让他为难:“给孩子们各留一瓶,剩下的你拿走。”

汪师傅在旁解释道:“考虑到孩子们经常在野外训练,怕他们遇到猛兽,所以我们才给他们带了几瓶迷药,除了能迷倒猛兽,捏一点撒到溪里还能药倒些鱼。”

小黑蛋听得双眸一亮,悄悄地探出手去,拿了一瓶藏在袖里。

杨同光看向顾老。

顾老冲他眨了眨:小孩子嘛,哪有不顽皮的。

杨同光惊了惊,随之笑了,怪不得人常说,老小孩。

顾老带着汪师傅刚走,赵倬带着妻子准备的大包小包,和赵儒生一起过来了。

他俩跟其他同学的家长、亲朋一样,进不来。没法,只得跟大家一样,将东西交给门口的警卫,请他们代为转交。

这些苏梅都不知道,吃过饭,想到小黑蛋说的苏忆,便打开顾丹雪的那些待处理箱笼,挨个儿看了看。

“干妈,你找什么?这儿有阿茶奶奶整理的目录。”说着,顾丹雪从一个箱子下面抽了本册子出来。

“我找两件棉布衣裙,”苏梅翻了翻目录,挑了件灰绿色连衣裙,拿出来才发现这条裙子设计感十足,上身剪裁简单,下摆是大大小小的花朵,“好像不适合农村穿。”

顾丹雪:“二妮可以穿。”

苏梅点点头,又挑了几件,最后给苏忆选了身简单的蓝色A字印花裙,一件娃娃领衬衣,一条深蓝色西装裤。

“干妈,”顾丹雪不解道,“还有好多呢,只寄这三件吗?”

“每一件都很好,”苏梅摸摸她的头,“只是不适合。有三件走亲戚,或是学校举行什么活动穿就行了。”

顾丹雪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打包好三件衣服,苏梅又拿壶装了三斤菜籽油,用布袋装了十斤炒米。

“赵恪,等会儿你上班,拿到山下的邮局寄出去吧?”

赵恪翻看着报社寄来的画报,抬头随意瞟了眼:“不是说,苏均结婚了吗?”

“大嫂对那女孩不满意,打电话过来,不让我管。”

秦淑梅微微蹙了蹙眉:“话是这么说,可外人不知道情况,便会觉得你这个当姑的失礼,掏几块礼钱寄过去吧。”

苏梅看向赵恪。

赵恪的目光落在画报一角,那儿登着征集剪纸的信息:“女方剪纸怎么样?”

苏梅在他身边坐下,探头看了一眼:“娘的手艺不错。”

“陕北的灾情,不断在向外蔓延……”

赵恪的话没说完,苏梅便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

16、7岁的两个人养活自己都难,又带着两个小姑娘,真不管不顾,饿死不过是早晚的事。

赵恪不是圣父,他只是想得比较远。

因为真出了事,他和苏梅,连带地小黑蛋,还有苏家兄弟几人的工作,都要受到影响。

……

天上的启明星还亮在夜空上,赵萍萍便从干草堆里爬了起来。拿干草擦了把洗脸用的木盆,抱起陶罐控出里面的清水,然后挖出陶罐里的黄泥,撩水冲了一下,再把木盆里的水倒回去一半,随之抓了一把红薯干丢进去,架在土灶上,点火熬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