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侯一进门屈膝便跪纳头便拜,直接认罪道:“微臣为了见到圣上不得已用了一些手段,请圣上降罪。”
长寿帝张了张嘴,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合着这位是预料到他不肯见他,才打伤太监激怒他这个圣上。
皇帝陛下狠狠地一拍桌子冷哼道:“你还知道你有罪?堂堂德阳侯在皇宫门口殴打太监,你是想造反么?”
德阳侯倒是一脸正气:“微臣并没有造反之意,不过怕是我们大戉江山也要不保了。”
长寿帝一瞬间怀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出了毛病,不然为何会在这个臣子身上听到这样大逆不道的言论?
“你放肆!居然在朕面前这样胡言乱语?”
被皇帝陛下这样斥责的德阳侯也是分毫不慌,声如洪钟地道:“微臣这是忠言逆耳!”
长寿帝瞪着脸不红心不跳的德阳侯,差点冲口就让他滚,可是想想还在边境的北辽大军,他又忍下了,点着头道:“好,好,好个忠言逆耳!那你就说说吧,无端诅咒我大戉江山是什么忠言?”
德阳侯一下子便跪在了地上道:“微臣听闻,蒙达王子求娶了明华公主,不知大婚之日是哪一天?”
见他也知道这件事,长寿帝半点不意外,就冲着蒙达那个闹腾样子,能指望他是什么守口如瓶的好人么?
他大手一挥道:“朕不会让公主下嫁蒙达王子的,他这个人朝三暮四颠三倒四连自己的心上人是谁都弄不清楚,朕岂会招他为婿?”
蒙达闹出来的那个乌龙笑话在京都城都传开了,德阳侯不由得在心底骂了他一句。
明明一开始计策定的就是直接迫嫁明华公主,可那骄傲自大的蒙达王子非得临时改变主意想要诱得公主动心,他倒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那副模样那里能够赢得公主的欢心?
这下可好了,闹了个大笑话不说,还得转回去用之前的计策!
心中骂归骂,可是德阳侯与兵部、礼部两位尚书三个人加起来也不敢对蒙达如何,毕竟他们还指着蒙达翻身。
“启禀圣上,蒙达王子纵使有千般错处,可是他身后是整个骁勇善战的北辽,您还是三思而行啊!”
这话听得长寿帝心头火起,望着德阳侯道:“他北辽骁勇善战,我大戉男儿难道就差么?况且不是还有你这个骠骑大将军?”
德阳侯面上是一片恭敬外加几分惶恐:“圣上抬举微臣,微臣年事已高力不从心不说,平白无故燃起战事来,苦的还是大戉的百姓啊!还望圣上为天下苍生考虑,切莫因为爱女之心让天下处于战火之中。”
与容晖的一席话,让皇帝陛下对于德阳侯会拒绝领兵出征已然有了一个心理准备,可是当他听得眼前这人如此直白地说出来后,他发觉自己还是忍不住暴跳如雷起来。
“你这话的意思,便是叫朕用自己的女儿换取一时安宁了?”
听得长寿帝的质问,德阳侯的心中感到了一丝快慰。
其实早些年他与这位皇帝陛下的君臣关系可是说十分不错,可是直到他的儿子应元德进宫相看明华公主却受伤出宫后,他才逐渐感受到了皇家的冷血无情。
他的嫡子无辜受伤,圣上只装样子地补偿了些金银珠宝也就罢了,他用自己的人情把儿子塞进新兵营,圣上却弄出了一个比武大会。
这根本不必说,又是针对他的儿子。
后续的发展更是让德阳侯感到愤懑,他为着儿子辛苦打点,结果被明华姐弟轻飘飘地破坏——不必说这自然也是得了皇帝陛下的首肯。
德阳侯就想不明白了,自己为大戉立下赫赫战功,不过就想给自己唯一的嫡子在军中安排一个体面舒服的位置,这难道有错吗?何以招致皇帝陛下如此费心地将他儿子的脸面拆下来往地上踩?
现下看着皇帝陛下为着保不住的爱女心痛的模样,德阳侯甚至忍不住想要大笑。
不过他还是忍住了,一脸悲切地道:“微臣知道圣上您不愿公主远嫁,可是身为大戉公主,受着子民的供奉,也该为大戉百姓的安稳日子考虑。”
皇帝陛下抬手把砚台扔了。
上好材质的砚台砸在上安宫的地面上,砚台没事地也完好无损,只是这声音大得足以将德阳侯吓上一大跳。
“你再多说一句话,朕便让你的女儿陪嫁!”
德阳侯还以为圣上能说出何等惩罚,却不想只是这样一句话,忙躬身道:“如若圣上愿意为天下万民割舍公主,微臣便是让女儿都去陪嫁公主也无妨,这是微臣一家的荣幸!”
长寿帝沉默下来。
是啊,他怎么就忘了,并非是谁都如同他一样,深深爱着自己的女儿不愿她远嫁受苦,就比如眼前的德阳侯,他的女儿对于他来说怕是还不如应元德那个废物点心的一个脚趾。
皇帝陛下已然察觉自己如果要是再同德阳侯说下去,指不定就要被他气出个好歹,于是便开口道:“你也算是有心了,自己的儿子伤成那副模样还挂念着朝廷大事,朕记下你的心意了,最近无事你就别出府了,好好陪陪你的儿子。”
德阳侯顿时一口老血涌上心头,圣上与明华公主不愧为父子,在人心口捅刀的位置都一模一样!
他朝着皇帝陛下行了一礼,勉强保持着一副平静的模样走了出去。
待得德阳侯走后,大太监张旭小心翼翼地凑到了长寿帝面前,低声问道:“圣上,奴才现在命人去贴圣旨?”
皇帝陛下望向那自己亲笔写就的圣旨,这一刻他心中的天人交战无人能够领会。
半晌长寿帝狠狠地一拍桌子:“贴!朕要让满京城的人都知道这道旨意!”
第64章 ……
大内侍卫们接到圣旨以及几十张皇榜, 便神速地在京都城各处张贴好了,因而明华公主即将下嫁昭统领的事情很快便传遍了京都城。
多少贵族世家的人都跌破了眼球,连忙四处探问这昭统领是何许人也, 结果得知他原本是清风寨的土匪后更加茫然。
圣上居然要把最心爱的女儿急急地下嫁给这样一个人?是不是明华公主背地里做了什么事儿失宠于圣上了?
只可惜他们注定讨论不出来一个结果。
倒是庆丰村的人得知他们的大当家昭小子居然要变成驸马后, 顿时就开始沸腾了。
不少人都围在杨婶子的屋前向她道贺。
说起来杨氏的一生也算是大起大落有些传奇了,年轻时与夫君恩爱,结果夫君早逝后被小叔子一家赶出来;后来流落京都城收养了昭而,一个人不知受尽多少辛酸,现下居然一跃成为公主殿下的婆婆。
想也知道日后必定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比起其他人的一脸喜色与有荣焉, 杨氏脸上的神情着实过于寡淡。
程紫苏瞧出杨婶似乎心情不佳, 便大声道:“各位叔叔伯伯婶子伯娘, 我瞧着杨婶子可能一时间还没接受得了这个好消息,不然我们先回家去, 等昭大哥回来再来找杨婶如何?”
村民们一哄而散,杨氏望着全心全力赶人的程紫苏一笑。
“杨婶, 你还好吧?”
待得村民们都走了,程紫苏走到了杨氏身边低声问道。
杨婶看了一眼娇俏可人的程紫苏,思绪又回到曾经那位华姑娘以及欻欻姑娘还在的时候, 她们来这里陪着她一起做绣活话家常。
她并非是不想有一个儿媳妇儿,甚至杨氏都想好了自己要如何对待昭而日后的妻子,她一定会把那个小姑娘也宠得如同亲生。
可是昭而要娶的人是当朝公主, 这样的姑娘就是那天上的仙女, 她这样的老婆子即便是十成好递上去也是对她的玷污。
杨氏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拍了拍程紫苏的手道:“我没事,就是想起了华姑娘,不知她现在还好不好。”
程紫苏顿时就是一怔。
自从上次平安提及了顺王府的那位郡主后,程紫苏便细细地猜想了她的身份, 越想便越是心惊。
华这个字,既可以是已故皇后的母族华氏,也可以是当今明华公主的华。
现下听得杨婶这样说,程紫苏又确定了自己的猜测,华姑娘居然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明华公主!
一想到这儿她有些脚步虚浮,过往的一些事倒也有了解释,比如说为何一向对北方流民不管不问的朝廷会突然出手安排他们的去处;又比如说她与莫婉姝被那苏霁月掳走时,为何敢王殿下那样及时出现救了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