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师夫君养成记(2)

作者:等等月亮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李都匀那时也细看过刘绮瑶,并在心中暗忖:“这样的美人儿,生在土豪之家简直被糟蹋,人要是没有歌诗、书画滋养,终究是无趣的。”

有了这样的成见,因此他便不再怎么看对方。他曾对长姐坚持要嫁银矿主的长子颇有微词,所以去刘家之前,他的内心可以说很是抗拒。

……

“这人山人海里寻人,可不是大海中捞针么?”李都匀想送她,却又不好意思明言直说。

与在她家里碰见她的那一次不同,刚刚惊魂甫定的刘绮瑶面露娇羞的模样怪可爱,还有她那含嗔的目光,以及反唇相讥的语气,这一切令她看起来生动真切,与在家中扭捏的那个人完全不同。

“要是找不到他们,玩一会儿我再自己回去。”刘绮瑶满不在乎,她也没有多么着急去寻家人,而是边走边玩,这儿停停,那儿看看。

这时候有一家店正在吆喝着,引游客进店填诗词、答灯谜,很简单,只需要二十文钱,就可以在喜欢的灯笼作答,填句,若填对便能够带走灯笼。

“我要去看看。”刘绮瑶蹦蹦跳跳地走过去,进了店里。

李都匀摇摇头,跟了进去。

他俩刚刚进入店中,刘绮择便携着妻子,带着仆从东张西望地从店前走过,朝他们两人刚刚走来的方向找去,真是有心寻人难。

刘绮瑶和李都匀在店里张望,店中各色各样的花灯,精美异常,凡是没有点亮的灯笼上,或有灯谜,或有诗词。

“李三郎,你要答迷还是填句?”刘绮瑶准备好铜钱,她已经相中一个侍女灯,志在必得。

“我要答迷,刘姑娘你呢?”李都匀仍在张望,寻找喜欢的谜语。

刘绮瑶从荷囊中取出铜钱,交给店家,然后从案台上拿起笔,墨是备好的,她轻轻地蘸了蘸,然后在“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合上“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怎么样,我可以取走这灯笼么?”刘绮瑶填好,回头问店家。

那店家看到店里上好的花灯上那首鲜有人看的词句被填对,不禁鼓掌称赞,连连叫好,道:“小娘子好见识!”

李都匀见刘绮瑶不仅填对,加上她的字迹飘逸,清秀,更令他惊叹的兼有,这首词是稼轩居士去年的新作,流传并不十分广泛,而她居然熟稔于心!因而暗想,莫不是之前小看了这土豪家的女儿?

“刘姑娘看这句:灯火钱塘三五夜——”李都匀指着一个灯,念道。

“你要填这句?”刘绮瑶并不知对方在试探,反而问道。

“我一时想不起来,换一个罢。”李都匀假装欲转身离去。

“李三郎,这句是苏东坡的,后面可不是‘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么?”刘绮瑶一派烂漫,语气无比天真。

“刘姑娘是个爱读书的!”李都匀被她的模样逗乐。

刘绮瑶接过店家摘下来的侍女灯,两人挤在店里的人群中,这时,李都匀看到一个灯谜,他不自觉地念出声:“月半依云脚下,残花双落马蹄前。”他正欲答迷,却被刘绮瑶打断。

“要不你猜这个好了,”刘绮瑶指着另一个灯笼,只见上面写着:“遇水则清,遇火则明。”

李都匀依了她,答道:“可是登?”

“是的了。”刘绮瑶笑着看向店家。

那店家看他们两人郎才女貌,青春年少,不禁想起自己年轻时候与自家娘子约会游玩情景,心情大好,不由分说地摘下灯笼,递给李都匀,并帮他们将灯点亮。

二人对笑,离店而去。

路上,他们忽遇更夫敲着钟牌,口中念着“赏灯玩灯,须防烛火。”

“李三郎,听闻江边亥时放河灯,有官家与民同乐,我们去看看如何?”想起多年前一家人在晋江边放灯祈福,刘绮瑶玩兴大发。

“你不是要寻你哥嫂?怎地,忘到脑后了?”李都匀虽然没什么要紧事,但只怕她家人担心。

“反正已经走散,他们自己会回去的。”刘绮瑶向来是个心大的姑娘。

“你这——”李都匀见她一脸期待,不忍扫兴,便点头,把赶去看画的事情搁在一旁。

沿街一路只见耍杂、游龙灯、踩高跷,廊下歌舞、百戏;各色食物:圆子、盐鼓汤、蝌蚪羹、蚕丝饭……应有尽有,目不暇接。

游人纷纷不断,亦夹有各色蕃客观看游弋其间。

问佳节,目寄何处?人人道,绮瑶华面珊美目,忆生情才月光彩。

全城未婚的小官人多半耳闻过瑶珊忆月,今夜民众倾城而出,便是青年才俊们一睹刺桐城四美容颜的时机,这其中的月便是李都月,如今已嫁入刘家;而瑶,则是刘绮瑶,现正与李都匀说说笑笑赶去晋江河边。

走在一起的两个人,男的挺拔如松,目明如星;女的一笑生花,提灯倩影如鹤;松鹤携行,路人无不多看几眼。

正是佳节必有佳人事。

第2章

两人沿街,且赏且玩,且看且行,遇到官家给贩夫派发利市,两人随众一起避让。

又一阵烟火响起,刘绮瑶停下仰望,星火在夜空如雨流散,声响裹住整座泉州城。

待官家一行走过,李都匀和刘绮瑶便继续朝江边方向走去。沿街处处皆明,在这佳节之夜,仿佛连人心深处都全被照亮。

“刘姑娘是想祈福么?”李都匀一路走,一路盼,每见年轻女子,他便要望得更仔细一些。

“不是,只是去看热闹,我哥哥说,官家今夜准备了一大朵莲灯,不知放走了没?”刘绮瑶并未发现李都匀分心。

“这儿到江边有一些距离。”李都匀看看自己的灯,又看看刘绮瑶的灯。

“要不我们雇轿,如何?”刘绮瑶生怕错过河灯,一心想要快一些赶到江边。

“不好,坐轿岂不错过一路景致?”李都匀拒绝道。

为了遇见瑶珊忆月的忆——赵忆桐,这几日李都匀连夜出游,却一直没见着意中人,反而遇到被马儿追逐的刘绮瑶。

“也有敞轿。”刘绮瑶道。

最终二人并没雇到轿夫。约莫一刻钟他们到了放河灯之地,二人将灯笼挂在亭边架上。河边亦是到处张灯,游人如织。

黑色的河水之中已漂浮着百盏千灯,星星点点、摇摇荡荡,璀璨无比。

李都匀买了河灯,热心的小贩为他点亮。

只见不远处簇拥着一群人,“刘姑娘,你要哪一个?”李都匀问道。

“我要桃花灯。”刘绮瑶答道。

二人走到河边,将手中的河灯轻轻放到水面。

波浪又推又拖,两只河灯在水面上飘飘摇摇,轻浮荡漾,向夜河中的灯海流去。那些闪闪烁烁的河灯,不知承载着几许愿多少望?这些人间的千般愿望,不知将漂往、终归何处?

冷冷的河风扑面而来。看到许多成双成对的年轻男女,刘绮瑶不禁悄悄地望了望身旁不语的李都匀,幸好夜色昏暗,掩住了她的桃色容颜。

他们放走的两只河灯在水中越靠越近,最终仿似两个牵手的人儿依偎到一起,亲亲密密地越飘越远。

“看你一脸虔诚,许了什么愿?只恐晋江元宵灯,载不动,许多愿。”李都匀笑,他的衣角被风吹得不断翻起。

“适才不是说过,我只是来看热闹。”

刘绮瑶正说着,听到不远处的人群发出喝彩声,两个人应声望去,只见一艘亮晃晃的船灯推开水波,滑进江中,那纸船的色彩缤纷异常,亦不知船上点着几多灯火,其尺寸和光亮一下子令江面上的其他河灯相形见绌,众人目光无不被其所吸引。

不一会儿,从众人之中走出的一对年轻男女。

李都匀望向他们的目光显得有些痴傻。

刘绮瑶也随着他的目光,向那两个人看去。

“赵姐姐!”她忽然兴奋地大声喊。

李都匀胸口一紧,刘绮瑶口中的“赵姐姐”正是他这几日满心盼见的赵忆桐,他和赵忆桐虽不相识,却有一面之缘。

去年初春时节,知州举办琴棋书画诗词会,泉州官家、才俊、乡绅、富豪齐聚知州邸园,弹琴、下棋、喝茶、赏诗词、展画作……

李都匀的父亲早前曾任泉州通判,他与赵忆桐的父亲是旧识,所以也在受邀之列。李都匀便跟随他父亲,也去赴了会。

知州独生女赵忆桐擅长古琴、书画,她的才情、声名早已遍播全城,会上,官家未婚子弟众多。李都匀初见她的画作,心生欢喜,盼着一睹芳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