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莲花今天洗白了吗/琉璃美人心+番外(138)

作者:谁家团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沈琉璃顿了顿,说:“两国之间距离太过遥远,爹娘年纪大了,难免水土不服,且爹应该诸事缠身,还是莫要舟车劳顿了。他们知晓阿璃在夫君身边过得好,便可。”

原本想写封信回上京的,可是她发现铜墙铁壁的陈宫里,根本无法瞒过傅之曜的耳目送出去。

傅之曜抬手捏着她的下颚,板过她的小脸,一字一顿道:“难道阿璃觉得朕会怠慢你的父母?”他虽笑着,可那双幽邃的眸子却带着不为人知的冷冽。

沈琉璃握紧手中的朱笔,垂眸:“不敢!”

爹娘来东陵的事已成定局,沈琉璃不便多言,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第87章 慎入 无男主,也无女主

萧国, 陵州明城。

阳光明媚,风和日暖。

现下刚立春,各地皆是春寒料峭, 仍残余着冬日的严寒。而明城这边却是四季如春, 百花盛开。

柳氏当初离开上京时,将能带过来的财物基本都带到了明城, 不需要打理偌大的侯府,也不需要忙着维护夫人之间的交际, 少了诸多的人情往来, 整个人便闲了下来, 索性就在明城置办了些产业, 田产铺子皆有,开始做起生意, 钱生钱,日子过得惬意又充实。

忙起来倒不觉得,一闲下来就想女儿。

想她吃得好不好, 睡得好不好,住得好不好, 在东陵习惯吗?想得最多的是, 傅之曜对她好不好, 有没有苛待她?她的性子又傲又蛮横, 有没有吃亏, 傅之曜有没有让着她。

傅之曜如今是陈国的新君, 一国之帝, 已不是当初那个懦弱的质子。他与沈琉璃的地位已是天壤之别,会不会趁机报复,会不会将女儿曾经加诸给他的一切, 悉数奉还给她?

每次一想到这些,柳氏心口便堵得厉害。

沈安上次带着老侯爷亲笔书写的和离书,随使臣去了趟东陵,结果在陈国滞留了将近一月,都没能将沈琉璃带回来。只说沈琉璃一切都好,傅之曜对她也很好。

可柳氏后面无意中得知沈安从东陵回来时,受了很重的伤,将养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恢复。

如果傅之曜真的对沈琉璃好,沈安为何要瞒着自己受伤的事,他这伤又是怎么来的?

柳氏越发忧心了,几次三番想走一趟东陵,可想到离京前沈琉璃的嘱托,又犹豫了。

她说,“娘,如果你不想女儿陷入被动,就一直一直呆在明城。”

她还说,“萧陈两国明年会开战,明城会是最安全的地方。”

明年?不就是今年吗?

可柳氏没听到任何交战的风声,沈茂年关过来陪她和老侯爷过年,也未曾透露过口风。两国之间的边境更是安定,并无任何摩擦与动荡。

柳氏今儿没去铺子忙,又是一通胡思乱想,索性推着老侯爷到院子里晒晒太阳,翁媳之间叙话家常,有人说着话,也不至于心底总压着女儿的事。

明城气候适宜,老侯爷腿上的寒疾没有复发,罕见地过了个安稳冬天,但日子相较上京冷清。

老侯爷心生感慨:“在明城的第一个年关,过得冷冷清清请的,不热闹。”

柳氏道:“可不是么,就四个人吃了顿团圆饭,哪儿有过年的气氛。”

今年就老侯爷,沈茂,柳氏和沈安吃了顿团年饭。沈茂第二天就走了,沈安也要忙着府衙的事,简直跟平时的家常便饭没啥两样,没丁点年味儿。

不过在明城的这大半年,老侯爷和柳氏对沈安的印象倒是有所改观。以前,他们因为嫡庶尊卑的观念,不怎么待见沈安。可他们在明城这边的生活,皆被沈安安排得妥帖备至,他公务不忙时,便会亲自过来侍奉侍孝,甚为尽心。

柳氏的铺子能够顺利开张,也少不得沈安提供的助利。

这孩子确实是个有心的,之前是他们偏见太深。

显然,老侯爷对沈安亦没有曾经那般抵触,转头瞥了一眼柳氏道:“沈安这孩子如今记在你名下,日后定是要袭爵支撑沈家门庭,他年纪也老大不小,快二十有二,议亲的事情早就该提上日程,你这个做嫡母的怎么不上心?”

柳氏给老侯爷倒了杯茶,解释道:“父亲,不是儿媳不上心。沈安现在是陵州知府,任期一满,肯定会升迁回上京,而他又在我名下,便是未来的承恩侯,妻子首选最好是上京勋贵世家女子,必须选个家世样貌相配的姑娘,帮衬着他,操持中馈。

如今,儿媳远在明城不甚方便相看,当地的姑娘我也相看过几家,但他似乎都没那方面的意思。”

老侯爷端起茶杯,说道:“沈安没有生母,他的婚事全凭你这个嫡母做主,这两年必须将婚事定下,不能再拖了。”

柳氏点头:“既然父亲这般忧心沈安的亲事,那儿媳过几日找个可靠的媒婆,将上京适龄婚配女子的信息收集起来,给他相看着。”

老侯爷满意地笑了笑,而后想到沈琉璃这个泼皮猴儿,脸色顿时颓丧了下来:“沈安的事,有你操持着,我放心。可是,阿璃这孩子让人担心哪,究竟在东陵过得如何,我们全然不知,好与不好的,她怎么也不来封信?”

当初得知傅之曜被追杀回陈国,老侯爷便合计着让他们和离,沈琉璃回到上京再嫁可能稍显困难,但以承恩侯府的财力和势力,保她一生无虞,总是容易。

哪知道傅之曜不同意和离?这不和离究竟是想要好好过,还是有其它意思,就不好猜测了。

一提到沈琉璃,柳氏的脸色比老侯爷还要难看三分,眼眶也红了起来。

她比任何人都担心女儿,那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老侯爷看着柳氏,重重地叹了口气,怨怪道:“之前早就提醒过阿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对傅之曜要留有余地。你与沈茂在府上,也不知道拦着她点?”

“如何拦?父亲又不是不知道她那性子,一有什么事情,侯爷和儿媳要教导她时,就跑来找您。父亲哪次不是说,阿璃还小,哪次没有护着她。这些年,琴棋书画一样没学会,学得尽是舞鞭耍剑!”柳氏心中有气,又担忧沈琉璃,口气便有些冲。

老侯爷讪讪地摸了摸鼻子,理直气壮道:“隔辈亲,我护着她正常!但阿璃可是养在你们膝下,养在你们两口子跟前,都没将人教好,对傅之曜作恶时,你们也没有出手阻拦,总归是你们做父母的失败!”

柳氏蹭地起身,面带怒意:“父亲,你……”

老侯爷伸着脖子,怒瞪着双眼,中气十足地吼道:“我什么我,理亏了?就是你跟沈茂的错,子不教父之过,子不教母之过,还想甩锅到我一个老头子身上,休想!”

柳氏气得心口憋闷,有其子必有其父,老侯爷跟沈茂一样,都会气她。老侯爷是明晃晃地气她,沈茂是阴着气她,柳氏全然没了媳妇侍奉公婆的敬重之心,非要同老侯爷说道出子丑寅卯。

“父亲,对于阿璃的教养之事……”

就在这时,管家急匆匆地过来禀告,说外面有几名陈国人求见,奉的是陈国新君的命。

“陈国?”

柳氏和老侯爷对视一眼,顿时都消了火气,让管家将人引至前厅。

为首的陈国人说明来意后,柳氏和老侯爷俱是一惊:“封后大典?”

“恭贺老侯爷,贺喜夫人!”来人拱手笑道,“沈家女是皇上在上京娶的发妻,贤良淑德,可堪后宫之典范,当位于中宫之位。皇上已下了封后圣旨,昭示陈国天下,下月初四便是册封大典。皇上和娘娘特命我等接夫人到东陵,一为观其册封大典,二为缓解皇后娘娘思亲之愁。”

顿了顿,又转向老侯爷道:“老侯爷勿怪,原本希望老侯爷一同前往,可皇后娘娘顾忌老侯爷腿疾,不易车马劳顿,才不得不打消此念头。”

老侯爷点了点头,面色凝重道:“让阿璃父母去东陵,是你们皇上的意思,还是阿璃的意思?”

“这自然是奉皇上的意思,但却是皇后娘娘提及。皇后娘娘母家在上京,天高路远,娘娘亦无法时刻侍奉在双亲面前尽孝,故而想趁此机会与家人见上一面,聊以慰藉。”

柳氏想了想,试探性地问道:“你们皇上对皇后娘娘如何?”

“说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也不为过,皇上登基至今,后宫唯有娘娘一人在侧!”来人一顿,又补了句,“去年岁末,朝中大臣请旨选妃封后,都被皇上斥了。”

上一篇:小和尚,跟我成亲吧下一篇:小娇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