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民,但我真的没有,我始终都没有,你要相信我……”
盈盈大叫着“我没有”从梦中惊醒过来。她发现自己仍然带着疼痛躺在冰冷的地上。这时间和空间的错过,果然是最深刻的错过,而这意念中的相逢怕是最空洞的相逢了。
这是一个有着什么预示的梦吗,这是未来的世民穿越时空到达这里,告诉我他未来内心真实的感受吗。这应该如何理解呢。她恍惚了,但似乎她也因此而懂得了什么。或许,这种爱,这种情感,仅仅是虚无罢了。
此时此刻,杨藜正在世民身边,想为他分担些什么。“殿下,深宫内院原本如此。为了皇位和权势,什么都不管不顾。你也不用为此太过揪心。只要放眼未来,能够开万世太平,让国家强大,让百姓从多年的战乱中得到休憩,不就很好了吗。”
世民不语,杨藜又说道,“这些事,我从小听多了,也看多了,实在觉得你没必要有这么大的压力。先不说自古都是成王败寇,就是眼前,我和无茵姐姐,还有那么多跟随你的人都忠心耿耿,与你同生共死,大家同仇敌忾,奋力一搏,你应该感到欣喜才是。”
世民点点头,“话虽如此,但若真正决断之时,怕还是很难。”
“再说,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他们胜了,我们落在建成和元吉的手里,又会怎样呢?他们难道能以礼相待,让我们有好日子过吗?”
世民听到如此说,也把杨藜搂在怀中,“对,对!为了你们,为了孩子们,确实是不应该再迟疑下去了!”
不久,世民便得知了盈盈今日的遭遇。他走出房门,抬头望天,怕到最后的时刻了。他无法现象如今盈盈的样子,甚至连自己对她的心,她对自己的心都无法把握。
他曾经多么想救她回来,多么想让她回到自己的身旁。他又想到过不如便如此过下去算了,反正她如今也是有名,有夫,有子,也算是能交代过去了。但马上,或许,她便又要失去这一切了。或者,是失去自己……
如果她依然爱着自己,那么她会被元吉杀掉吗。若自己失败了,她会痛不欲生吗。如果她爱上了元吉,她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吗?自己杀掉了元吉,还有他的儿子,她还会像当年一样对待自己吗?
这是怎样的痛苦和纠葛……这帝王家的苦,慢慢儿熬吧……他如今算是第一次体会到了秀宁留给他的话。但世民却来不及多想了,他没有时间,他没有心思让这些无法决断的事情扰乱自己,他要有的,是放手一搏的坚定和刚强。
第97章 联手望安仁
建成、元吉与尹、张二妃瞅准时机向不断地陛下诉说世民的僭越之心。又将那日驯马之事添油加醋的向李渊诉说道,“陛下,秦王那日与太子和齐王骑马。谁知马起了性子,让秦王受了惊。虽然无事,但秦王下马后竟然说自己系于天命,是上天之子,要继承大统,怎么会是建成、元吉这样的人能够谋害的了呢。”
李渊听后心里很不高兴,想起前两日发生的世民亲信张亮在洛阳招募人马搞谋反之事。虽然后来在萧瑀的力保之下张亮无罪释放,但世民苦心经营洛阳确有其事,这不正好说明了僭越之心吗?李渊感叹一声:“世民已经不是以前的世民了”。
德妃见李渊心动,趁机又说道,“这几年以来秦王不停的积蓄个人力量和武装,利用陛下许他开天策府而总览文臣武将,一旦时机成熟,恐怕对陛下不利。陛下实在应该早下决断啊。”
元吉道,“父皇,儿臣与世民虽然是兄弟,但二哥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在儿臣眼中,儿臣实在不能坐视不理,为了父皇,也为了大哥,更为了大唐的稳定和基业,不得不向父皇请旨,赐死世民。否则陛下怎么忍心看到刚刚从战争中恢复的百姓再此经历战火呢。还有。二哥平定洛阳以来,扣押了大量的金银珠宝,除了散给将领和士绅,收买人心,还自己私扣了大量金钱,做未来起兵之资,这不是违抗圣旨,这不是谋反吗?还望父皇三思啊。”
萧瑀和陈叔达看李渊动心了,怕闹不可收场,万一陛下真的下旨赐死秦王,岂不是要天下大乱。在元吉和德妃他们离去之后,向李渊进言。
陈叔达说道,“秦王有平定天下之功,多年来又东征西战,为陛下解决谋叛、边患的问题。实在是劳苦功高。若杀功臣,怎么能信服与天下呢。且秦王心高气傲,若陛下下旨刺死,恐怕他一时情急以死明志,到时候陛下悔之晚矣。”
“齐王和太子所控秦王之事,多半模棱两可,并未有真凭实据。尤其是齐王所奏洛阳一事。臣曾与秦王一起进驻洛阳宫,亲自将珍宝清点造册。秦王公正无私,没有私吞一寸金箔,也没有乱用一样珍宝。都悉数按陛下旨意,分发将士,其余进献陛下,断无齐王所说之事。萧瑀乃是前隋重臣,世代皇亲,他为人正直,说话很有分量。
李渊听了觉得有理,在是否处置世民的问题上他倒还是态度坚定,后来便寻了机会向元吉和建成坦言,“世民有定天下之功,且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谋反罪证。这些年世民虽然不似从前一般,但毕竟是都和你们一样,是朕的儿子。朕不能处死世民,今后这些事就不要再提了。”
断绝了借用李渊之手赐死世民的意图之后,裴寂给建成和元吉出了个主意,不妨先从天策府文学馆的名士着手,削去官职,将世民帐下之人一一剥离干净,不断削弱他的势力。
裴寂便向李渊进言,“陛下爱子,不愿降罪于秦王,但眼下天策府文有谋臣,武有将领,还是有些隐忧啊。如果陛下能降旨裁撤这些人,逐渐就会削弱秦王的势力,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再说,正如陛下刚才所言,世民这些年早已不如从前一般,焉知不是因为开了文学馆,被这群文人墨客所诱导,才变了心志。”
李渊倒是觉得此话甚合自己的判断,“哎,你说的没错,都是这帮文人小子的教唆!”随后下旨将房玄龄、杜如晦二人贬官,逐出天策府。
玄龄两人无奈,离去之时向世民进言,“秦王,如今嫌隙已成,再难弥合,建成与元吉步步相逼,实在不宜再有犹豫。否则上将多年建立起来的根基不但毁于一旦,恐怕连自身性命也要不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天策府恐怕也要被屠戮殆尽,我等也只是等着来被太子诛杀而已。”
“秦王,你一直犹豫,都是念及与建成、元吉的兄弟之情。昔日周公为安社稷天下,不得已而杀其兄管叔,废弟霍叔为平民,以平定三监之乱,奠定了西周王朝的成康盛世。《春秋》也有“季友鸩叔牙”的故事。公子季友也是为了天下正义王道之所在,不得已驱逐了弟弟庆父,以毒酒毒死叔牙,但却是时之所迫,义不容辞。如今不只是秦王自己,大唐国运也在存亡之机,所以,您更应该行周公之事以安家国,诛杀太子与齐王,以安天下。”
无忌也说道,“秦王,玄龄所言,实出肺腑,应当早下决断。”世民点了点头,心下暗自已经决定了有八九分,“二位先生与我患难多年,这份恩情我难忘怀。看来,我必听先生之言,是势在必行了。”
第二个目标是尉迟敬德。他们希望从敬德开始,一一分化掉世民帐下大将。建成先给敬德送去一车金银,希望他能够投诚自己。敬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元吉不知从何处得知盈盈在晋阳府曾为敬德疗伤之事,竟然让盈盈去劝降敬德。
“你做过那么多背叛我的事,今天我要你为我做一件事”
盈盈很是吃惊,“什么事?”
“你去劝降尉迟敬德,让他离开天策府,你若办不成此事,便是自寻死路。”
“你……我与尉迟敬德根本不认识,你让我前去,能有何用?”
“哈哈哈哈,你以为能瞒得了我,在晋阳的时候,你不是还照顾过他养伤吗。他对你,可是垂涎三尺啊”
“你疯了,根本没有的事!”
“你去罢,我给你两个时辰,若倒时候没有结果,你就等着受死罢!”。
齐王派人送盈盈前去敬德住处,吩咐属下,“如果盈盈不能招降敬德,门外埋伏的刺客就此进入直接杀死他们。”
盈盈无奈,只能任由元吉将自己送到敬德之处。敬德看到她很是惊讶,“盈盈姑娘,怎么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