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扫了兴致,很是不满,张婕妤更加恼怒。今日她向世民开口想为她在洛阳的兄弟子侄请封官职。世民却没给好脸:“官职土地只赏有功之人,无功劳者一概不能随便给与。”
张婕妤讨了个没趣,心里十分记恨世民。元吉在一旁也乐得添油加醋,说:“既然二哥无有此意,此等小事也不必再求他,直接请陛下下旨封赏,岂不更得体面。”张婕妤方才作罢。
世民明明心事重重,却并未与韦珪细细道来,只是说事务繁忙,有些疲累。韦珪也不多话,坐在一旁亲手为世民煮茶。
世民品着茶香清冽,倒是放松下来。想到刚才的烦心事,只说道:“这后宫之事,果然比朝政军政还要复杂。实在是令人厌烦。”
韦珪轻声说道:“殿下,陛下的宇文昭仪,幼时曾与妾身交好。妾身若有幸能跟随殿下回到长安,便可时常入宫拜见旧日姐妹,也了却了妾身的一桩心愿。所以,妾身时时感念能侍奉在殿下身旁,也想着能为殿下分忧。”
世民听闻,心想韦珪也颇为聪慧,这言语之间不露痕迹,却已经表明自己的忠心和作用所在,于是说道:“原来你和宇文昭仪还有这层关联。有何不可。等回到长安,便可入宫觐见了。”
韦珪点头称谢。世民将她拥入怀中,开启又一度美妙夜色。不过,很快就是返回长安的时刻了。
第62章 濛濛杂花垂
是日,世民从洛阳返回长安。这少有的旷世奇功,只有黄金甲才能配得上,那般耀眼夺目。
元吉、李世勣等二十五将从其后,铁骑万匹,甲士三万人,前后部鼓吹,俘王世充、窦建德,将隋乘舆、御物献于太庙,李渊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李渊封世民为天策上将,开天策府,设立各级官属,高于三公,只在李渊、建成两人之下。
世民声望如日中天。他的家眷们已经搬入天策府内,只在等候他了。无茵带着承乾和李泰,杨藜带着恪儿,还有这位新来的美人韦珪。盈盈眼见从洛阳凯旋归来的世民,那般气度和以前有了很大不同。他成熟,高大,有着不可一世的雄风。
天策府也一时间花团锦簇,美人如花。但这只是迟早的事,以后也只会越来越多。
世民回来的日子很少独宿,毕竟三位佳人都在等着他。韦珪深知府中生存之道,自然比杨藜更加殷勤和恭敬地对待无茵,日日前往无茵之处闲话问好,处处礼敬。对杨藜也是十分友善,相互来往,彼此无事。
世民倒是感觉有些亏欠杨藜,想到自己答应杨藜不纳盈盈,却很快纳了韦珪,这能有什么区别?杨藜当然对此心知肚明。韦珪是世民着意笼络和需要的人,爱与不爱,不那么重要。杨藜也知道,韦珪仅仅是个开始,以世民如今的地位,侍妾们只会如一茬又一茬的花儿。
她自然毫无办法。仔细一想,她在王府之中也快两年了,无论境遇如何,未来如何,她都无法再坚守自己曾是前朝公主的高傲了,甚至也不能再坚持世民曾经和自己一见钟情或是曾有那般的情深似海。归于平淡了,不过是王府之中的一个女人。
杨藜曾仔细打量过韦珪。她曾经嫁过人,又比自己还要年长一些,有着自己身上所没有的那种少妇的风韵。韦珪婉若一只成熟的桃子,饱满,柔润。只要轻轻一摘,这枚桃子就自然释放出她全部的魅力。对于男人,品尝熟果,怎么不是功成名就之时最喜欢的一番滋味呢。
而她,无茵和盈盈,当时都是青涩的女子,还需要与世民不断地磨合,互生情愫。所以,当世民还是翩翩公子之时,遇到她们,还有时间和心劲猜测、忖度,甚至是讨好这些女子的心意。而如今,世民已经是如雷贯耳的天策上将。他怎么还会有从前的心思对待女人呢?
韦珪这样的再合适不过了,成熟,醇厚,妩媚。不需要什么纠结和付出,只需享用,只需品尝,只需共度。
想到这里,杨藜甚至有些感激上苍,让自己与世民相识于少年,才能有过那样一段值得回忆的时光。她想到无茵,想到盈盈,甚至觉得上苍也十分厚待世民身边的每一个女人,她们都出现在最适合遇见世民的时候。原来老天已经完美的布局,让每一个人都那么美好的出现过,都曾经那么珍贵的拥有过世民。
而眼前的天策府,剩下的日子,该如何度过,只剩自己好好琢磨了。
世民并没有忘记杨藜,但也只是隔三岔五去看她。
“藜儿”他温柔的唤道。
“殿下……”杨藜又是高兴,又有些低落,感觉到这是世民在安抚自己,她也很乖觉的对世民用了敬称。世民并没有阻止她,似乎都没有感觉到这细小的差别。
“怎么样,恪儿睡了么”
“睡了,他等不到你……”
世民声有歉意:“今日与众人讨论议事,不知不觉就回来晚些。”
“我知道,我会等你的,不管多晚。”
“韦珪的事,你难过了?我原本也不想,只是……”
杨藜很体贴地打断他:“我都了解,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也是你的职责,你必须要做的。”
“藜儿……谢谢你能理解我,我知道你的心意。但我还是要让你了解,虽然有了别人,但我一样会对你很好很好,至少在心里,不会动摇你的地位。”
杨藜已很感念世民给她的这几句承诺,这怕是世民所能做到的最深刻的承诺了。但她却有些高兴不起来:“殿下,自从我们重逢,我就不再是以前的我。我想好好爱你,希望我在你心中永远都有一个位置。但我不要只能向你索取爱,只能等着你的关怀。我更希望能够成为你的支持和力量,像王妃姐姐那样,甚至,像韦珪,像盈盈一样。”
世民抱住杨藜:“谢谢你跟我说这些,这一年多,我好想你。”
“我也是,我每日每夜,无时无刻不在想你,终于等到了……”
韦珪住进的是天策府中稍远些的一处小院。世民自然也不忘韦珪:“怎么样,这里还习惯吗?”
韦珪柔声说道:“多谢殿下,这里很好,一切都很周到。”
“你远道而来,不要拘束,有什么需要就去告诉王妃。”
韦珪答道:“王妃为人和善,妾身心下很是敬服。”
世民点了点头:“无茵打点府中上下,一向周到妥帖。”
韦珪心里明白,她初来乍到,当然能够认清自己的侧室身份,便也天然能够接受这种设定。
她很快发现,天策府的确不似寻常宫府,若是想翻起什么波澜搞出什么争宠一套,实在不合时宜。一方面世民非寻常男子,反而令他不悦,另一方面无茵实在是个让人敬佩的正妻,她从不偏颇,处处和善,王府上下都是井井有条。
只有杨藜一人有点宠妾的意味,但即使她有再多的介怀,也在这漫长时日里逐渐消弭。大家都在一个版图之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很谨慎地分得世民的那么一点点时间和宠爱。
一日,她来到无茵房中,屈膝行礼:“拜见王妃”。
无茵看她前来,满脸堆笑让她坐下:“来,别客气,快来坐。殿下说过你比我年长些,便称呼你韦姐姐可好?”
无茵这般温柔客气,韦珪倒不好意思起来。
若菱奉上茶来。无茵关切地问道:“韦姐姐这些日子可习惯了长安生活了?若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可一定要告诉我。”
“多谢王妃关照,一切都好。”
“世民白日里繁忙,不常在府中,你若感到寂寞,便来我房中闲话。”
“是,王妃打理家事也是忙碌,怎么好打扰呢。”
“我哪里有,不过一切都是为了殿下。我常常想着,如果这府中上下,每个人都不偏私,不利己,时时处处为殿下着想,为殿下效劳,不让殿下烦忧,那才是尽了应尽的责任。”
“妾身受教了”韦珪起身,恭敬地回答。心下感叹无茵三言两语之间便讲明了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为世民添乱,要事事以世民为重。
无茵命若菱取了些红莲酥:“韦姐姐尝尝看,这是以前殿下在晋阳喜欢的点心,你看看合不合口味”,又拿出些上好的绸缎布匹赏给她与女儿裁衣。韦珪谢过无茵之后便离开了。这只是王府寻常生活的一日,再没什么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