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乐寒枝+番外(131)

作者:玄时蘩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第131章 自怜碧玉亲教舞

韦贵妃生辰宴会,世民与无茵带领后宫女眷在内宫之中宴饮,花枝招展,频频举杯。阴妃说道,“这酒过几巡,相和之歌都是旧曲。不知宜咏坊为贵妃准备的新曲怎么样了。臣妾倒是很想听听,若是《白雪》已经复原,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呢。”

盈盈便上前回话,“启禀陛下,皇后和众位娘娘,宜咏坊的确准备了新曲,正要奉于贵妃。还望陛下、皇后、娘娘多多指教。”

韦贵妃没想到盈盈真的做了新曲,便说道,“既然如此,就快演奏出来,请陛下和皇后一同赏玩吧”

“是”。盈盈便命宜咏坊的琵琶乐伎与琴师将吕才那日复原之曲弹奏出来,又选了四名乐工演唱世民所作的《白雪》御诗。吕才将琵琶弹、捻、轮指之术用到极致,音律之妙仿佛皓月当空,明媚轻灵,心沉旷野,顿入仙境。更兼御诗在唱,轻歌慢声,余音缭乱,意境高远。一曲来回数遍,弹唱不休。

世民远望盈盈一眼,露出赞赏的神情。盈盈也用目光回望世民,那种完成托付的感觉实在透着无以伦比的美丽。无茵不知道盈盈做的如何,开始还有些紧张,想着怎么为她圆场,如今听到这天籁之音也渐渐放心了下来。她也看见世民和盈盈的对视,心下满意

。韦贵妃听闻此曲一出便没了气性,心想盈盈果然不简单,竟然将此曲做了出来,本想再找些理由刁难一下,听到“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一句,觉得世民的诗就是为今日自己精心装扮的娇媚模样而写。此句又反复吟揉,实在撩拨她的心弦,也被深深吸引住了。

曲毕,盈盈与宜咏坊谢恩。无茵赞赏道,“古之《白雪》,最宜相和,如今配上陛下的御诗,实在恰如其分。臣妾竟然觉得宋玉之古曲,失而复得了。”

杨藜也盛赞,“恐怕这是相和之歌的杰作了。都是陛下的御诗赋予了灵魂,臣妾大开眼界。”

韦贵妃也只得跟着赞美,“想不到宜咏坊能做此新曲,实在高妙。”

阴妃说道,“若不是陛下为贵妃娘娘所写的御诗,《白雪》又哪的如此高妙呢。”

韦贵妃听了,很是高兴,毕竟得世民为自己而作的诗作,也是后宫之中少见得一份了。

但几日之后,阴妃便告诉贵妃,那首诗是陛下那一日和盈盈一同在望云亭中所写的。引子还是盈盈吟咏了古题乐府中的《子夜冬歌》。贵妃心存不悦,便去求见世民。她向世民行礼之后,世民见她似乎有事要说,便问道,“贵妃,可是有话要对朕说吗。”

韦氏便说道“陛下那日特意为臣妾生辰举办宴会,臣妾是特地前来谢恩的。”

“哦,这倒不必。你只要高兴便可”

“臣妾反复咀嚼陛下的御诗《咏雪》,本以为这诗是陛下为臣妾所作,爱不释手,但却听闻此诗陛下是与盈盈一同赏梅的时候才一时吟得。臣妾想着,若是那一日是臣妾来陪陛下,岂不是更圆满了。”

世民听出了韦贵妃其中的妒意,不动声色的说道,“盈盈是后宫司乐,以乐献诗是职责所在,朕那日一时兴起,写完之后便交给了她。再说,朕正要下旨嘉奖贵妃。若无你提议复原《白雪》古曲,又怎能让此曲重获新生呢。这份功劳,朕要好好赏赐。”

贵妃听世民如此说,只得谢恩。世民又说道,“贵妃,你可知《白雪》古曲在正曲之后,都有送声的部分,君唱臣和,事彰前史。朕已传旨长孙无忌、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奉和咏雪之诗以为送声,命太常寺和宜咏坊于元旦之日献奏。”

韦贵妃对音乐之事也就粗通一二,剩下的事便不知道了,只能附和一句,“原来如此,那臣妾歪打正着,也算给陛下立了些功劳。”

世民如此说,显然是表面嘉奖韦贵妃,但实际上却把《白雪》的功劳都记在了宜咏坊和盈盈身上,还要在此基础之上改为元旦朝贺时的大曲,这如同告诫了自己《白雪》古曲和《咏雪》的御诗和自己已没有半分关系。世民不动声色,却将后宫之事处理得如此精妙,轻描淡写之间便让不安分的人各归各位,韦氏不得不敬佩。

世民进而又说,“贵妃,你的女儿也到了待嫁年龄,朕准备下旨,按宗室女封为县主,尚突厥贵族阿史那忠,你意下如何?”

贵妃一听,这突厥贵族,虽住京城,但毕竟也是外族蛮夷,不算最坏的打算,也十足好不到哪去。她心中隐隐不愿,但女儿毕竟是与前夫所生,她也不好太和世民拧着。只说道,“阿史那忠虽然是突厥贵族,但毕竟是胡人,臣妾怕女儿有所不惯……”

世民打断她,“欸,阿史那忠就在京城为官,又不是远嫁。再说如今天下一统四方归顺,这桩婚事正好为突厥贵族与京城王公之女联姻做个表率。朕的继女理当如此。”

韦氏眼见世民如此说,当然不能再推脱,只能为女儿叩谢皇恩。心下只得暗自伤神世民所谓的恩宠也不过如此。后宫猜测此事,料想是韦贵妃这番刁难了盈盈,还顶撞无茵,让世民不甚满意,才将她的女儿匆匆嫁予突厥人。

元旦之日,群臣朝贺。山呼万岁叩拜之后,世民赐宴,宴会奏《白雪》之歌。那一日长安积雪未消。白雪皑皑,晴日暖窗,配上《白雪》乐歌,婉若天籁之音。听到当朝重臣、当代诗文大家唱和自己的《咏雪》御诗,君臣相和,佳话相传,世民很是开怀,那一日他微微有些醉。

盈盈在一旁凝望着世民。一转眼便来到了贞观六年,世民三十四岁,自己也已经三十岁了。算来,自己在世民身边,前前后后已经十七年了。她内心无怨,只是世事更迭,对世民的感情更深更复杂了。如今再回头看着歌舞宴饮,琵琶新声,彩袖殷勤,便就是她所追求的,她人生所愿吗?

突然间,她似乎迷茫了起来。不过,世民今日却与群臣商议,《破乐》属于武舞,恢宏大气,可奉为国乐,多在祭祀、大典、外交、礼宾、朝贺的时候上演,若是元旦等佳节之时需要一个文舞,轻柔优美,欢乐祥和,万民同乐。因此,他便下旨太常寺和宜咏坊,创制乐舞大曲。

第132章 庆善宫

庆善宫位于武功县,是世民出生的地方。李渊即位之后,便着手在渭水之滨修建当年宅邸,名为“武功宫”,后来改名为“庆善宫”。

贞观六年的秋天,世民率众远巡,回到庆善宫,赏赐乡亲邻里,宴请群臣。世民在庆善宫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直到十三四岁才随着父母奔赴晋阳赴任。这是他离开之后第一次回来,十多年过去。从少年到君王,想到从前的点点滴滴,世民不由得感慨万千。

正好是秋天,秋风乍生,落叶纷飞,天地玄黄。陇头陌上,水声呜咽。世民骑着御马,率领群臣与嫔妃登临渭水,眼见这广袤的平川,曾经燃遍战火,曾经铁马金戈,如今都汇成这苍茫土地,秋声袅袅,一望无边。世民想到自己这些年来的辉煌,这里是起点,也是荣耀万分之时,最值得分享的地方。他思绪饱满,情绪激昂的时刻,便提笔写下一首《幸武功庆善宫》: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群臣赞誉,“昔日高祖还于沛县,置酒沛宫,也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欢宴数日,高祖酒酣之时击筑而作《大风歌》,直抒胸臆,浑然一体,大气磅礴。而陛下如今巡幸武功,作《庆善宫》,可谓异曲同工之妙。世民很是高兴,便传旨吕才与盈盈立即为之谱曲,亲自赐名为《功成庆善乐》。

盈盈跟随世民同往,也被这渭水之滨的莽然秋色所打动了。黄叶堆积,直铺山谷,陇头流水,飘然旷野。世民一身玄色罩袍,矗立其中,威严无限。这是世间绝美的妙境,宛若一一种完美的归属和融合。

这大队的随员中,恐怕她是最早在世民身边的人了,比无茵还要早。他那时刚刚崭露头角,还是翩翩少年。此时此刻,是不是只有她和世民自己,才有那个聪慧俊朗、胸怀大志的少年的真切的影子呢。

上一篇:娇宠下一篇:女魔头今天搞事业了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