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乐寒枝+番外(125)

作者:玄时蘩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盈盈虽然能够理解她。但素夕此举,实在对盈盈是个考验。素夕并不知道盈盈对世民深深的爱。要她亲手把宜咏坊中的女人送给世民,恐怕还是第一次。她怎么才肯……或者说,要怎么才能心平气和的接受这件事。

如今,她竟然有些懂得无茵当时的心情,但她又算什么呢,又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呢?如果世民喜欢,这不也是她应该做的事吗。一时间,她似乎分不出是非对错,想到无茵,想到杨藜,想到那纠缠着的,辨不清的,却丝毫没有减退的爱。

小到宜咏坊,大到整个皇宫,哪个女人不是陛下的?宜咏坊还不是迟早要出这样的人,不是她,也会有别人,难道自己还能阻止,或者遮掩不成?既然素夕如此用心,又如此渴求,也只能成全她了。

盈盈深吸一口气,扶起素夕,“好吧……我答应你。只是这几日还要勤谨些,不要出什么差错才好”。“多谢姐姐”,素夕深深地叩拜下去,又是欣喜,又是紧张。

秋光明媚之日,世民浩浩荡荡地起驾骊山温泉行宫,无茵、杨藜、韦氏等嫔妃还有心腹大臣都尽数跟随。每年世民都要来此休养一阵,这也是他难得放松。《柘枝舞》融合了外藩歌舞,并不适宜在大型庆典之中演出,而在这景色秀美的温泉行宫是最合适不过了。

几巡酒过去,宾客正酣,《柘枝舞》鼓声激越,琵琶节奏鲜明。舞伎们布好阵势,烘托出热烈而健朗的气氛。世民看到如此新鲜的歌舞,很是欢欣,与无忌、魏征等戏言一句,“看来宜咏坊今日又要给朕带来新的东西了。”

只见一胡一汉两位风格迥异的女伎伴随乐曲来到正中,依靠着身姿往来和舞袖的轻扬营造着胡汉“互市”的温馨场景,时而婉若易货之态,时而又作交换之姿,时而交替称颂天下良机,时而向往幸福生活。

那位胡伎更是出色,只见她裸腹束腰,项圈金饰,滚边抹胸,挽起长巾轻盈做舞。只见她或近,或推,或踢踏,或侧闪,仿佛胡乐鼓声并非为她伴奏,而是她的腰肢腿脚,打造了鼓音本身。世民实被这异域风情吸引住了,不禁跟随她的舞姿卷入到一场别开生面的欢乐中去。

高潮之时,乐中气氛热烈,汉伎向后向前,长袖舞动,胡伎向前向后,扬臂挥帛,然后一脚腾起,凌空旋转,二人交织如画,十分生动。世民与众人连连叫好,不仅赞叹宜咏坊歌舞编排的技艺。随后,两人与二十多个舞伎踩着鼓乐之声踏歌腾舞,由表演变做伴宴。正适合世民与文武群臣频频举杯,相互致意,一场《柘枝舞》下来已经酒过数巡,人人欢乐,气氛祥和。世民眼见共同宴饮,君臣一心,共享富贵的场景,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

的确,世民确实注意到了这位胡姬,宴会之后,他便传来素夕,趁着她裸腹束腰的装扮还未卸下,当晚就宠幸了她,还封了宝林。虽然品级低了些,但素夕到底是得偿所愿。

第二日,她来叩谢盈盈的恩情,“姐姐……”

盈盈听说了这件事,心中五味陈杂。一方面眼看素夕一舞成名,终于做了陛下的女人,一方面眼见陛下的后宫众人,真如春花开遍,又像秋草满阶。世民的宠幸,也越来越只是露水之幸,与他内心的情肠无甚瓜葛了。

若芊若是现在出现,恐怕就不会因愧疚而死去了。

盈盈连忙扶起她,“素夕,如今是陛下的嫔妃了,不可如此”。

素夕流着泪说,“素夕多谢姐姐成全。”

盈盈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做,是你自己运气好,合了陛下的心意,要谢谢自己才对。”

“姐姐……我没有想到,真的没有想到。”

“好了,以后日子还长着呢,这只是开始,未必都如你所愿,要事事小心谨慎才是。”

“嗯……”素夕看盈盈真诚,心里实在佩服这个姐姐,便说道“姐姐,你要多多保重。我有时候觉得,你表面超脱,实际心里,也苦得很,对不对?”

“苦,也不苦。总之,不经历那些事很难懂的。你不要担心我,既然已经达成心愿,就好好的,啊。”

盈盈微微屈膝,“现在是我向宝林行礼了”

“姐姐……”,素夕不好意思起来,但脸上有藏不住的笑意。

“去罢。”盈盈向她点了点头,送素夕出去。

第125章 舞渡扶桑

世民在骊山温泉行宫属于休养,宴会歌舞自然也要比平时多些。宜咏坊自然繁忙,根据不同的宴会而安排不同的歌舞,一派祥和景象。《柘枝舞》是这次的主题,明快欢乐,前前后后一共上演了三次,颇受欢迎。

突厥留在京城的将军与高官们看到《柘枝舞》,都非常高兴,上陈世民,认为突厥乐舞能被大唐皇帝认可,并纳入宫廷乐舞,彰显了大唐的对待西域少数民族的诚意。说要将此套舞曲带回突厥,加以改编,以称颂天可汗的功劳。其它西域各族也表达了喜悦之情,眼见大唐皇帝心胸开阔,怀柔天下,纷纷拥戴。《柘枝舞》又回到民间,在长安酒肆之中演出,双人作舞,也是风靡一时。

素夕因《柘枝舞》而获得恩宠。她很快发现,身为宝林,境遇确实比宫女乐伎有些改进,但新的麻烦也是多的很。宝林只是六品,也穿不得上好的丝缎锦衣,更何况近日连连作舞,唯有《柘枝舞》上演之夜,陛下才会想起她来。但也不过时一朝云雨,不到天明便只在脑后。

但无论如何,也算是进入正轨,她便享受几日做宫妃的生活。

韦贵妃与阴妃常在一处。一日见到素夕,韦氏便出言道,“这位胡姬,便是陛下新封的宝林了?”素夕向她们二人行礼后,阴妃便调笑说道,“这位妹妹穿上襦裙,怎么看都不相配,倒少了一支金项圈呢。”

素夕听到阴妃讽刺她只配《柘枝舞》中的胡服胡饰,有些尴尬,但也不能不吭声,便陪笑道,“两位娘娘说得是。听闻陛下过几日要宴请新罗、倭国的使节,臣妾再献《柘枝舞》,必束腰裹胸,更少不了这金项圈呢。”

两人听了暗笑,再怎么也不过是低品级的舞伎,迟早也是被扔在一旁,这些宝林御女,她们根本是瞧不上眼。便带着宫女转头走了,留下素夕在原地默默流泪。盈盈在远处遥遥一见,这本就是必然的结果,素夕自己的选择,也只有承受罢了。

一日,世民正在行宫之中处理政事,听闻倭国派了使节,入长安朝觐。世民非常高兴,便吩咐道,“倭国第一次派了使节前来,着鸿胪寺卿唐俭派专人自长安相迎,至骊山行宫觐见。”

倭国使节一路饱览长安和骊山的秀丽风光,来到行宫正殿。礼毕之后,便启奏道,“陛下,除刚才说到的贡品之外,我们还带来一件特别的礼物,希望能够献给陛下。”

世民很感兴趣,说道,“你们头一次入我大唐,还如此客气。不知这特别的礼物是什么?”

倭国使节上前奏陈,“臣等闻听大唐曾在晋阳、河东一带流行《秦王破阵乐》,宫廷之内又作《破阵乐》乐舞大曲,此曲传出宫廷,东渡扶桑,很受倭国百姓的喜爱。故而特别让乐师加以学习,修改,现在倭国将修改之后的《秦王破阵乐》进献大唐皇帝,以表达我扶桑子民对陛下的敬爱和拥戴,请陛下笑纳”。

世民闻之大喜,于是大排筵席,欢迎扶桑使节,几乎温泉行宫之中所有的文武官员、嫔妃、亲眷、宫人,都来到此观赏扶桑进献世民的乐舞,盈盈也在其中奉旨观看。

行宫张灯结彩,一片祥和,盛大的宴会开始。扶桑人排演的《秦王破阵乐》在大殿之中上演。只见扶桑之人用六十四人的阵法开篇演绎,舞曲短小,只有破阵一段,并另加上收尾的颂歌。舞者也着盔甲,但融入了扶桑民族服装的几分元素,也是模仿三变四阵,用舞者手持的剑戟与整齐划一的阵型变换突出破阵之妙。乐曲则更增添些东洋曲调,与盈盈和吕才所制的乐声有所不同,但那一段曾经在晋阳一带流传过的基调,却仿佛《秦王破阵乐》的灵魂,无论怎么修改也挥之不去。

由于舞伎少了一半,无法显示出宫廷《秦王破阵乐》的恢弘气势,但在颂歌一段却大肆着墨,渲染扶桑百姓对世民的心悦诚服,以及对大唐繁荣的向往与喜爱,倒是十分附和藩国“献舞”的初衷。

上一篇:娇宠下一篇:女魔头今天搞事业了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