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宫有毒+番外(374)

云风篁所以同样喜上眉梢,笑意盈盈的代谢无争跟谢氏谢了恩,偏这时候,宫人又来禀告,说是苔茵小筑的梁奉衣,适才有着不妥,伺候的人告知谢横玉,请了医女前往,怀疑是有喜了!

“这可真是双喜临门了!”云风篁闻言连忙让人去召太医,半晌后太医确诊,这梁氏确实是有喜了,算着日子是两个月前的事情,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发现,却是她本身月事不甚准确,位份又低,侍寝的次数也不多,宫人不是太上心,这会请医女,还道是染恙,万没想到这般好事,一时间高兴的都说不出话来。

云风篁对此自不在意,笑着跟淳嘉说,“但望梁奉衣,不,梁御婉能够给陛下生个健壮的皇嗣才好。”

淳嘉不动声色的喝着茶,借机打量她神情,见她笑容自然,神情和悦,没什么落寞伤感之色,心头就有些复杂:不知道该欣慰真妃没有被梁氏的身孕触动自己不能生的伤感呢,还是该怀疑真妃这般大度不吃醋,是否对自己情分不够深刻?

“陛下,这般喜事,不如咱们一起去给慈母皇太后报喜如何?”云风篁对于梁氏有喜的确是很高兴的,她自己不能生,伊杏恩那一胎偏又是女胎的可能性极大,如今来个梁氏,就算不一定是皇子,但皇嗣反正又不花她钱养着,日常也用不着她服侍照顾,自然是多多益善。

不过转念想到袁太后那边正替袁楝娘操心着,就拉着淳嘉撒娇,“也让慈母皇太后高兴高兴!”

淳嘉斜睨她,不紧不慢的说道:“是让慈母皇太后高兴高兴,还是让朕给你去母后跟前做挡箭牌?”

别以为他看不出来,这妃子根本就是怕袁太后得知此事后,再提给纯恪夫人膝下记一皇嗣的事儿,故此撺掇他一起过去,好出门把这事儿给搅了!

“陛下!”云风篁心思被看破,也不在意,索性腻上去抱住他手臂撒娇,“不是妾身说纯恪夫人的不是,可这些年来,斛珠宫也不是没有过宫嫔怀着皇嗣,连纯恪夫人自己都怀过两次呢!可结果呢?一个都没站住!陛下如今膝下尚且空虚,好容易今年添了这些好消息,可至今都没有一位活蹦乱跳的皇嗣承欢膝下来的,哪能再送去斛珠宫冒险?”

又嘀咕,“纯恪夫人前些日子还要请太医呢,根本就是自顾不暇!”

还谈什么照顾有孕宫嫔,遑论日后照顾皇嗣?

“你总有一番道理。”淳嘉调侃了一句,到底应下,领着她到了春慵宫。

袁太后见他们一块儿前来,颇为惊讶,还道出了什么事情,待知道是为了梁氏有喜,脸上就不大好看:“不过一个宫嫔有喜,也值得你们俩亲自跑这一趟!明儿个请安的时候,让真妃说一声不就是了?哀家还以为是九嫔以上谁有好消息了。”

云风篁笑着说道:“其实也是陛下想您了,借着亲自来跟您报喜走这一趟。妾身呢恰好有几件事儿要请教您,这不,就不识趣的跟着过来了?”

“如今皇后病着,后宫之事你做主就好。”袁太后这才微露笑容,和蔼道,“却何必再来问哀家?其实哀家也不曾主持过六宫,未必帮得上你的忙。”

“太后娘娘就爱谦逊,妾身可是听陛下说了,您从前在王府时,雷厉风行,号令如意,论到主持中馈的能力,也未必比母后皇太后还有皇后娘娘她们差了去了。”云风篁柔声说道,“这不,旦日在即,虽然宫中有着旧例,但妾身想着,年初时候陛下亲政,今年究竟与往年不同。这旦日宫宴,是否也进行一些调整?”

袁太后正色道:“这倒是,皇儿如今今非昔比,一切因循旧例的确不妥。”

于是二人商讨了一番旦日宴的改动,中间还询问了下淳嘉的意见,淳嘉对于这些事儿从来都是无所谓的,基本上都依着她们的意思。如此到了午膳前,云风篁接口还有宫务起身告退,却留淳嘉单独陪太后用膳。

“皇儿时常跟真妃说咱们以前的事情吗?”袁太后和和气气的同淳嘉用过了午膳,接过宫人递上的茶水漱口毕,略作思索,就问,“真妃年轻,性.子也跳脱,却耐得住听你讲这些往事?”

淳嘉温和道:“也没有偶尔,只是真妃初掌宫闱,许多事情手忙脚乱,不免懊恼。故此见着孩儿,私下打听过两回,当初母后独掌王府时如何入手的经验。孩儿看她急赤白脸的,也提过几句。”

“是么?”袁太后微笑着,眼中却毫无笑色,柔声道,“这却是个好学的孩子。”

她不动声色的陪皇帝聊了会儿,将人打发走了,对着蘸柳等近侍,不再掩饰,脸色就阴沉下来,“刚才都听到了?这真妃,之前瞧着以为是个知错能改的懂事的,如今却也露出真面目……她哪儿是跟皇儿打听往事汲取哀家的经验?她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着这些话博取皇儿好感之余,探听哀家喜好,有着图谋!”

“若只她如此也还罢了,到底只是一介宫妃,难成大器!”

“可刚刚送过来的消息!”

“庙堂上,她那堂兄也是个野心勃勃之辈……这般下去,这偌大后宫,哪里还有谁是她对手?!”

袁太后面色阴沉,“其他也还罢了,昔日纪氏之事,绝不可再度重演!”

第210章 兄妹交谈

袁太后出于对淳嘉能力的信任,以及考虑到并非亲生母子格外怕被挑唆些,自从淳嘉亲政后,就有着退居后宫不问世事专心颐养天年的意思。

今日能够这么快的知晓谢无争敲登闻鼓掀桌子以给皇帝递梯子的事儿,却是兴宁伯府的功劳。

兴宁伯府之所以这么做,乃是来求助的——那些遭殃的寒门士子里,有人是他们做的。

原因不问可知:袁氏也希望能够在尚主的恩典里,分一杯羹。

人选他们都挑好了,就是袁棵的胞弟袁未。

袁未算得上袁氏子弟年轻一代中的千里驹,文武双全,性情谦恭,知分寸懂进退,再适合混官场没有——当然重点是尚未婚娶。

不然,这等好事,兴宁伯肯定优先留给自己的嫡子乃至于世子,怎么也不会便宜了侄子。

本来有着袁太后这一重关系,再加上胞兄袁棵曾为天子伴读,自幼出入宫闱,与三位公主不说多熟悉,至少不至于跟公主们提起来,三位金枝玉叶都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这是何许人?

从这些方面来看,袁未不是全没机会。

可问题是袁太后因着早年跟家里的一些纠葛,不大愿意跟淳嘉开这个口。

不走后门直接下场竞争的话,袁未自觉文才武略都不弱于人,唯独一点:他……跟袁楝娘容貌相似,嗯,就是那种说丑陋也不至于,说英俊那差太远的长相。

顶多算是端正。

要命的是,堂兄妹个子还都不高。

袁楝娘是女子,也还罢了,娇小玲珑未尝不是一种风情;袁未身为男子,论身高却跟云风篁差不多的那种,冲着这份卖相,淳嘉肯把公主给他的可能性就不高。

这么着,袁氏又不想放弃这么个崛起的机会——因着袁太后对娘家的冷淡,袁楝娘的失宠,他们跟皇帝的关系已经存下了隔阂了。

要是错过此番,虽然基本富贵能保,想平步青云,振兴家声,基本上不可能。

故而袁未一早开始物色.情敌,暗中下手……

反正这回大家都知道,淳嘉中意的妹婿首选寒门士子,那些名门望族的子弟再出色,都没有太大的可能。

这对于本来也算不上顶尖名门的扶阳袁氏来说,正中下怀:毕竟真正的贵胄子弟他们也惹不起。

倒是这种寒门出来的,以他们家在帝京盘踞八年的根基,收拾起来,妥妥的。

结果谁能想到这些士子里出了个聂伯琛,不动声色的,竟然收敛了诸多消息,还找上了真妃的血亲兄长,一股脑儿的捅到了御前?!

这下好了,谢无争敲了登闻鼓,淳嘉勃然大怒,口谕彻查,大理寺、刑部、御史台连带皇城司齐齐出动。

如此袁氏做的事情,哪里瞒得住?

这会儿能不来跟袁太后哭诉哀求,请她看在骨肉亲情的份上,伸出援手?

袁太后对于袁氏想尚主的打算是不想支持的,她当初作为袁氏上一代嫡女,在娘家时也是受尽宠爱,不然不会被安排嫁入扶阳王府。

上一篇:冲喜美人下一篇:失忆小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