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宫有毒+番外(337)

但当郡中关于藩王年幼却贤明、乃封地之幸事的议论越发兴盛,王府上下看他的目光日益敬畏,封地官吏前来禀告时态度也是一次比一次恭敬,那些苦难跟艰辛,也就迅速淡忘了。

那时候淳嘉就觉得,幼时以为是整个世界的王府其实很小很小。

王府外,只封地的精彩,就足以让他不再计较袁太后对他究竟多少真心多少假意,不计较袁楝娘的刁蛮,不计较庄太妃的用心……遑论封地之外,还有天下。

相比之下,庄太妃去后的王府,简直单调的乏味。

袁太后将整个王府彻底清理了一番,将太妃留下来的老人统统打发了,王府从此她做主。

她安排了管事打理日常,自己腾出手来专心哄着任性的侄女。

至于庶女,交给曲氏,养在偏院里足不出户,这俩都很识趣,从来不会出来碍眼。

乖巧的毫无存在感。

所以淳嘉每次去给袁太后请安,母子俩互相嘘寒问暖了一番,能说的话题,除却一些没意思的家长里短,无非就是袁楝娘。

淳嘉也不是没试图跟太后说一说自己在外头的见闻,可太后的重点总是放在了心疼他受委屈、劝他下次别那么辛苦上头。

在太后看来她是真心实意心疼这勤奋的儿子。

但在淳嘉,他担心说多了下次太后真的不让他出门了,果断闭嘴,下次就不提这个话,只老老实实陪太后一起讨论袁楝娘。

袁太后这时候自以为对侄女都是些虚情假意,每每慈爱可亲的哄完了侄女,转过头来,复跟淳嘉掏心掏肺:楝娘要是生不出嫡子就换掉,楝娘就是我儿展示念及旧情宽容厚道的凭证,楝娘的用处差不多了就打发了她,也算不枉咱们娘儿这些年来对她的纵容……

淳嘉面上应着,心里却很怀疑,她在袁楝娘跟前,姑侄俩私下里时,会怎么说?

是虚情假意的哄着她,还是也这么掏心掏肺的,让袁楝娘不必太把自己放在心上,因为:“一切有姑姑在呢,皇儿就算不高兴了,哀家帮你哄哄他就好……一个庶子,能继承王爵,还不是哀家跟咱们袁氏出钱出力,不然,他哪里来这么大的造化!要不是承爵的事情在朝堂上留了点儿印象,后来孝宗陛下无嗣,谁会想的起来他?他有今日都是咱们家的功劳,你过的自在些,都是他该给的!”

不然,袁楝娘周围不是没有明眼人,就是他受不了这未婚妻的刁蛮后,也转着弯的暗示过多次,怎么她就一直长不大?

这中间他好几次想跟袁太后好好的、开门见山的谈一谈,只是每每这么想的时候,就想起来庄太妃临终前的话。

她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这是《老子》里隐喻细微积累、认真踏实重要性的话语——但淳嘉的理解是,他的祖母在暗示他,好生隐忍,一日不脱桎梏,一日不要摊牌。

因为他不一定能够承担得起摊牌之后的后果。

在当时的情况下,淳嘉权衡利弊,如果袁太后真的疼爱袁楝娘胜过他,如果扶阳袁氏为了他对袁楝娘的排斥跟他翻脸……他就算不失去王爵,此后行事必然也将受到各种牵掣。

而这必然会影响他的前途。

相比之下,忍耐袁楝娘更稳妥。

他已经谨言慎行了那么些年,犯不着为了一时冲动,葬送之前的努力跟辛苦。

第180章 天子当年(下)

……如今淳嘉虽然还没有真正的御极宇内,却也不再是那个在庄太妃跟前战战兢兢、会因为长辈一个眼神一个语气变化就哆嗦的小孩子,不需要忌惮扶阳袁氏了,但却觉得,摊牌什么的,已经无所谓了。

袁太后真心疼爱的是他也好,是袁楝娘也罢——他都无所谓。

所以他断了袁楝娘在这宫闱里的前途后,慷慨的提议让她晋位不说,斛珠宫也留给她。

毕竟袁太后用心养了他多年,既然她舍不得这个侄女,那就荣养着,权当孝顺这位母后好了。

当然这次慷慨也是最后一次,假如袁楝娘还是不肯消停的话,淳嘉也懒得再给她机会。

也许有些人觉得她无辜,她委屈,毕竟袁太后从起初就没有好好教她,而淳嘉一心一意的提升自己,对她也是敷衍居多。

即使后来他委婉的引导过她,也不过是出于为了让自己日子过的省心点的考虑,其实没有真心实意的为她考虑过。

但他们年岁仿佛,一起长大,尽管登基前相处的时间不是很多,可是彼此在做些什么,都是很容易就能了解的。

他挥汗如雨的刻苦课业时,袁楝娘过的轻松自在又悠闲,偶尔还会去给他捣乱。

她从来没想过陪他一起用功,更遑论担心自己配不上出身宗室又这般用功的少年藩王。

这段时间,淳嘉有那么几次,生出片刻的对戚九麓的嫉妒。因为他的人从北地带回来的消息,戚九麓会的,云风篁基本上都会。

尽管不一定能跟戚九麓掌握的程度比,可至少也是能够纸上谈兵的程度。

不至于在兴奋的想要寻她分享或炫耀时,得到的是一脸无聊或者嗤之以鼻。

如果他幼年时候有这么个同伴,朝夕相处,志趣相投,心意相通,哪怕容貌不如云风篁出色,他应该也会倾注几分真心实意罢?

所以戚九麓成亲了还从北地追来帝京,淳嘉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如他这样因为是在并非生母的嫡母庇护下过日子、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的人,都觉得能有云风篁这样的青梅很好,遑论被簇拥着长大、有足够的时间跟精力去考虑儿女情长的戚九麓?

换了他是戚九麓他也不会放手。

当然归根到底,淳嘉之所以不觉得放弃袁楝娘,甚至不在乎公襄茁,有什么愧疚,还是他觉得,袁楝娘对他的爱慕,其实更近似于出乎刁蛮性情的独占欲或者好胜心,而不是真正的关心与爱护。

否则就算有袁太后哄着她,让她认为她不需要辛苦就能做一个人人羡慕的王妃……为什么从来都懒得了解他的喜好忌讳,多年来屡教不改的给他找着麻烦?

后宫之中论心狠,真妃云风篁绝对榜上有名。

这是连自己都下得去狠手的人。

可她迄今都在变着法子维护戚九麓,哪怕戚九麓娶了她深为憎恨的晁氏女,而且晁氏女传闻还有了身孕……她却还是唯恐他受“真妃前未婚夫”这个身份的拖累。

尽管云风篁掩饰的很好,淳嘉却是心里有数。

他从前没有想过他跟袁楝娘之间的真心实意这类问题,毕竟一来纪氏屹立在那儿的时候,他连生存都不能保证,根本没有心思管这些儿女情长。

二来他虽然算得上允文允武,但在王府时,袁太后看着,身边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人与事;当年踏遍封地时,注意力也是放在了社稷民生、宣扬自己的贤名上,无暇关心风月;登基后,满宫后妃大抵别有用心,他防备都来不及,遑论跟她们心心相印……总之皇帝其实不太明白两情相悦是怎么回事。

宫里宫外都说他跟袁楝娘自幼两情相悦,说的多了,他也就以为,他纵容着袁楝娘,对她尽可能的千依百顺宠爱有加,换来她毫不掩饰的善妒蛮横、哭闹随心,就是两情相悦了。

说到底他虽然因为庄太妃的话,以及袁楝娘本身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对袁楝娘并没有非常深刻的喜爱。但要说对袁楝娘怎么个痛恨法……那也不至于。

心结有,进宫以来相处时间长了,有时候她歇斯底里起来,对比在王府时虽然刁蛮但因为过的尊荣又骄傲,大抵是明快活泼,也不是没有真心实意的唏嘘。

可这份唏嘘,大概也就是,陌生人看一个红颜薄命的故事,掩卷叹息。

一时的感动过了,也就作罢。

至于说刻骨铭心什么的,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对于淳嘉来说,这辈子到现在,最刻骨铭心的,毫无疑问,是他还年幼时的那些惴惴不安;是他忍着疲惫伤痛努力向学的一个又一个日夜;兴许还有当年远来帝京承位时,不能见于史书的种种惊心动魄……总而言之,都是自觉一无所有自身难保的处境里,谁还有心思想那些旖旎情怀?

所以云风篁进宫之后,淳嘉知晓了这妃子跟戚九麓的事情。

他觉得自己被骗了……

上一篇:冲喜美人下一篇:失忆小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