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后宫有毒+番外(1645)

要就这样也还罢了,毕竟周王也有这年纪,世子早已立下,就算死了,顶多皇帝没点脸,朝廷安抚一番,让世子承位就是。

可偏偏,周王遇刺之后,队伍大哗,大家一拥而上去保护他,这时候第二支羽箭给了周王世子一个透颅而出!

可怜周王世子其实算着年纪也快知天命了,因着父王康健长寿,至今没有坐上王位,倒是先教周王白发人送黑发人!

要知道前几次周王来帝京都没带上世子,而是留了他在封地主持大局。

这一回之所以会带上这世子,也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恐怕时日无多,而淳嘉还在壮年,且英姿勃发,来日方长,担心自己去后,世子跟皇帝关系不够好,日子不好过。这才专门千里迢迢领着世子过来跟皇帝拉近关系。

谁想此举竟然叫世子魂断绮山?

除了这对倒霉父子外,其他几位宗亲,也有些伤亡情况,但基本上都是贵胄本人受伤,死的不过是些心腹手下。

而重臣那边,也是差不多,只是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倒没有性命之危。

淳嘉面色铁青,寒声说道:“禁军都是做什么吃的?!行宫走水且不说,刺客都潜伏到行宫外了,他们竟然还懵懵懂懂?!”

骂的虽然是禁军,皇城司的人却更加惶恐,立刻跪下请罪:“臣知罪!”

毕竟禁军负责戍卫,固然宗亲臣子在行宫附近遇刺,算禁军失职。

可负责情报刺探的皇城司,竟然没有提前察觉到这些刺客的潜入,却哪里能够脱得开关系?

云风篁则有些不解:“怎么宫里没有发生行刺的事情,反而出宫的人遭上了?”

难不成幕后之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周王父子……?

这怎么可能!

要针对那对父子,在封地,在来帝京的路上动手,怎么也比在天子眼皮底下强吧!

她隐约觉得情况不对,联想太皇太后刚才的话,神情顿时凝重起来,等进了醒心堂,看淳嘉一迭声的吩咐左右去传人过来,才上前低声道:“陛下,莫不是有人要挑拨宗亲?”

淳嘉抬头看她一眼,简短道:“这两年,朕与左右一直在讨论,如何削藩。”

云风篁顿时恍然。

第218章 神宗遗诏

云风篁出身不高,于朝中一直没有特别可靠的盟友,最可靠最倚重的殷衢,却因为只是彼此利用,也不可能跟她开诚布公的讨论国事。

至于淳嘉,他倒也没有特别忌讳云风篁干政。

只是他亲政之后沉迷国事无法自拔,甚至因此少到后宫,那时候顾箴在,崇信王在,云风篁忙着争宠固宠都来不及,也实在没空去关心朝政。

所以削藩这事儿,她真的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但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历朝历代,开国时候分封四方,到了后面,一个是朝廷负担加重,一个是在位天子与诸藩王的血脉疏远……总之,皇朝承继到一定程度,削藩都是应有之义。

淳嘉自然也不例外。

他作为远支藩王,数代单传,可以说,跟公襄氏其他支派,就没有什么情分可言。

而从主支论,世宗时候,皇家血脉还是众多的。

但神宗屠戮一空之后,跟主支最亲近的,那也是世宗的兄弟姊妹了,就算这一辈人还在世,这都是多少年前的情谊了,太皇太后都未必认,遑论淳嘉。

皇帝之前册封秦王、宋王、舒王、卫王、燕王……这些都是亲生骨肉,尤其秦王卫王燕王还是他比较宠爱的孩子,那当然没有什么舍不得,地方,要拣富庶还靠近帝京的;人手,也都找可靠忠心品行端正的;赋税,纵然被拦截挪用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亲儿子么。

但周王之类,皇帝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这种世袭罔替的藩王,往往祖上不是立有大功劳,就是极为受宠。

不然也不会给予这样的恩典。

可是对淳嘉来说……

这关他何事?

功劳也不是给他立的,宠爱也不是他给的。

所以能找借口削一点是一点,毕竟他的孩子这么多,往后没有足够的好地方册封怎么办?

再者,公襄氏主支因为人丁凋敝一路衰弱了好几十年,在他手里才恢复了点儿元气。

虽然他对亲自挑的太子颇为满意,认为公襄秉决计不是会被宗室与臣子左右的那种废物天子,可作为一个正值壮年的皇帝,他不可能说因为立了一个欣赏的储君,就什么都不做了。

总要尽可能的强大皇权。

“这事儿可是走漏了风声?”云风篁沉吟了下,“那此番诸宗亲前来探问皇祖母,也是为了此事?”

“朕授意人传了些消息出去。”皇帝点一点头,平静道,“无妨,他们翻不出什么风浪。”

如今可不是淳嘉七年。

就算出了走水跟刺杀之事,朝廷,或者说皇帝,很有屠戮宗亲的嫌疑,但无所谓,皇帝如今的帝位稳固程度,以及手腕,足以镇住场面:就算他真的派人刺杀了周王父子又如何?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见他这样冷静,云风篁心里也松口气。

她还是很挂念晋王几个的,看皇帝忙着指挥应对,也不再逗留,福了福告退。

而荷池畔,接到消息的晋王与燕王对望一眼,眼底都颇为遗憾。

同样遗憾的还有太子。

兄弟几个都指望趁乱给对方几刀子,然而宫里毕竟没有真正的乱起来,那么他们也只能继续兄友弟恭了。

于是太子先去问候了袁太后,跟着就回头问昭庆几个年长的皇嗣,要不要一起送袁太后去安置?

晋王率先答应了,还上前搀住了袁太后的手臂,撒娇卖萌的说了一番甜言蜜语。

太子在旁微笑看着,从眼神到姿态,都是挑剔不出任何问题的好哥哥。

燕王则站在晋王身畔,朝太子投去来自弟弟的孺慕目光。

演技最差的还是昭庆公主,撇着嘴皱着眉,虽然没说什么难听话,眼角眉梢都挂着对太子的不满意。

被长庆公主私下拉了好几下衣角,昭庆才勉强收敛一些。

晋王注意到,嘴角扯了扯,跟燕王交换了个无奈的眼神,没法子,这长姐被宠坏了,帝后都不舍得说重话,他们做弟弟的更加不好讲什么。

如此一群皇嗣前呼后拥着袁太后去休憩,中间少不得一番孝悌之极的互吹,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皆是同父同母所出毫无芥蒂的嫡亲兄弟姊妹。

云风篁赶过来的时候扑了个空,得知太子打头,已经去安顿袁太后了,也没追上去,就直接回去了兰舟夜雨阁,顺带问留守的几个宫人:“刚刚这边可有什么事儿?”

“回娘娘的话,刚刚这边有些骚动,但在慈母皇太后与太子殿下的安抚呵斥下,很快就下去了。”宫人禀告道,“此外,太子殿下曾经提出来想去找您跟陛下,昭庆公主殿下听到,也想一起去,争论了一会儿,太子殿下就放弃了。”

顿了顿,见左右没有外人,才小声说,“方才晋王与燕王两位殿下私下商议,若是骚乱波及池畔,就……防着些太子!”

“防着些太子?”云风篁轻哼一声,说道,“若是燕王出的主意,到这儿也就差不多了。但晋王……十五那小子,可不是这么老实罢?”

见宫人尴尬的点头,她挑了挑眉没说什么。

这俩孩子举动的差异,倒不是燕王胆子小,而是燕王自知不是亲生骨肉,行事不免踌躇,生怕给养母添堵太多了会被厌弃,甚至怀疑用心。

晋王就没有这个烦恼了,他反正是亲儿子。

再给亲娘惹麻烦,亲娘总不能不管他。

故此晋王未必比燕王深沉狠辣,但行事却激进得多。

“有想法是好事,只是也得权衡利弊,没得尽想着让本宫给他们兜底。”皇后沉吟着,“等会儿孩子们回来了,让他们都来见本宫。”

但半晌后,昭庆公主一行人从袁太后那边回来,云风篁却压根顾不上了。

因为参加万寿宴的宾客遇刺,尤其是周王父子的遭遇,赫然已经传播开来!

但这不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是,与此同时,与周王同样属于老字号藩王、封地蒸蒸日上、此番亲自前来帝京的茂王,正一边往封地逃,一边祭出了一个杀手锏:“先帝神宗遗诏,孝宗、摄政王皆非皇家血脉,后嗣断不可留!”

上一篇:冲喜美人下一篇:失忆小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