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大夫虽然拿到方子有段时间,却在两天前才得到酒精。
平安县的条件已经很差,镇上还比不多平安县,再加上药铺只有他和徒孙两人,弄起来不方便,再三考虑后,老大夫把方子寄给大徒弟。
一来一回,路上已经耽误不少时间,更别说还要让匠人一点点侍弄。
“哎,我这就去取!”
得知古大夫的来意后,除了不懂事的孩子外,一大家子都沸腾了。
“丫丫,这可是好事,”黄大嫂恨不得立刻替自己弟妹答应,“虽说苦点累点,还要受到闲言碎语,可多一个傍身的手艺,也多条路不是?”
若不是人家指名道姓要小五,她都想把自家儿子推出去。
就是,年纪太大,人家大夫看不上。
“不妥吧,”黄老太不赞同,“咱家又不是养不起闺女。”
整个黄家,也就这么一个姑娘,金贵着呢,不说当大家小姐养着,也不能任她抛头露面。
“别急,”姜老太不紧不慢地开口,“先听听大夫怎么说。”
大夫自己都还没有确定,他们一帮人就开始操闲心,也太着急了点。
万一惹得大夫不高兴,好事也变坏事了。
闻言,众人立刻禁声。
即使心中万般想法,也不敢说出口,只紧紧盯着大夫。
这些视线,古大夫仿若没有察觉,蹲下来,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后,轻声问,“丫头,,你可愿跟着我学医?”
“娘~”小五无措地看向姜暖。
她心里,自己的娘亲无所不能,可以解决任何事。
“小五,”姜暖柔声解释,“这个爷爷呢,是大夫,给人看病的大夫,他想收你为徒,让你跟着学医,你可愿意?”
“娘,小五听你的。”
“不行,”姜暖摇摇头,认真说道,“这件事,只能小五自己拿主意,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娘都会尊重小五的选择。”
“三哥~”小五的声音很委屈,“怎么办?”
“臭丫头,这个时候才知道找哥,”黄林撇撇嘴,“找也没用,哥帮不了。”
他是大人,知道里面的轻重,比自家妹妹还要纠结。
既希望妹妹有出息,又怕她吃苦受累,好难!
“大嫂~”小姑娘为难的眼眶都红了。
“大嫂也帮不了忙,”王氏轻轻开口,“别怕,不管选什么,家里都没人怪你。”
“小五,”姜暖揉揉女儿的头,“不要问别人,问你自己,喜不喜欢给人治病。”
姜暖知道闺女喜欢花草,带点颜值的,哪怕狗尾巴花都往家里划拉。
学医跟很多花花草草打交道,她应该不会拒绝。
姜暖的话,让小五沉默良久,盏茶后,才戳着指头问,“小五跟爷爷学医,是不是就能救活爹爹。”
这话,让大厅所有人停滞一瞬。
一群人从没想过看起来无忧无虑的小丫头,居然这么在意根本未曾见过的爹。
老大夫的神情也凝了一瞬间,“这恐怕不行,人死不能复生,大夫不是神仙,做不到这种逆天之事。”
“不能啊,”小丫头非常失落,“那算了,小五不想学。”
别以为她小就不知道收徒是什么意思。
师父超凶的,会打人。
四哥每次挨打都会在家说后悔拜师,想报仇都不行,只能忍着。
第337章 不在意
小五怕疼,很怕很怕。
“虽然不能救活你爹爹,”古大夫温声向小姑娘解释,“但是,却可以避免一些人如小五一样失去爹爹。”
“啊?”
小五很纠结。
她没有爹爹,很羡慕那些有爹爹的姐姐们。
不想,姐姐们跟她一样。
“爷爷,小五很乖,”她吞吞吐吐地开口,“你,能不能别打小五?”
姐姐们很重要,可小五更不想挨打。
自己疼,嫂嫂和娘会哭。
“打你?”老大夫神情一顿,“老夫从不打人。”
他一个大夫,最注重修身养性,好端端的打什么人。
徒弟犯错,简单,医术抄两遍,不行就去山上采药,多来几次就长记性了。
再说,这么点大的小姑娘,多黑心才能下得去手。
“真的?”小五惊喜地问,“老爷爷真的不打我?”
“嗯,不打人。”
“怎么回事?”黄老太一头雾水,“家里有人打小五?”
她怎么没看到?
可若是没有,小五这孩子怎么这么害怕?
那战战兢兢的小眼神,看的她都快心疼死了。
“娘,”姜暖很无奈,“一家人都疼着宠着,怎么可能有人打她。”
至于姜氏以前做了什么,她并不清楚。
但,姜暖很确定,自家闺女的心里阴影已经被她抚平了。
“那怎么回事?无缘无故地,她怎么会感觉有人打她?”
“应该是小四惹得祸,”姜暖有些尴尬,“那孩子去了学堂还跟家里一样懒散,没少挨夫子板子,小五跟他亲近,知道的有些多。”
“原来因为小四,”姜老太压低声音问,“咋回事?夫子针对咱家小四?”
“不是,”姜暖解释,“小四的性子确实需要打磨,他成绩很好,但夫子觉得他性格太过圆润不够厚重,爱之深责之切,这才教训的多些。”
姜暖绝对不会承认,为了夫子多给儿子点教训,她特意包了二两银子的红封。
她敢说,全学堂加一起,都不如两个儿子受教训多。
“夫子有心了,男孩皮实,多受点教训也好,”黄老太非常理解,“就是可怜小五这丫头,被吓的不轻。”
普通女娃哪里会想这么多,可见孙女也是个聪慧的。
像她娘,有大运道。
想到这个,黄老太对拜师的事也没有那么排斥了。
当然,她知道自己不愿意也没用,已经分家,即使是婆婆,提提意见还成,到底多吃几年饭多点经验,真正拿主意的,还要儿媳妇才行。
几人说话间,古大夫已经让徒孙拿出几种药,教习一遍后,让小五分辨。
跟古大夫有像学样的又是嗅又是摸又是敲打,小五摇头晃脑地开口,“这个一片一片的,是白芷,跟姜一样的是白及,两个棍棍是穿山龙和地龙,丑丑的是穿山龙,还剩这个皱皱的是前胡。”
居然全的对!
虽然只有五个,但,他只讲了一遍,而且,这些药材,多多少少有些相像,小姑娘天分不错。
不过,还要再测测才行。
“小五好厉害,师父再教你几句汤头歌。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
增入黄芪名亦尔,表虚身痛效无过;
又有建中十四味,阴班劳损起沉疴;
十全大补加附子,麦夏苁蓉仔细哦。”
又重复一遍,古大夫期待地看着女童。
他希望,自己这个徒弟,有足够的天分。
小五并没有辜负他的期待,虽然磕磕绊绊,吐字也不甚清晰,却终究背了出来。
“姜娘子,”古大夫非常高兴,“你也看到了,小五这丫头,只有跟着老夫,才不会被埋没。”
这段汤头歌,他只念两遍,小丫头就能复述,这记性,不背医书多可惜。
“可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姜娘子请说。”
“家里可以每天送她去药铺让您教导,住宿就算了,十岁之前,我不会让她离开家。”
学医的,必须近身跟着师父学才行。
可小五太小,七岁的毛丫头,什么都不懂,根本没办法照顾自己。
她记得初中住校的时候自己已经十三岁,还适应了好久。
小五那么小,她不舍得,把姑娘一个人放在外面。
“这个可以,”古大夫有些不自在,“不瞒姜娘子,我们两个,也不怎么会照顾孩子。”
他们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再加上一个小娃娃,简直雪上加霜。
“是啊,”玉竹白净的脸微红,“我跟师公,平日里只是凑合着过日子。”
天知道,适应现在的生活多难。
以前在京城,虽然被盯得厉害,天天不是背医书就是练针,可吃穿住行总有人伺候,不用分心。
来到这,衣服自己洗,饭自己做,地自己扫……
两年了,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家的米饭是白的,他煮就是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