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新时代(70)

作者:闲就青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闻知游也没亏待这些亲戚,工资分红给得足,六年前也都帮助他们在闻知游自己集团开发的楼盘内置办了房产,几人也都在海市成家立业,过上了从前十几二十年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李光宗跟王晓夫妇俩如今也过得不错,在开发区那边开了两家小型超市,王晓前几年又生了个女儿后便再也没生,两口子每天忙进忙出辛苦几年,也在海市买了房子。大女儿去年考上海市一中初中部,把两口子高兴得不行,想着要把俩女儿都培养出来,做事就更有劲头了。

而平城那边,刘平丽夫妻也在平城市里安了家,不过美食店已经不做了,二女儿小芬上初中那年,刘平丽在外甥女儿的帮助下开了家咸菜酱料厂,因为配方好、分量足,物美价廉,她们家厂子的产品在平城及附近几个城市销量都不错,前两年在闻知游的牵线下还打通了海市的市场,如今一年也能挣个四五十万,在平城这个三线城市里也足够刘平丽一家过得很舒服。

大姐刘平红夫妻俩还是在村里跟林老太住一起,不过孩子们个个都争气,早几年就凑钱把她们自家的房子拆掉重盖,如今每个月每个孩子给五百块生活费,两口子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为了点钱辛苦操劳,加上年纪也不算小了,就只是在家养些鸡鸭,再种些蔬菜水果供自家吃,林老太虽然上了岁数,但身子骨一直很硬朗,与其说是照顾老太太,倒不如说是陪陪老太太。

四姐妹中要说过得最不省心的,就是刘平美了,当时最疼的二儿子如今还是不争气,三四十的人也没份正经工作,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在家啃老,刘平美都奔六的岁数还要每天拉点菜到街上去卖,赚钱给二儿子花。

在海市的李光宗提过一次接老两口到城里去,但刘平美竟然把李耀祖一家三口都带到海市来,闹得家里鸡飞狗跳,大女儿有次周末放假回来被刘平美跟李耀祖骂得直掉金豆子,还被王晓发现刘平美私底下不给小女儿吃饭,还虐待孩子,气得王晓挠了李光宗一顿,直接带着俩女儿住到去年才交房的另一个小区去不回来。

本来是想孝顺老了的爹妈,没想到自家爹妈太能作,来海市不过短短一个月就把自己原本和谐美满的小家都快作散了,可李光宗也拿刘平美夫妻没办法,最后还是妹妹李洁依出马,把刘平美夫妻跟李耀祖一起赶回老家,这事儿才算完。

等父母都回去后,李光宗求了好久才把王晓母女求回来,不过王晓也说了,他要再敢把刘平美接过来,她就带着女儿跟他离婚,再后来李光宗也没敢提要接刘平美夫妻到海市来的事儿,只每个月给老家打一千块,算是尽了养老的情谊。

刘家姐妹听说这事儿后,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劝刘平美好好过日子别作妖的话也不知说多少回了,可人也听不进去,还怪在海市的李光宗和李洁依不孝顺,还是她留在身边孝顺的老二最靠得住。

刘平娟听来海市旅游兼出差的四妹说完三妹的这歪理后,险些被气笑:“要不是光宗跟洁依每个月都给家里两千块,李耀祖啥也不干就有钱花,能不孝顺?这老三活该她苦一辈子!”

“谁说不是呢?说多少回也不听,还总找我跟大姐跟娘哭诉,上回气得娘都要拿拐杖打她才算消停会儿!”刘平丽也叹了声:“不说这个了,姐,下下个月是娘九十大寿,我跟大姐商量着咱如今日子都好过,咋着也要给娘办个寿,你觉着咋样?”

她今天上门主要也是跟二姐商量给娘办九十大寿的事儿。

难得今天有空带孩子回来看看老母亲的闻知游听说要办寿宴,自然是大力支持的:“寿宴肯定要办,另外咱再捐一笔钱出来,以外婆的名义给村里修路,一则是给村里做点好事儿,二也是给老人家积福,您二位觉得咋样?”

老家的泥路还是坑坑洼洼的泥路,这要把路给修了,自然是件大好事儿!刘平娟立时就点头疯狂赞成:“游游,那这事儿就你来办啊。”

“行,我过几天也要回平城考察,到时四姨咱一起走呗。”叉了块西瓜小口吃完,闻知游点头便应下了。

“你回平城做啥?”

“徐黎他不是到平城任职了嘛,我给他送个人情去,公司正好要拓展新厂子,平城那边地价便宜,工价也比海市低,双赢的事儿。”年初,还不到四十岁的徐黎已经调到平城担任市长一职,被当地网友称为本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市长,再细扒其工作,发现还是个工作能力极强,为海市引进了三个大型高新公司、解决过重大劳资纠纷、促进就业的一把好手。

如今被调到全省排名倒三的平城,也是因为上头给他的磨练,闻知游作为“战友”,也是心疼这半年多了好些白发的丈夫,自然也要卖他一个人情。

“…游游,你这是不是太不避嫌了?”刘平丽跟闻知游关系好,说的话自然也没有那么见外。

闻知游摆手笑道:“我们各自工作上的事儿可以说是泾渭分明,四姨你以为这么些年我少被查呀?我但凡从他身上拿过一点儿好处,我俩如今谁都落不着好呢!”

听孩子这么说,刘平丽就放心了不少。

***

闻知游把海市工作上的事儿都安排妥当后,便选择驾车带着俩女儿跟刘平丽一起返回平城。

老家的村长听陪着林老太身边一副都市丽人打扮的年轻女人说完,激动地拉着林老太的手:“老婶子您生了一群好孩子啊!我代表全村感谢您老人家!”

政策是村村通公路,但公路只是通到村口,村子里边儿的烂泥路还是二十年前那条烂泥路,村里不是没想过要把村道给修了,可村委没钱,按人头分到村里人家,一户少说要两三千,谁都不乐意出这钱。

已经五十多岁的村长没法,只能时不时拉些泥把坑坑洼洼的村道填补,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如今林老太的外孙女说她们家直接捐钱把村里的路全部修好,他怎么能不激动呢?

“我外婆在村里这么多年也是多亏您大家伙儿帮忙照顾,如今我们有能力,也该回报村里的。”闻知游笑得得体,扶着外婆从村长办公室出来,村委会里其他人都好奇地打量着她,他们可都知道她哩,那电视台的新闻里经常能见到这小姑娘,说是什么大企业家,看着年纪不大,咋就这么厉害呢!

村长千恩万谢地送走林老太跟闻知游,苍老的脸上难得精神焕发,站在村委会门口感慨:“可算是盼到好日子了!”

闻知游那边动作也很快,跟村长商议妥当后,第二天就有施工队带着几十人还有水泥沙石进村开始动工,短短五天便把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户门前,又在村中公用的空地上建成篮球场两个、停车位数排,沿路安装太阳能照明路灯。

这几天,村里微信群简直是炸了锅,村里人时不时往群里发个图片视频,给在外地打拼的村民看看村里大变样,又过了两个星期,村长不甚熟练地用着他那个劣质智能机往村微信群里发了条语音:“各位村民,现在跟大家伙儿说一条好消息,林老太的外孙女,知名企业家闻知游要在咱们村附近建厂,今天我们已经在镇上签好合同,估摸着明年过完年就开始招工,明年就开始招工!”

这消息一出,在外头打工的、在镇上做零工的、在家务农的村民就全都炸了出来,不过半小时村长的手机都快被打爆了,最后逼得村长没办法,打开村委的大喇叭让大家别再给他打电话:“消息千真万确,镇里说得很明白,这厂子少说要招一两千人,林老太孙女儿也说了,多劳多得,大家勤快些一个月挣两三千不是问题!最后说一句,别再给老子打电话了,手机都被打到没电咯!”

引得村里听广播的村民轰然大笑,笑过以后就是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他们村里穷,平城也没啥钱,青壮劳动力都往外头走,村子都空了大半,这要是在家附近就上班挣钱,还能顾着家里,那谁不乐意啊?

知道闻知游回老家村里投资建厂,正好也要加大规模的刘平丽也跟着给老家送一个人情,在挨着闻家厂房边上也要了块地去建厂,虽然只是个能容纳近百人的厂子,但对镇上来说也是一块肉,哪里有不同意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