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五,老店那边一切都已撤走,新店那边也早已安排妥当,距离十月一日新店正式开张还有五日,闻知游也不浪费时间,花钱找了个海市五星级酒店餐饮部的老员工来给自家员工开展为期五日的专业技能培训。
五日的集训并不比上班轻松,等到集训的最后一日,五个表兄妹以及店里的员工一个两个都累得跟狗一样。
今天下午没课就当提前放假的闻知游站在一旁看他们挨个展示这几天学到的东西,又模拟了上菜、招呼客人点单等实际情景后,还算满意:“可以,今天提前两个小时给你们下课,回去好好休息,明天上午八点开张,七点钟都要到店里就行。”
这五日培训课每日都要上到晚上八点,又是站又是走又是上菜撤盘子的,众人还真是累得不轻,这会儿听说可以提前下课,全都露出松了一大口气的笑:“谢谢小老板!”
“那你们继续训练,可要对得起我交的学费啊!”闻知游笑眯眯地拍了拍离自己最近的李洁依的肩膀,然后转身往厨房那边过去。
培训老师拿了闻知游一天一百块的学费,自然也十分用心,等老板走了,便拍手将众人又集合起来:“来,咱们再从头学一遍,客人进门说您好,欢迎光临…”
再说厨房那头,李大花、新招回来的中年男厨子以及林大牛等四五个学徒全都换上了崭新洁白的厨师服、厨师帽在厨房里忙活着,该揉面的揉面,该甩面条的甩面条,小老板交代过,隔着玻璃墙客人都能看到里边儿的动静,大家伙儿最要紧的是注意卫生,众人自然不敢轻慢。
一楼占地面积约摸有一百二十平,前厨、后厨、厕所、库房等加起来占了约摸三十平,还有九十平的屋子整得宽敞透亮,靠大街那边儿的墙都打通安上了透明玻璃,店里整体装饰走的是清新田园风,以青为主色调,黄、红点缀其中,瞧着好看却不土。
而店里的吃食,整体价格也提升了不少:虾饺、小笼包涨到四块一笼,带荤的汤面涨到七块一份,素汤面也要五块一碗,肉粥涨到两块一碗,如今店里最便宜的就是奶香馒头了,五毛钱一个,虽说个头不小,但确实比外头普遍一块钱三个甚至四个的都贵了许多。
“游游,你说咱把价格定得那么高,要没人来吃可咋办?”新店临开张前一天,站在女儿身边的刘平娟望着前厨玻璃墙上贴的菜单展板及报价,还是忍不住担忧,要知道之前她们家一碗肉汤面才卖四块,这一下涨了三块,人家能乐意吗?
闻知游给了刘平娟一个“放轻松”的眼神,道:“妈您就放心吧,能住得起这片儿的人都不穷,再者咱不都打听过了,这附近吃饭也不便宜,咱也只是比市面上贵了一两成而已,咱家东西那么好吃,贵点也是有人乐意来的嘛!”
闻知游作为良心商家,把价格提了上去,自然也把自己兑在水里的灵气稀释比例缩小了些,以前是按1:1000,现在是按1:500,算是真有良心了。
不知其中缘由的刘平娟见女儿这么胸有成竹的,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由着孩子去了。
***
十月一日,举国欢庆。
店铺正式更名为“家乡味道”的铺子于今日重新开张,早上八点,店门口敲锣打鼓声、鞭炮声吸引了往来众多行人驻足观看,只见被人群团团围住的中间还有一黑一白俩狮子正在表演,配合着锣鼓点声,十分精彩。
跟闻知游已有将近一个月没见面的徐黎今日一身西装革履站在穿了身女士西装显得格外精神利落的闻知游身后,眸光温柔地看着两眼放光的小姑娘,看着她两眼放光的模样,徐黎心中软乎乎的,心想,等以后两人结婚了,他一定不能做束缚她翱翔的恶人,眼里有光的小姑娘才最可爱。
如今店里人手充足,招揽客人的、发传单的、厨房里忙活的…人人忙得脚不沾地却又井井有条,并不需要闻知游母女太辛苦去做什么。
“原家乡的面老店重新开张,开张前三天一律八折,进店消费即送五香卤蛋一个?”不少路过停下来看热闹的行人接过传单看,又闻到店里前厨朝路边开的一个小窗口里不断飘出浓郁得叫人肚子里馋虫不断在叫唤的香味儿,倒真吸引了不少客人进店。
除了新客人,也有不少是老客知道今天是“家乡的面”重新开张,慕名而来的,八点多正是假期时人们早餐的时间,两千年初,大家伙儿手里松泛了许多,偶尔也舍得花点钱吃些好的,加上这进店消费就有送的活动,还真是吸引了不少客人进店,这才开张一会儿,店里已是门庭若市,闻知游的五个表兄弟表妹跟其他店员一样,都穿着统一的浅绿色短袖制服,忙得脚不沾地。
“一碗面要七块,吃的是龙肉不成!”一个妇人拽着儿子霸占四人方桌的一侧,瞥了眼菜单忍不住跟坐在她对面的丈夫小声抱怨道“又不是啥稀罕玩意儿,晚上回家我给你跟孩子擀面条,吃到吐都行,咱就别花这冤枉钱了!”
夫妻俩都是寻常穿着打扮,想来也是一般工薪阶级。
“今天难得放假出来玩儿,花点就花点了。”坐她对面的中年男人头也不抬地应道,其实进来看到菜单的时候他也有些后悔了,谁知道一碗面能卖得那么贵!不过来都来了,还坐了好一会儿,连人上的茶水都喝了,这会儿再说走,他这多没面子啊!是以忍着心疼,纠结了好一会儿才跟站在一旁等着的服务员点餐:“要一个西红柿牛肉面,再要两碗清汤面。”
站在一旁听到刚才这夫妻二人说的话也不接茬,笑吟吟的记好单,重复一遍确认无误后又道:“送的卤蛋可以切开,需要切开加到面里还是整个儿给您拿来自己剥开?”
“切开加到两碗清汤面里吧。”
“好的,您稍等。”李洁依将写好的单子拿到前台去下单,而后将手写的单子连着小夹板放回点单的客人那桌,继续招呼下一桌客人。
家乡味道一楼设了四十张大小不一的桌子,分成四个片区,由李洁依等四个小姑娘负责点单、上茶、招呼客人,男服务员则负责上菜、收拾桌子,分工有序,倒也不乱。
“一碗清汤面也敢卖那么贵,你咋舍得!”看着服务员端上桌的三碗面其中两碗只漂着些葱花、芹菜跟两片青菜叶子的清汤面,方才那妇人忍不住又埋怨了句丈夫,这么糟践法,多少钱都糟践的啊!
倒是俩人的儿子端着那碗西红柿牛肉面就夹了一大筷子吃进嘴里,立时瞪得两眼跟铜铃似的,连话都说不清:“妈,面、面好次!”
“孩子高兴,你就少说两句吧!”男人将切了一半放在自己碗里的鸡蛋夹给儿子后,端过面来先喝了口汤,然后,然后没忍住再咕噜了一大口汤,三下两下,原本八成满的清汤就下去了一大半。
本来还有些嫌弃的妇人见丈夫儿子都这么狼吞虎咽的,不信邪地尝了一口,然后再也说不出一句抱怨的话,一家三口只顾着埋头苦吃。
与这一家三口类似的情景每日不知要在“家乡味道”馆子里上演多少次,就连不少原先吃过的老顾客都再得一份惊喜,才一段时间没吃,味道进步很大啊!
光是一锅清汤的用料配比就改良了四五回,每天光是熬汤就要用去十几只鸡跟几十斤猪骨的闻知游对此也只是笑笑不语。
国庆七天长假过得很快,“家乡味道”与“欢喜茶”两边生意皆爆满,一个国庆假期的营收达到平时一个月的收益,闻知游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
而在她不在学校的这一个星期,一个难听的谣言很快在文学院的女生宿舍里都传开了。
闻知游宿舍四人碰巧国庆长假都离校了,张欣月则跟男朋友徐国轩到北京去旅游了,这难听且不怀好意的谣言恰巧得了滋长的机会,是以闻知游这个谣言的主人公,竟是最后知道谣言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每当我觉得我终于闲了,然后又有新的事找上我,另外上周可能是放松得太快,一下整个人都塌了,连着四五天头晕恶心嗜睡,每天只想睡觉,我同事都问我是不是怀孕了……打工人,太难了
☆、第 59 章
“游游你可算回来了!”急得在宿舍团团转的王芳芳听到宿舍大门一响,立马冲了过来,章宋跟李子敏也都跟着围了过来,一脸担忧又欲言又止地望着闻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