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杨佳贺果然有些奇怪,一般来说她都会带上豆丁,这些日子来他也都习惯了。“我以为豆丁会跟你一起呢,他上回还叫我教他放笼子。”
杨佳贺最擅长的还是捉鱼虾等水产,黄鳝肥的季节里,光是泥鳅黄鳝就足够他们过嘴瘾了。豆丁拜了闫安为师,杨佳贺常常往她这儿送东西,豆丁跟着蹭了不少,对他的这个技能是羡慕得不行,一直都想学来着。
之前一直念叨,但是总是错过,偶尔一两次凑到一起吧,也只能给讲些大概,还是需要更多的实践,从中学习。
“荷花婶给他报了个名儿,正式在养鸡场干活儿了,能拿好几个工分。”闫安随口解释道,“这几天跟打了鸡血似的,可没时间跟着我,连练功时间都推到了晚上去。”
她反正是不介意,只要他的进度跟得上就好。
陈用看着两人聊天儿,也不插嘴。他心里有数,缠着杨佳贺让对方同意带自己上山的一个条件就是,不打扰他们俩交流感情。在陈用看来,这俩其实是很搭的,如果真能走到一起也算是天赐良缘了。
他自己就从来没想过能遇到这样的好事儿,所以也不会关注这方面的情况。其实凭着他的条件和自身品性,异性缘是超级好才对,但他真的是自带屏蔽效果,每每在人家女孩子抛媚眼抛到眼睛快抽筋了,都没有任何反应。
不过也正是因此,深知他的属性的家人们才放心让他来当知青。
“别说,你教的是真好,看我这招!”杨佳贺将自己手上拿着的木棍稍稍往旁边一划,手腕一甩就挥出几个招式来,呼呼的破空声让边上的陈用下意识躲闪,即使根本达不到他。
杨佳贺的表现欲在闫安的面前简直不要太爆棚了,像是生怕她看不到一样,抓紧机会好好表现。毕竟当初是他死皮赖脸缠着闫安,才让她破例答应教他功夫。尽管跟拜了师的豆丁不同待遇,但也是真的能学到东西。
他本身就是个聪明人,身体条件也不错,才短短几个月功夫,已经勉强能够感受到气了。因为没有趁手的武器,所以闫安都是用木棍代替,基本功教完之后就开始涉及招式,杨佳贺刚刚使的这几招都是她最近才教的。
闫安努力忽视边上陈用突然发亮并且紧紧盯着自己的眼睛,稍显敷衍地表扬了杨佳贺,“不错,动作很到位,比豆丁做得好,看来晚上回去要给他加练才行,他最近是有些松懈了。”果然应了那句话,没有对比是没有伤害的。
她完全不管两人的年龄差,只以学习的时间作为评判的标准。这其实也是有根据的,虽说年纪大的理解起来可能会更好,但年纪小的优势也是明显,一张白纸显然要比已经作画的更容易发挥些。
听着她的话,丝毫没有被拿来跟孩子比较的羞耻感,杨佳贺反而是表现出一副很高兴的样子,叫边上的陈用很是嫌弃和无语。
他一看就知道这哥们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连他都感觉出了闫安的敷衍,杨佳贺居然还能听进去甚至信以为真……
“闫安,你看我怎么样?!”陈用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表示强壮,“我脑袋瓜比杨佳贺还好使,不如你收我为徒吧。什么条件都行,只要你提,我能做到的绝对没有二话!”他信誓旦旦地说道,掷地有声。
不是开玩笑,这是他在见识到杨佳贺学西成果后的心声。之前一直没找到机会跟闫安提及,这一次就是借着上山的机会,死皮赖脸跟着来想找机会拜师。
闫安都不带考虑地就摇了头,“别了吧,我其实不厉害的,这些都是偶然机会学习到的,自己都还没成绩呢,怎么教你。”她看了一眼边上的杨佳贺,解释道:“这些话我都跟他说清楚了,所以也不能算是杨佳贺的老师。”
真正拜入她门下的只有豆丁,杨佳贺这只能说是交流。他本身就有一些基础,听说小时候跟着他爷爷学过童子功。
“要不让杨佳贺教你吧,反正口诀我都跟他说了,按着我当初给他的功课任务练,很快你也能有这个水平了。”只要不是她自己教,这口诀教多少人都无所谓,反正精髓部分她都去掉了。
当然了,闫安有时候也会怀疑,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人能够练成当初魔教传下来的绝世神功。
她这副身体的资质就这个样子,又却少实战机会,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练成的了。闫安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来到这个世界快要一年了,她一直在努力练功,接下来是该好好融入这个社会了。
而高考显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她正在为之努力着。
“那哪能一样呢,你才是老师,他不过就是半桶水。”陈用丝毫不给杨佳贺面子,不顾及兄弟情面地揭短,“要知道他现在就是花架子,根本就没办法跟你比地,上回你不是一棍子就劈开了柴火,他回去试了好几次,手都红了也没成功。”
杨佳贺恨不得上前一步将陈用的嘴巴堵住,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听着他吐槽自己,不断地将各种糗事跟闫安分享,是又无奈又恨。
闫安见状,偷偷笑了笑,又努力恢复神色,一本正经地听着。偶尔瞥一瞥边上快要羞愧到找个地洞钻下去的杨佳贺,对他的了解更深入了些。
很快他们就沿着流沙河上了山,在半山腰找了个合适的地方,放下篓子,安置好饵料后,才跟着闫安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结伴上山了,彼此配合默契,很快就分头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在空地上汇合。闫安手脚利索地杀了鸡,涂完调料后用芭蕉叶层层包裹,等着杨佳贺去河边提了泥来裹上。
那边陈用已经将火堆点燃,将泥包放入火中,在上面架了个架子之后,放上奶锅加水。杨佳贺从自己的篓子里掏出来一条鱼,闫安将刚刚摘到的野菜和菌菇洗干净,然后削了些土豆块放进去,很快就煮出一锅鲜汤。
虽然没有各种调味料,胜在新鲜,三人吃得头也不抬。饭后,杨佳贺任劳任怨地去洗碗洗锅,而闫安则开始整理自己今天的收获。
这儿是他们发现的一块风水宝地,来的人不多,有几块大石头作为掩盖,加上树木茂盛,很不显眼。他们在这儿挖了个树洞,安置一些日常用品,就不需要每回上山都提着锅碗等东西。
闫安显然是很适应这样的分工,她甚至都没有耽误时间,将采集的药材整理好之后,就带着镰刀和弹弓再次出发。
接下来就到了她发挥的时候了,经过一整个春天的繁殖,这会儿山上的野物可不少。大家都忙着照顾村里的养殖场,除了经验丰富的老猎人,甚少有人到山上来“大开杀戒”,这座山就像是闫安家的后花园似的,了如指掌。
陈用跟着杨佳贺下了水,他比较擅长这个。两人合力在这一片稍显平坦的河流段里设置陷阱,一个拦一个赶,用不了多久就收获满满。
用山上特产的木头熏制过的腊鱼,在镇上很受欢迎。杨佳贺跟他小姨学的,手艺还算不错呢。每年能靠着流沙河里的鱼拿到一大笔钱。加上其他零零碎碎的收入,杨佳贺如今的真实收入真是没人猜得到。
等夕阳西下他们才再次汇合,看着扛着一头羊的闫安,陈用和杨佳贺都已经麻木了。他们帮着抬了东西下山,避开人往她家走去。
第23章 高考前
闫安并没有特别避人,于是石头村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她打算高考。在消息还未传来的时候,大家都是静静看着,偷偷在背后嘀咕几句,等到消息流传出来之后,大家看她的表情就都变了。
将闫安视为石头村所有物的人自然是不希望她离开,一些理智的知道她只是知青早晚会回城的人则是旁观着,喜欢她为她着想的人自然是高兴。
荷花婶当然也是高兴的,但想到一直在跟着闫安练功且小有成就的儿子,她又忍不住有些担忧。这不,等夏收告一段落,大家赶着播种后,闲下来的她带着刚刚收回来的豆子过来找闫安。
“这是你叔种在自留地的黄豆,你不是让人做了个小磨盘,有空泡了磨豆浆,加点酸水还能点豆腐呢。”荷花婶手将一袋子黄豆放下,看着正在打扫卫生的闫安说道,“这豆子比村里的味道好些呢。”
是她娘家人送来的种子,加上李开泰的悉心照顾,长得是非常好,颗颗饱满,豆香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