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两个手下分配了任务,打发走他们。
二叔的事情恐怕还要进宫和父亲说一说,毕竟他爹对于他两个叔叔才是最了解的。还有宫里为他举行的选秀。他得想个办法让胡家换人才行。
朱瞻基回到东宫就看到一群锦衣卫从太子宫中捧着一堆一堆的折子出去。他心里一凛,他二叔出手了?
“爹,这是怎么回事?”
“你回来了,你爷爷要看你爹这一年批的折子。”肥胖的朱高炽微微颤颤的将这些锦衣卫送走,然后在八个太监的搀扶下往回走。
“爷爷要看,让父亲送过去就好了,何必如此打父亲的脸。”
“禁声!你这孩子怎么这般大了,说话还是这么没有规矩,你爷爷在外一年多想要来看看你爹监国的情况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做晚辈做臣子的只要依照皇命行事就好。”朱高炽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又满意又无奈。
这孩子从小就备受他祖父看重,身上带着的匪气就深了一些。只是少年傲气,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也是他这个父亲连累了他。
“父亲,上次爷爷遭遇刺杀的事情我已经有些眉目了,想和您说一说。”
“行,到我书房去。”
“我就知道这靖难遗孤刺杀的事情肯定不会那么简单。”朱高炽听了儿子的推测心中的很多疑问也就迎刃而解。
“这一次你做得很好,倒是难得。”儿子日渐成熟,可担大任,朱高炽比什么都高兴。
看着一身飞鱼服身形挺拔,长身玉立的儿子,朱高炽眼中都是后继有人的自豪。
“父亲。”
“你别急,为父和你两个叔叔也不是第一天做兄弟了,他们这么闹,也不过是想要我这个位置。只是为父能不能坐稳这个太子之位,并不是他们说的算的,他们了解老爷子,我也了解老爷子。”
并不需要什么实证查实,只需要让老爷子怀疑到锦衣卫的一样就好。老爷子对他这个太子有疑心,难道对汉王赵王就没有疑心了吗。
二弟也是个傻的,皇帝的话哪里是可以信的。更何况他们朱家人哪个没有开过空投承诺。谁信谁是傻子。
这潭水现在还不够浑,等他搅浑浊了,刺杀的事情多半也就不了了之。
朱瞻基知道他父亲已经有了脱身的法子了,心里也就放松了。
“去看看你的母亲吧,她这几天为你看了老多的秀女。成家立业,日后你身上的担子会更重。”
“父亲,我们是不是已经定下来胡家的姑娘?”
“怎么了?不喜欢胡家的姑娘?”
“只是不喜欢这送过来的这一个。”
“你说什么,嘀嘀咕咕的。”
“没有,只是见过一面觉得很没意思。”那种端庄规矩的女人,他见的实在是太多了。不管其他审美都已经疲倦了。
“没意思?你是娶媳妇又不是玩游戏,胡尚宫的妹妹你母亲也见了,十分喜欢,据说是个大气规矩的。做太孙妃也足够了。”
朱高炽又说了儿子几句,打发他去见太子妃。
朱瞻基来到太子妃的院子,一进到大厅就看到一堆的画像。
“儿子见过母亲。”
“起来吧,过来看看,虽然太孙妃的位置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不过按照规矩还有一个太孙嫔的位置,你若是有喜欢的就和为娘说一句。”太子妃张氏拉着儿子示意宫女将那些画像递过来。
“娘,这画像画的都差不多,你让儿子看什么呀?”朱瞻基一点都没有兴趣。
“你这孩子,难道你还要让娘将那些秀女叫过来给你跳呀,也不怕你爷爷罚你。”太子妃看儿子确实是没有什么兴致,挥手将下人挥退。
“怎么这是?”
“只是因为二叔的事情有些烦恼。”朱瞻基当然不会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要是真的将他和乔乔的事情说出来,他娘恐怕就要觉得乔乔是狐狸精了。虽然他很不理解这些后院女眷的想法,却也不会傻傻的往坑里跳。
“你爹那两个兄弟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看你爹这一年辛辛苦苦的在这京城监国,结果老爷子一回来就给他脸色看。以往你奶奶还在的时候,你爹的日子可不是这般难熬的。”张氏想到自己的婆婆,可以说徐皇后算是难得的好婆婆了。
不单单是对他们家爷好,对她也很好,手把手的教导她宫里的事情,也从不往太子后院塞女人。
“如今我也要做婆婆了,儿啊,你放心吧,娘也不会为难你未来的媳妇。”
“娘,我知道您是好婆婆。”
“胡家的那个姑娘为娘见过了,是个好的。让她在秀女那边再学几天,等名分定下来了,就让她来到太子宫这边,我会细心教导她宫里的规矩。”
就像以前她婆婆做的那样。
“娘,不急,这一次的事情恐怕有些麻烦,儿子实在是没有精力管后院的事情了。”朱瞻基皱眉。这么快就要选定了吗。
“外面的事情哪有结束的时候,再说早日和胡家联姻,对东宫也是有好处的。你爷爷身边的人都收了汉王的银子。只有胡尚宫和曹总管没有任何偏向。”
“儿子,你是不喜欢胡氏?这胡氏虽然长得不是很出挑但是也是清秀。为娘给你选一个容貌出色一些的太孙嫔,总是不会委屈了你。”
“娘,儿子是那种重美色的人吗。”说是这么说,但是朱瞻基还是想到了乔乔的容貌。
“那你有什么不满的?娶进门可不能对人家不好。”
“知道了,知道了。儿子一定好好对胡家的姑娘。”
作者有话要说: 乔乔:想娶我,条件之一,守身如玉!
;感谢在2021-01-1021:07:01~2021-01-1023:48: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刀儿100瓶;nn10瓶;沉鱼7瓶;玥3瓶;艾舞2瓶;冰菓、海水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2章
乾清宫
朱棣看着东厂调查出来的结果,整个人的神情莫名。
“都是朕的好儿子啊。”朱棣将折子拍在桌子上,脸上的神色似笑非笑,似嘲非嘲。
“是你自己给了他太多的妄想,如今这个局面怪得了谁。”
“我说你这个老和尚,看朕笑话呢。”朱棣话虽这么说,但语气中却没有多少怒意。如今在他身边能够说几句真话的贴心话的,也只有这个老和尚了。
道衍却没有理会朱棣的跳脚,依旧不紧不慢的沏着自己的茶。
“朕也没有多疑心太子。”朱棣孩子气地抢过和尚刚刚泡好的茶。
“没有疑心的帝王那是傻子,皇上也不必为此觉得亏欠太子什么,他想要坐稳这个位置,这些事情都是必须经历的。”道衍被抢了手中的茶也不生气,继续给自己另外倒了一杯。
“都说太子性格仁德,朕虽然不喜他这样的性格,但却也庆幸他是这样的性格。”至于是不是装的,朱棣倒是不会这般觉得,毕竟太子从小到大都是这样的性子,就是装装这么多年,恐怕也已经是习惯了。
当初他抢了建文的皇位,心中并没有后悔,但却不想兄弟相残的事情再次发生在他的血脉中。他喜欢老二的性格,因为那随了自己,但同样知道如果老二做上皇位,那么太子一家肯定是没有好下场的。
“皇上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和尚不觉得有什么好说的。”姚广顺并不想再次卷入储位之争,因为没有必要。皇帝心中其实已经有决断,他太了解朱棣这位君主了。
“当年解缙一句好圣孙,让朕坚定了立长子为太子的决心。太孙确实是让朕满意,太孙大婚这件事情就让东宫好好准备吧。”朱棣的意思很明显,不打算再追究刺杀的事情了。
“这倒不急。”道衍忽然开口。
“什么?和尚你这是什么意思?”朱棣皱眉,当初可是这和尚在他耳边说可以给太孙选妃了的。
“微臣曾今给太孙测过命理,命中恐只有三八之数。”
朱棣骤然转身,他有些不可自信的看着和尚。他寄予厚望的孙子竟然只能活38岁。那之后的君王年纪会有多小。国赖长君,幼主即位可是要动摇国本的。
道衍却没有理会朱棣:“昨日我重新算了一下太孙的命格,发现他现在正处在十分重要的时期,若是能得贵人相助,那必定是长寿无极。但若错失这一次的缘分,恐三八之数都未必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