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一停下,待马车帘掀开,冷风呼啸而入,沈玉姝搭在外面流云伸进来的手上,借力下了马车。接着是傅青璇出来。
许是今日与往年的时间点差不多,昌平侯府门口早已有人在守着了。两人一前一后站在风口处。沈玉姝领着傅青璇走过去,稍微弯身行礼:“大哥,辛苦你在这等我了。”又望向稍微落后他一步的中年男子,“沈管家也辛苦了。”
她身后的傅青璇也紧跟着开口:“大舅好。”又向沈管家点头问好。
昌平侯府的世子,也就是沈玉姝的大哥,沈玉成点头笑道:“今日大年初二,娘一早就让我出来等着了,妹妹你快请进。青璇也许久未来了,娘整天念叨着你呢。”话语间格外亲切。
而事实上,原主与这个大哥的感情并不深厚。
沈玉姝点点头,跟这沈玉成走进去。一行人,沈玉成走最前面,沈玉姝在其后,再是傅青璇,然后跟着沈管家、流星、流云、再是一众丫鬟提着节礼。
刚走近大厅,就听见老太太殷切地问着:“玉姝怎么还没来啊?该不会路上有什么事吧?”
第25章
“这可不就来了吗”沈玉成朗声道,直跨步走进去,沈玉姝紧跟其后。
高堂上的老太太,昌平侯府的老太君,也就是原主的娘,听到声音激动到不顾礼仪站起来,看到那一抹身影,连忙挥手道:“玉姝,快进来,到娘身边来。”
沈玉姝走过去行礼:“娘,不孝女带着阿璇来给你拜年了,祝您福寿安康,寿比南山。”傅青璇在她身后跟着行礼。
“好,好,好。玉姝,阿璇,快过来坐。”老太君连说了三个“好”字,招手指向她右手旁的两个位置。其他人全都坐下了,看得出来那两个位置是老太君专门留的。
沈玉姝迟疑了那么一秒,才走过去。
大哥沈玉成则坐在老太太左手边,大嫂在下座。沈玉姝方才便是怕喧宾夺主,往年原主便是坐在那个位置,在座的人也都习以为常。
她最后也没有去打破这多年的习惯,虽然说是不合规矩。
老太太一个劲地拉着沈玉姝说话,对傅青璇也是多有关照,可以看得出她对女儿的归家省亲有多开心。
至于下首的昌平侯府夫人则是稍微搭几句话,满脸笑意,笑却不达眼底。
沈玉姝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不过并没有多说什么,她对这侯夫人了解颇深,不愿深接触。
许久,外面闹腾着,原是她那些侄子侄女过来请安了。
一月白色衣袍少年,一碧绿色衣裳少女并肩走进来,齐齐道:“给祖母请安,给爹娘请安。”最后才向沈玉姝问好,“给姑姑请安,青璇妹妹好。”
沈玉姝点头致意,倒是老太太不高兴了,方才她正拉着傅青璇聊得开心:“你们这俩孩子,阿璇那么远都到了好一会了,你们倒好,这么晚才过来。”
碧绿色衣裳少女不乐意了,嘟着小巧的嘴巴:“祖母偏心,我们这可是和平时一样的时间过来的。”她一向最是快言快语,往日和善的祖母为了这么一件小事责怪她,她委屈极了。
昌平候夫人陈如雪开着玩笑道:“这俩孩子也是没个分寸,昨晚读书读得再累,今天也该早点过来给姑奶奶请安,看来是礼仪都白学了。”她说着笑,话语中却没有任何责怪的意义。
整个昌平侯府也就她生的这两个孩子,从小宠到大的,又怎么可以受这委屈?陈如雪差点没咬碎一口细牙,每次这小姑子回来,老太太的心都偏得没眼了。
一家之主的沈玉成没有说话。
倒是沈玉姝开口了:“娘,这修瑾和秀慧爱读书,可是家门之喜啊,这大年初一学到深夜的人可真不多,来日你可就有个状元孙子了。”
她这话说得都是一些吉祥话,可是听起来却又耐人寻味。只有老谋深算的老太太好似听不懂似的,满脸慈笑点着头:“修瑾和秀慧是好孩子,天资聪颖,我可就等着了。”
台下两个孩子到底还太年轻,听不出话音未尽的意思,原本板着不高兴的脸也咧开了嘴,只有沈玉成和陈如雪阴沉下了脸。
正好人来齐了,沈玉姝为了缓解这突然安静下来的氛围,便让流云拿出一个锦盒过来。
沈玉姝接过,双手捧着递给老太太:“娘,这是二两养生茶,您平时便让嬷嬷泡着给你喝,养养精神总是好的。”
“养生茶?可是前阵子闹得京城沸沸扬扬那个?”沈玉成正好在一旁听到,惊问道。
沈玉姝弯着一抹笑点头道:“大哥,便是那养生茶。”
老太太虽然久不出门,但还是听说过这养生茶的名头:“这茶我倒是听过许多次,如今倒是第一次见。玉姝果然是最疼娘的。”到了这个年纪,老太太最喜欢的便是子女的用心尽孝。
倒是沈玉成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大胆猜测,不知不觉间说了出来:“莫非,那沈氏茶庄是妹妹你的?”他原先看到沈氏茶庄时也没有细想,因为根本不可能。
如今倒是由不得他不多想了,他又看向自己的娘,如此说来,那沈氏茶庄可是昌平侯府给出去的陪嫁呢。
这话一出口,陈如雪也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沈玉姝直言不讳道:“是我的,前阵子从古方中偶然发现这养生茶的炮制方法,便做出来拿去茶庄那边卖了。”
沈玉成明显是不相信的,若那古方当真那么容易获取,这世上又哪里还会有穷苦之人?
老太太倒是没有任何怀疑,分外高兴:“咱们玉姝当真是有运气,旁人得不到的古方让你得了,定是老天开眼,佛祖保佑。”
她这话把功劳归于佛祖,也是在宣告着,这秘方是沈玉姝自己该得的,与昌平侯府无关。
吃完午饭后,老太太挥手让所有人都回去,只留了沈玉姝和傅青璇在她屋子里。
沈玉成和陈如雪走出老太太的院子,陈如雪带着试探询问道:“你当真信了她那说辞?”
第26章
沈玉成阴沉着脸:“我就怕是她们俩一唱一和,娘一向把玉姝放在心尖上宠。”当年的百里嫁妆,有昌平侯府的,也有老太太自己的嫁妆的一半。
老太太自己的嫁妆当年一分为二,一份皆是田地和住宅,给了他;一份皆是不景气的铺子,给了沈玉姝。他当时还在想,娘终究是在乎他这个儿子的。
想到这里,往日的母子温情此刻如泡沫般破碎,沈玉成早已认定,是老太太留了一手,把那最有价值的养生茶等秘方给了沈玉姝。
陈如雪在这方面一向是维护大房的利益的,一下子也明白了夫君话中未尽的意思,不禁埋怨道:“这老太太也真是的,她怎么不把整个昌平侯府都陪嫁过去?”
那头屋里只剩下老太太、沈玉姝和傅青璇,就连丫鬟也都全部挥退下去了。
老太太拉着傅青璇的手,递了方才让嬷嬷拿过来的锦盒给她:“阿璇,这是外祖母的玉镯,你且收着,如今也是个大姑娘了,可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傅青璇看了沈玉姝一眼,见她点头,这才接过锦盒,挽住老太太的手轻轻晃道:“外祖母,你怎么对阿璇这么好?阿璇好喜欢你啊。”近乎呢喃的声音,却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若说来自长辈的疼爱,傅青璇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外祖母,有什么好的都留着给她,自家祖母未曾给到的疼爱,外祖母给了。
沈玉姝看她这神态哪能不知道她的小心思,原著中在傅青璇父母双亡、傅府落败后,是老太太不顾一切把傅青璇接来昌平侯府,教她人情世故,替她寻求姻缘,是此后傅青璇唯一的温暖。
所以她愿意花时间孝敬老太太,不只是因为替代原主的责任,更是因为老太太对傅青璇这份纯粹的好。
沈玉姝笑着打趣道:“娘,你看阿璇这红透的脸,怕是羞红的呢。”
老太太满目慈笑,这回是真正放开怀地笑:“你这孩子,阿璇可是随了你,特别爱这些玉镯首饰。”
傅青璇打开锦盒一看,是成色特别好的玉镯,却又不是老人家那种庄重的碧绿色镯子,是少女般青翠的镯子,该是外祖母新得的。
沈玉姝也看到了,笑意渐深,老太太对阿璇的这份心,毋庸置疑。
聊着家长里短,过了许久,老太太道:“阿璇,你在这屋里陪我这老太婆久了难免闷,叫个丫鬟去府里走走吧,如今梅花开得正好。”她轻拍了拍傅青璇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