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了这笔钱,开酒楼完全不成问题,且还有钱余下。
余下的钱,赵年年想扩大豆腐厂的规模,再寻个好地盖房,将家搬出来,让妹妹们转学到镇上。
两人回到景宁镇时天色还早,就又骑着自行车回到十里村。
晚饭后,二人将家人叫到堂屋里,先是将卖山参的事说了,再将两人接下来的打算和盘托出。
一家子的人都高兴得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二十来万块啊,有些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挣得到!这么大一笔钱,若是存起来,一辈子吃喝都不愁了。
这种浅见他们也只是在心里想想,小夫妻俩拿钱去开酒楼,扩大豆腐生产规模的决定,他们都是赞同的,就搬到镇上去住这件事,王青梅有话要说。
“秀秀,不如就在一里村买地吧,一里村的地比镇上便宜,咱多买几块地,盖两栋房,让你爸妈兄姐也搬出去住。”总不能所有的好处都自己家占了。
“对对对,一里村挺好的,我俩和亲家可以承包几块地,种些蔬菜,养些鸡鸭,提供给酒楼,成本能节约不少呢。”赵水生觉得媳妇的主意不错。他们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没有了田地,他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现在还有事情让他们忙,等到不需要他们操劳的时候,他们晚年若是没地可种,那生活可就太无聊了。
赵年年和赵艺伟回来就是想听听家里人的意见,既然二老想要住在一里村,而一里村离镇上近,又已经通电,和镇上的生活水平也差不离,他们也没什么理由非得往镇上搬的。
也好,两家人住在一处,也好有个照应。
第38章 注册公司 怎么着也得二十来……
春节只休息了三日, 第四日赵家人就开始忙活着制豆腐干,三天下来也制出不少。
将豆腐干用干净的盒子装好放到自行车后的车筐里,赵年年和赵艺伟两人就往镇上去了。中途去了一趟六里村, 送豆腐, 顺便跟父母提了一嘴要开酒楼以及在一里村买地盖房的事, 卖山参的事倒是没说。
赵大虎和陈芳芳怕女儿女婿负担重, 起初还推脱来着,女儿女婿有这份心意他们已经很知足了。农村人都兴养儿防老,他们也不是没儿子,怎么能够一直占女儿女婿的便宜。
“秀秀啊, 你过好你的小家就好, 爸妈这边还有你哥呢。你适当帮衬就好了, 我们咋还能赖着你一辈子。”陈芳芳道。女婿现在是个好的,亲家那边也不计较,可女儿什么好处都想着家里, 时间久了,只怕女婿和亲家那边有意见。
“这什么话,爸妈把我养这么大,从小到大都没亏待过我,对我百般疼爱,我既然有能力, 也该尽一份孝。至于哥哥, 他自然是要尽他自己的那一份孝的。”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地方, 爸妈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真的不易。为这份不偏心,她也得好好孝敬他们。
赵年年和赵艺伟再三说在一里村买地用不了多少钱,而且他们还得仰仗家里人帮忙照料豆腐行的生意和酒楼的生意呢, 住得近一些方便上工。
赵大虎和陈芳芳这才笑呵呵的应下来。
赵大虎还主动揽下了到一里村找地的活儿,总不能什么都压在这俩孩子身上。亲家住得远,亲家公腿脚不便,这事他不去做可真就没人做了。年前赵年年也给家里买了一辆自行车,现在出行也比以前方便多了。
赵年年便同意把这事交给了赵大虎,让他找到地后就到镇上找他们。
之后两人就回了镇上,修整了一番之后,下午两人又往s市里跑,去市里的工商局注册公司。生意要做大起来,开公司比开个体户要好一些,方便以后谈合作、签合同,还可以成立子公司,开连锁店等。
这个年代实行单休制,春节、国庆也只放三天假,几乎所有的工作岗位早就已经复工,赵记豆腐行的员工能带薪休假八天,也实属独一份了。
为了了解这个年代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赵年年先前到市里时就买了相关书籍回去看,对这个年代的一些政策也有了了解。尤其是公司法,因为有要开公司的打算,赵年年对这方面尤其上心,所以这注册公司的流程以及所需材料她也都很清楚。
在路上时,两人就想好了几个公司名称,排在第一位的是“年年有余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暂定为十万元,这个时候的公司注册资金需要实缴,也就是说注册资金十万,就要实打实的拿出十万块放进公司验资账户内验资。好在公司注册好之后,注册资金可以慢慢取出为公司各项事务所用,这钱倒也不是死的。
到了市里,两人也不耽搁时间,直接打了辆的士到工商局,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填写了许多资料,总算搞定。
等营业执照下来大概要五个工作日,拿到营业执照之后还要刻章,办理税务,开设公司基本户进行注册资金的验资,这一套流程下来,公司的注册流程才算完成,少说也要花上二十来天。这个事情还真急不得。
两人从工商局里出来,赵年年抬手看了看手上的海鸥全钢19钻手表,离最后一班返回镇上的大巴车发车还有一个小时时间。
坐的士过来时赵年年就发现离这不远有一家卖手表的店,便拉着赵艺伟去看看。
之前和他到城里,赵年年要给两人买手表,赵艺伟却说买一块就好,他和她总在一块,用不到两块手表。
当时想着攒钱做别的营生,能省一点是一点,也就只买一块,两人平日也没交际,用不着每人戴一块表撑门面。
现在不同了,要开公司,要买地建酒楼,建豆腐作坊,有些关系要走一走,有些应酬还得靠他来,就算不靠手表撑门面,那也得看时间吧,总不能喝酒喝到一半跟人说“帮我看看现在几点了,我们家有门禁的,得十二点之前到家”吧?
赵年年这番话可把赵艺伟逗笑了,他扬着嘴角道:“十二点太晚了,就算有应酬,我也会早点回家。”
那家店走个二十米就到了,店里就是专门卖手表的,品牌和样式都很多。
那标价几千块的手表赵年年就略过不看了,买几千块的手表还不如买一台传呼机。这传呼机后头也是要买的,不过得看买地和建房需要多少钱,看到时手头宽不宽裕,毕竟花几千块买台传呼机后,还要交入网费、服务费,这一套下来可不少钱。
赵年年看中浪琴这个牌子的一款手表,价格也不贵,就两百多,她让店员拿出来,自己亲自给赵艺伟戴上。
“这个贵了,买跟你一样的就行。”赵艺伟道,把一辆自行车戴在手上,他还是很有负担的。
“这个好看,我那个小了点,和你的大个头不搭。”赵年年道。
“那要那个吧,那个活动价99块,表链比这个还粗。”
“可是我不喜欢,我喜欢你戴着这个。”赵年年一言不合就撒娇。
赵艺伟败下阵来:“好好,听你的,就买这个。”
站在一旁的手表店店员嘴角抽抽,买手表就买手表,秀什么恩爱呢!好烦!
赵年年交了钱,两人从手表店里出来,因担心等公交会错过发车时间,就又打车往客运站走。这个年代路上的车不多,没有堵车一说,到客运站的固定出租车停靠点时时间还绰绰有余。
大巴车到镇上时天已经黑了。到家后赵艺伟也没闲着,洗锅做饭做菜。他拿出晒干的猪肉,切下一大块,和豆腐干一道炖上。猪肉和豆腐干炖好之后,他又烧一碗西红柿鸡蛋汤。
饭菜烧好之后端上桌,他才去小房间里将坐在桌前伏案写开店计划的赵年年叫出来吃饭。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聊以后公司的经营以及各个店铺人员配置的问题。
人员上,首先会计是必须要有的,需要会计做账,负责公司账目,负责每个季度的税款缴纳,工资发放等;另外还需要一个行政人员,公司文件资料的管理工作,人员的考勤,以及后期各种证件的办理或者变更都要有人去做。
豆腐坊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赵艺伟作为公司总经理,总不能在豆腐坊推石磨做豆腐,这项技术活得交出去,还得做招几个人。豆腐扩大生产,销量需要有保障,那就得有销售人员。
酒楼这边则需要采购员、厨师、服务生等,这样算下来,整个公司上下怎么着也得二十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