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大强带着母亲终于找到了卫宁。
其实卫宁能住得了这么大的房子,王大强心里是服气的,毕竟卫宁是个有真本事的。
王大强再次拿钱感谢,卫宁坚决不要。
王大强道:“您要是拒绝,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报答您。”卫宁建房的时候他们也没帮上忙,建好之后也就帮忙种了下地,接下来卫宁似乎也没什么需要他们帮忙的地方。
而且,王大强知道卫宁是个很厉害的大师,他虽然是农民,但也知道要和这样的厉害人物,打好关系,再说,他也是真心要感谢卫宁的。
毕竟,卫宁两次救了他们王家。一次是他儿子,一次是他母亲。
卫宁:“你们往后如果上山,遇见认识的草药可以采一些下来。”
王大强用了心,每天都会抽出半天的时间,上山采药,一家子清洗干净之后送到卫宁房子门口。
王家采摘的药材,卫宁也会挑选,留取有用的炙好之后,放书柜里留存。
……
王大强正在家里处理药材时,听到隔壁铁柱家似乎出了事,一家人哎呦连天的。
“这是出啥事了?”王大强问。
王大强母亲放下手中的鞋垫,走到隔壁铁柱家。
一屋子人,除了铁柱的媳妇神色要好上一些,其余的人脸色铁青,还都捂着肚子哎呦的叫着,王母问道:“这是咋了?”
铁柱母亲道:“这也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就感觉这肚子疼的厉害。”他已经让大孙子去喊村上的大夫了,只是大夫还没来。
王母见他们疼痛难忍:“你们不如去找后山的卫大师,她厉害得很。”毕竟王母自己的胸痛就是卫宁给治好的。
大家知道卫宁,最开始说要嫁给谭启军那个傻子,后来两人婚礼没办成,再后来,谭启军也不傻了,卫宁也莫名其妙的住进大房子,可也没听说卫宁会医术啊。
“真的假的?”铁柱的母亲忍痛问了句。
“我骗你干什么。”王母觉得他们有些不识好歹,本来还打算帮忙喊卫宁,现在也懒得多管闲事:“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遇到她人,她经常不在房子里。”
王母走后,铁柱一家面面相觑,四人中,只有铁柱媳妇症状轻一点,加上小儿子疼得呼喊声音越来越小,铁柱媳妇强撑着身子去后山找卫宁。
铁柱媳妇到的时候,卫宁正在房间外面晒药:“卫宁,能不能帮帮我们?我们一家子都肚子疼的要命”
卫宁看到铁柱媳妇的脸色,径直问道:“你这是吃了什么?”
铁柱的媳妇捂着肚子,回答:“就普通的饭菜。”
“走吧。”卫宁当然不会认为铁柱一家吃的是普通的饭菜,这腹痛难忍的症状明显是吃了什么东西。
卫宁一踏进铁柱家就闻到一股臭味,随后看到桌上的鱼刺:“吃的鱼是发霉了的吧?”
铁柱神色一顿,随后点头。虽说现在家里条件好过一些,但鱼这种食物,一年上头难得吃上一次,农户家里,即便在河里打到鱼,都会提到镇上去卖了。
他们中午吃的这条鱼还是之前放在地窖里的,本来准备风干了过年吃,哪成想竟然坏了,他们也舍不得丢,干脆做了吃了。
大儿子吃了一口,觉得味道太臭就没多吃,所以家里五口人,也只有他没有症状。
卫宁已经确定这一家子是食物中毒。
按照《方剂》里食物中毒配方,卫宁选了其中一种,她去了厨房,拿出四个瓷碗,分别加入醋和水,然后端到堂屋:“都喝了。”
铁柱、铁柱媳妇、铁柱母亲和铁柱小儿子一口喝完,小儿子皱着眉:“这是啥,怎么这么酸?”
铁柱媳妇:“像是醋。”
“恩。”卫宁又回去取了紫苏和甘草,让他们煎着服下。
这两味药材,紫苏是常见的,还可以当作作料食用,也是王大强上山的时候摘回来的,铁柱也认识,有些将信将疑的将这水喝了。
服下没多久,腹痛的感觉消失,恰好大儿子喊得大夫也来了,见四人没其他症状,直呼他们浪费自己时间。
铁柱给大夫赔礼道歉后,又提着鸡蛋带着媳妇去卫宁家感谢。
……
再见到卫宁后,铁柱立刻道:“谢谢你,我们一家都好多了。”
铁柱媳妇也道:“你这医术真是了得。”
卫宁纠正:“并非是医术,而是玄学。”
“玄学?”
卫宁点头:“给你们服用的药材,都是玄学五术其中一种,玄学博大精深,我到现在也没能完全领会。”
铁柱咽了下口水,原来治好他们的是玄学,在两人心里,对玄学的敬仰瞬间提升好几个档次。
又说了一番感谢话,两人才回去。
顺道还去感谢了王大强的母亲,毕竟如果不是人家推荐,他们还不知道去找卫宁。
……
卫宁回到房间看书,她已经把人体的脉络记得差不多了,相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用书柜里的银针了。
同时,卫宁会医这件事,在小回村传播开来。
一时间还有不少人,来找卫宁看病。
卫宁也不是所有的都收治的,她会根据面相来确定是否医治,对于那些极恶不赦的人,她是不会看的。
还真有不少人来找卫宁看病。
卫宁也会根据情况,决定要不要诊治。
……
这天,郭正青一瘸一拐的走进卫宁的院子:“卫大师,我这双腿疼的厉害。”之前有村民找卫宁看病,称呼卫宁卫大夫,结果卫宁似乎更愿意他人称呼自己大师。
之后,小回村的村民便称呼卫宁为卫大师。
郭正青在来的路上,遇上了一些村民,他们看到郭正青去的方向,再结合郭正青走路的样子,都知道他去找卫宁,有好奇的,外加没事做的村民,便跟在郭正青身后。
这后面跟的人越来越多,等郭正青到了卫宁的院子,后面都跟了三十好几的村民。
……
卫宁已经习惯被村民围观,“先在这边坐下。”为了村民看病,这个院子外面还摆放了舒服的躺椅。
这个躺椅是小回村村民做的,木匠为了感谢卫宁治好了孩子的感冒,制作了两把椅子,一把是卫宁看诊时坐,还一把是病人坐。
椅子放在这之后,有会针线的村民做了上面的套子,再有人做了棉花垫。
村民的感谢礼,将卫宁院子外面布满,现如今,就算在院子外面,卫宁也可以诊治病人。
郭正青坐下后,卫宁掀开郭正青的裤腿,关节红肿,结合郭正青进来时步履艰难:“风湿啊。”
“风湿很多年了,每年都会犯,但没今年这么厉害。”郭正青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年轻时喜欢到处跑,冬天也会下河,那个时候使劲地折腾身体,等年纪大一些,病就出来了。
卫宁这几日已经记清人体脉络,加上针灸的法子,也看过好几遍。
郭正青的症状,仅靠药剂治疗十分缓慢,她决定用针灸之术。
卫宁把银针袋拿了出来,之前已经看过无数遍,但这是她第一次使用:“把腿放在椅子上。”
郭正青立刻乖巧地放好自己的双腿,随后她看到卫宁从一个藏蓝色袋子里抽出一根细长的针,他咽了下口水,这么长的针,是准备扎他吗,那岂不是很疼?
围观的村民看到这一幕,本来还在讨论,这也都会禁了声,甚至有人还倒吸一口气,心里想着,卫宁该不会是要用这针来治病吧。
……
这些银针是玄铁所制,天生自带玄气。卫宁早已用酒精消毒,拿出来也没多停留,在确定郭正青腿上穴位后,直接落针。
有胆子小的人,直接闭上了眼睛,不敢看这一幕。
郭正青脑袋一片空白,卫宁,竟然真的用这个针扎他了!
卫宁没在意郭正青的反应,已经拿起第二针,这一次的速度,比第一针更快。
毕竟这是卫宁第一次施针,除了最开始有些找不准穴位之后,后来速度就快很多。
不一会,郭正青两条腿上都有七根细长的银针。
“坐一刻钟。”
卫宁的话让郭正青反应过来,他看向自己的腿,差点没从椅子上摔下去,怎么就这一会的时间,卫宁就把他腿上扎满了银针。
外面站着的村民不知道谁喊了句:“村长,疼吗?”
郭正青看了看似乎有些寒气的腿,木讷地摇摇头,不疼,他真的一点疼痛的感觉都没有,非要说的话,就是这银针看上去有些寒气,但仔细感觉,似乎这银针的周围在体内散发着暖气,十分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