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找到你爹了吗?”
祝明月没有说话。林长生看她惨白的脸色、悲伤的神情,猜想她家人可能出事了。在这乱世里,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当兵打仗,性命就更是别在裤腰带上。
他十分同情,一时不知道怎么安慰。
祝明月喃喃自语着往前:“没有了……”家已经没有了,在这乱世中,她应该去哪里?她跌跌撞撞往前走。
她似乎连悲伤的力气都没有了,世界之大,她已经无处可去。
林长生见她一直往城中河流走去,生怕她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连忙拦住说:“明月姑娘,公子说,你如果有困难,随时可以去找他。你不如和我一起回杭州吧。”
张逢春,祝明月脑海中闪过这个人的笑容。这是一个她记挂的人。
林长生带着祝明月,又回到庆阳。吴王安排一支军队驻守庆阳,林长生则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回杭州。祝明月跟着他们,也到了杭州。
再次回到张府、见到张逢春,祝明月宛若隔世。
张逢春神采依旧,眉宇之间多了一些威严之气,这些日子以来带兵杀敌,驰骋疆场,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将领。
他受到吴王的器重,被吴王拜为大将,还收为义子。考虑到他在杭州有人脉和根基,吴王让他镇守杭州及江南一带。
林长生告诉了他祝明月的遭遇。他带着温和的微笑,对祝明月说:“你没事就好。别担心,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
看到这亲切的笑容,听到这温暖的话语,祝明月的眼泪,不受抑制地流了下来。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世上,自己并不是孤单一个,还有人关心着自己!
她在张府住下来,府里原来的下人,已经走了大半。只剩下了林管家、银杏、绿萝等几个忠心的仆人。
张逢春交代银杏等人,不能把祝明月当仆人,要悉心照料,让她好好静养。
一开始,祝明月的状态不太好,郁郁寡欢,不想说话,也没有笑容。绿萝她们甚至觉得,祝明月是不是得了什么重病。
张逢春现在军务繁忙,没有太多空余时间。但是,他还是常常抽时间,来探望祝明月,陪她说上几句话。
祝明月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他的到来。他如沐春风的笑容,仿佛能驱走她心里的阴霾。
第二十八章
一天,祝明月正独自走廊下看花。
张逢春从外面走进来,祝明月心里一喜,用手理了理鬓发。他走近,问候祝明月,祝明月也打了招呼。
他笑道:“你这段时间都呆在家里,闷不闷?我那儿有好茶,不如过来喝茶。”
祝明月顿了一下,点了点头。她很喜欢听他说话。祝明月随他来到前厅,他让银杏取出一柄龙井茶。泡开之后,茶香浓郁。
“这是最后的西湖龙井了,喝完酒没有了。珍藏在库房里的,都喝完了。”他惆怅地说。
祝明月知道,他把家资都捐给了义军,店铺也关了,原来家里的好东西用完之后,没钱买了。
“喝完之后,怎么办呢?”
“你不是说过,奢侈浪费不好吗?我以后喝普通的茶就好。”
祝明月有些羞愧,以前错怪了他,还说了些不客气的话。
他对祝明月竖起大拇指,说:“明月,你真勇敢,攻破庆阳,你立了大功!”
祝明月被夸奖,有些不好意思。
张逢春给她倒了一杯茶,她伸手去接,手指不经意间,碰到他的手。两手相触,她的心砰砰跳,脸上现出红晕。
她连忙抿了一口茶,稳了下心神,问道:“张公子,你为什么会参加义军?”她一直不明白,他一个吃穿不愁的富家子弟,干嘛冒那么大的风险造反?
“我从小,就看不得有人被欺负,”他说:“朝廷欺压百姓,我早就忍很久了。”他又说:“我们认识那么久,你怎么还那么客气?喊哥就对了。”
祝明月红了脸,“我喊你张大哥吧。”
接着,他给祝明月讲了许多童年趣事。他从小就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又喜欢各种新奇的事情,让父母操碎了心。他因为喜欢武术,换了很多老师学习;后来又四处去游历,后来拜到名师梧桐道人,练就一身好武艺。
“你的弓,就是射庆阳王那个,是从哪里弄来的?”祝明月很好奇。
“一个朋友给我做的。”
“你以后遇到宗真,一定要小心。他恨死你了!不但因为你射伤他父亲,还有在比武的时候骗他。”祝明月又说。
“哦,”张逢春笑道:“我当时一看到他,就知道他不是普通人。当时我正在策划攻破杭州,不想节外生枝,就故意输给他。听说,他是朝廷武将里第一高手,以后有机会,一定和他真正较量一场。”
祝明月想,男人,还真是一样,没事就想着打架。听到有高手,就要去比一比。
张逢春看到祝明月恢复了精神,脸上也有了笑容,心里很高兴。他很想了解眼前这姑娘,她的家庭、她的遭遇,但又不太敢问,生怕提起她的伤心事。林长生以为祝明月家人都战死了,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你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如果需要什么,和林叔和银杏说一声就行。”
祝明月答应,“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不然我流落街头了。”
张逢春摇摇手:“感谢这两个字,不要再提,”他想了想又说:“你如果非要谢,我腰上系的玉佩,穗子不小心掉了。你如果有空,给我打个新的就好。”
“穗子?……好,”祝明月有些奇怪,他放着房里两个精通女红的大丫头,怎么来找自己做?但他既然开口,她想为他做。
过了几天,祝明月做好了穗子,交给了他。他马上系上玉佩,挂在腰上,似乎很喜欢。
一天,祝明月听到外面很热闹。
祝明月出门看看,门口乱糟糟地,有一群人。原来是张府现在住了一些副官和亲兵,人手不够,要招几个仆人。消息才放出去,来应召的人居然有上百人。
这些人挤满了门厅,人太多,林管家和银杏都不好挑选。
这些人里面,有好些衣着光鲜的年轻女子,怎么都不像穷得要做下人的样子。祝明月有些好笑,这到底是找仆人,还是招崇拜者?
她到街上走走。街上店铺林立、商贾往来,一副繁荣景象。
张逢春主管当地军政,他不但训练军队,还发展生产和商业,保证粮食和物资供应。江南一带,成为乱世中的桃源。
街道边茶馆中有说书人在说书。祝明月听他讲得是张逢春大展庆阳王父子的故事。张逢春在十里之外,一箭就把庆阳王射下马毙命。祝明月心想,这故事也讲太夸张了点。不过,大家高兴就好。说书人眉飞色舞,听的人兴高采烈。
城里正在招兵。招兵处也挤满了人,还不断有人从外地来,都是来投奔张逢春的。
张逢春本来就是杭州城有名的浪荡公子,现在浪荡两个字去掉了,他被众人爱戴,人气超高。
他有时也会出征,去抗击江南一带的朝廷军队,一般一两个月就回来了。他离开的时候,祝明月数着天数,盼他回来。
时间不经意地过去,两人日益熟悉,相处很融洽。
第二十九章
一日傍晚,张逢春对祝明月说,要带她出去逛逛。
祝明月有些奇怪,很快就天黑了,怎么这时候出去?不过,和他呆在一起,做什么都有意思。
祝明月换上明艳的衣裙,梳理了头发,别上一支蜻蜓点水的发簪。她轻快地飞奔出门,和张逢春一起,走在黄昏的街道上。
张逢春身着便装。一袭月白色的长衫,衬得他十分飘逸。他带着祝明月,来到一条大街。
今天城中有热闹的灯会,人声鼎沸。长街上陈列着众多的灯谜、杂耍、还有吃食,十分热闹。祝明月有些疑惑,今天是什么节日?
过了半响,她才想起,今天是七夕佳节。
祝明月看到一个摊位前,挂着一盏七彩琉璃的彩灯,上面画着西厢记的图案,做得很精致,她很喜欢。
“这个不错,送给你,”张逢春买下彩灯,递到祝明月手里。祝明月道声谢,爱不释手。
随后,两人来到西湖边。天色已经暗下来了。
一对对青年男女徜徉在湖岸上,提着各式各样的彩灯。湖水映照着灯光,光影绚烂,仿佛梦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