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疯狂激增的销量数字,《数学年刊》的编辑们都觉得有些玄幻。
不是,这些买家确定没有看错期刊分类吗?他们这里面真的是有论文,别的什么都没有,连采访都没有的那种,所以为什么会这么热情地购买啊?
这大概就是外国无法理解的华国有些莫名的团结心,以及那对白芍芍明目张胆的偏爱。
和“周氏猜测”一样,即使这篇论文作者阵容已经足够恐怖,又通过了《数学年刊》的学术审核,仍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其经受来自世界各国所有人的检视,以确保不会让错误的猜测成立,导致之后数学的研究代入一个错误航向,之后又要花时间纠正,那就太过于折腾了。
这是惯例,白芍芍也有经验,并不着急,日常除了做实验,就是上课,也准备明年的毕业事宜。
期间,私底下,张教授去研究所找她聊了次天,还带了两箱零食,说是聊表谢意。
先前因着翁子林学术不端的那件事,被道德绑架但的确是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个错误行为的张教授也被连带责任了,被取消了教授、博导等各种名誉身份,只看在他并非主观意愿想学术不端且自身言行端正的份上保留了最基础的教师身份。
但在《数学年刊》9月刊发行后,学校方面找他谈了话,说是如果他作为第二作者发表的这篇论文成果得到了数学界的认同,将会恢复博导和教授身份,毕竟之前已经功过相抵,现在是重新计算。
“其实,因为翁子林那事,好几个孩子都和我疏远了一些。”想到自己被拉进去的那个群从原本的活跃到现在的可以两天不说一句话,虽然能理解,但张耀仍忍不住有一些感慨,“我也懂他们的想法,毕竟是自己导师这样,多少会心里有些不舒服和怀疑,那些之前联系我想跟着我学习的孩子更是没了影子。”
听张教授这么说,白芍芍抿了抿唇,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但很快,张教授就自己调整好了心情,转过头看她,笑笑:“但现在,连‘孪生素数猜想’这样重要的事都愿意让我参与,学校也表示有机会重回先前的位置,他们就又愿意让我担当自己的老师了。所以,小白,我真的很感谢你,既让我从那个折磨人的旋涡中解脱,也让这些孩子重新信任我。”
听张教授自己想开了,白芍芍不着痕迹松了口气,闻言,弯弯眉眼:“那是因为您本人确实有研究能力且为人品行端正,大家才会愿意信任您。不然,如果换一个平日里言行就让大家觉得很不舒服的导师,肯定是没有重新回头的机会了。”
但不管怎么说,能让张教授的生活回归正轨,对此,白芍芍还是很开心的。
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孪生素数猜想”要被证明了的说法愈发盛,而手中攒有素材的二中及首都图书馆也都终于选择出手。
一天晚上,二中的官微更新了一个白芍芍回母校的煽情稿子,结尾附了一个视频,便是在校长办公室时的采访,但并没有剪掉最后白芍芍手机提示音响了后的那部分对话内容。
【我们很荣幸,可以是白芍芍的母校。我们更荣幸,可以在校长办公室见证着这样一篇论文的过审。】
作为一个地方高中,二中的官微当然没什么流量,基本都是学生家长友情关注。
但也幸亏这些家长的关注,才让二中这则稿子在朋友圈被越传越广。
为什么二中这两年生源质量变好,升学率得以因此提高,然后继续良性循环?当然是白芍芍的存在。她成了家长们心中“别人家的孩子”满级版。
好像将自家孩子送进一个学校最好是一个老师教,就也能得到一样好的结果。
所以,当官微里提到了白芍芍,家长们看到的第一时间就点进去,然后眼睛噌亮地立马转发。
白芍芍回去看母校了的事他们知道,还开了个分享会,效果尤为不错,使得孩子回来家一个个鸡血满满的在刷题,也确实是在解题速度和效率上较先前要快些。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白芍芍那篇据说又证明了一个猜想的论文过审通知就是在校长办公室收到的。
特别是看那个采访视频,与其说她是回母校看的一个学生,倒不如说是被校长再三邀请的优秀毕业生兼当代数学家,才会言语间那般平等与客气。
天啊,如果这孩子是他们家的就好了,少活十年都好啊!
如果说二中的这个视频还在白芍芍的预料之中,毕竟那天的摄影设备明晃晃地架在旁边,真的是让人装着看不见的机会都没有,首都图书馆的突然发招则是完全在白芍芍的预料之外了。
图书馆会议室是特殊租借给“黎曼假设”项目组的,那个触控板可以写字也可以分享ppt和视频通话,非常方便和高清,白芍芍那天写“孪生素数猜想”证明过程时就觉得书写很流畅和舒服,也才能保持思维的流畅和不断线。
但她没想到……图书馆竟然费了大功夫从已经擦除的云文档中找到了她和教授们过往写的废掉的思路,在征求了项目组的同意后,便放出来了给众人看。
因着会议室属于重地,不能随便进入,担心被毁坏东西,还在外面拉了几条红绳拦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旅游胜地,而且是不能触摸的那种。
总归论文已经发表出来,且这些只是废掉的思路,也可以理解为扔掉的草稿纸,展示也就展示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当白芍芍在微博看到一堆人打卡首都图书馆会议室的照片,去绿江留个评论也能被围着讨论首都图书馆会议室的那些解题思路,一个发自内心的感慨还是忍不住浮现在了脑海里。
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系统曾经让她练字,现在才不至于公开处刑。
这要是她高三时候的那个狗爬字,放出来到底是增加知名度还是丢脸丢到全世界面前,还真不太好说……
*
在将bec与s原子融合后,因着“芦花物理杯”的缘分,白芍芍和褚新宇牵桥搭线,让两个实验室达成了合作交流关系。
第86章 第八十六章白芍芍宝藏石锤!……
按照栾云阳院士当初的设想, 就是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应用到提升激光技术方面。
只是,目前的物理学领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还是相对来说比较空白的地方, 他们相当于从零基础开始去研究,先前和s原子融合成功便是重大突破, 之后又有一些小突破累积,到如今则是就差临门一脚便能将之应用到激光领域。
可这最后“临门一脚”, 也是最难得和关键的。
白芍芍、栾院士和实验室的一众学长、学姐研究了这么久,也还是找不到可以突破的头绪思路。
这也是早就在他们预料之中的,不然也不会主动积极地和褚新宇所在的那个实验室达成共识, 毕竟前人的经验那么丰富,都足以让他们参照、借鉴并有所准备。
只是, 即使是互相交流讨论了彼此的长处和短处, 如何将bec与激光技术完美融洽,仍然是非常困难的问题。
“你们这周的研究进度怎么样?有什么新的突破没有?”又是约定好的每周交流时间,在研究所一楼的会议室门口遇到白芍芍, 褚新宇开口问道。
耸耸肩,白芍芍一脸“你心里没数?”的表情:“你看我这一脸死水般的瓶颈, 像是实验有什么突破的模样吗?”
褚新宇笑了:“那我就放心了。”
放心?
白芍芍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关键词, 精神瞬间来了, 一把将人拉住:“哎,你们实验室有进度了?卧槽,可以啊老褚!那我可就期待今天的交流分享会了!!!”
和白芍芍一起来的蓝月乔几人也听到了褚新宇的话,原本平淡的上班打卡神情骤然变成了追剧现场,一个个也纷纷上前拉住了他的胳膊:“小褚啊,吊人胃口不道德啊,还不快长话短说, 满足一下我们的好奇心?”
“好了好了,你们都别拉着人小褚了。”栾院士从后面走过来,并肩的还有主持了褚新宇他们那个实验项目的李院士,面上一副公平主持的模样,眼中的兴奋却暴露了他其实已经搞明白当下具体情况的真相。
bec这边的实验进度还卡在一个临界点左右徘徊,始终找不到可以突破的地方,但激光那边的实验却有了新进度,这次的交流会自然是由他们主要分享。